甜蜜的负担
10月23日,东北石油大学机关楼一楼会议室,随着最后一批观众的离去,2010“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决赛(黑龙江赛区)圆满地落下了帷幕。
此时此刻坐在工作台电脑桌前的我,腿脚发软、浑身没了力气,支撑了一整天的那股劲头,突然在体内消失得无影无踪。抬头看看周围一脸倦容的伙伴,我们多么渴望有张大床,多么想美美地、饱饱地睡上一觉。现在,就在现在,我们终于可以没有负担地、坦然地谈这个奢望了。这种心情,只有这一路共同走过的我们,彼此最懂!
从校选拔赛到决赛,从接到筹备任务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把自己的命运和学校的荣辱连在一起。也许,有人会说,有那么严重吗?只不过是一次比赛而已。但是,要知道,这可是该比赛首次走出省城,也是我校首次承办此类比赛,外研社、黑龙江省大学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乃至全省各兄弟院校都对此次赛会寄予了深深的厚望和美好期待。倘若有任何差错,受损的不仅是我们外国语学院的颜面,而且会影响到学校的声誉,令“东油”蒙羞,让“东油人”抬不起头。
每每想到这里,我们倍感身上的担子沉重、自己责任重大。每个人都在心里许下了无声的誓言:无论如何都要把比赛办好!
幸运的是,在学校和学院领导的组织和关怀下,加上筹备小组的具体运作,一切都进展的很顺利。大到赛会的策划、住宿餐饮、会场设计,小到选手号牌以及名签的制作,都有详细的规定和专人负责。真正做到了专人专事、各司其责、统分结合、主次分明。
为了进一步确保大会的顺利召开,张雪梅和曲爽老师不分昼夜地忙碌着,她们既要统筹校内又要搞好外联,面对来自省里的很多不确定因素,她们要不断地进行协调和沟通。为了给省里的专家,各校的选手及教师安排好食宿,乔洪亮老师不知跑了多少地方,几经商讨,最终以最低的价格预定到了高档次的宾馆。期间,出人、出力、出车,他都毫无怨言。为了布置好会场,从条幅、气球 、彩旗到背景幕布,范金宏老师都亲自联系和安排。刘佰明老师、金丽蓉老师、张翠羽老师更是随叫随到,哪里有问题、哪里需要人,哪里就会发现他们的身影。张曦老师则把联系外教的事务统统承包下来。
我的任务则有些戏剧性的变化。本来我是负责收阅稿件的,但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评分软件迟迟不能到位,而校内选拔赛又马上要进行,作为决赛的预演,选拔赛必须要用评分系统,没有办法,只好临时安排我来负责评分系统的设计制作和会场大屏幕画面的操控及切换。说实话,以前从来也没有做过类似的事情,而且对于对编程几乎一无所知的我来说,这简直是个天大的难题。可是,时间已不容许我多想。“不能失败,必须成功”是我唯一的选择。看书、上网,不会就学,不懂就问,几乎每晚都要熬到午夜一两点钟,白天还要给学生们上课。但是,令人奇怪的是,我居然没觉得累,精神一直处于亢奋状态。校选拔赛初步检验了我的工作成果,当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就在决赛的前夜,那天,我们工作人员八点多才吃上晚饭,我们边吃边干,一起见证了评分系统问题的成功解决。真高兴!这里要特别感谢郭晶云和王佳楠两位同学!
大赛终于如期而至,激昂的音乐、美丽的画面,随着我轻点鼠标的手,逐一展现。感受着现场的氛围,我知道我们正在走向成功。当刘杨校长用流畅的英语致辞的时候,我们都倍感荣光,是震惊、是钦佩,因为我们耳畔回荡着全场的赞叹声,因为我们感受着全场敬佩的目光!开幕式很顺利,我轻轻地舒了口气。
比赛正式开始了,“演讲画面、计时画面、问答画面、实时输入评委打分,出得分”,我按部就班地操作着,不敢有丝毫懈怠。看似观看比赛的我,没有任何欣赏的乐趣,我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思考任何问题,只要记得:选手说话就开始计时、计时完毕就切回主画面、问答计时开始、计时完毕再切回主画面,然后进入评分程序,准备敲击键盘输入分数,必须跟主持人保持同步。就这样,每多一位选手完成比赛,我就暗暗告诫自己“别放松,坚持,离成功又近了一步。”
颁奖前难得的片刻休息,负责现场录像的王佳楠走过来对我说:“老师,再点击几下鼠标,你就解放了!”是呀,比赛终于结束了,我的脖子、腰都疼得厉害,再看看正在揉腿的主持人白雪晴老师、手托着腰的王化雪老师,还有同样疲倦的康宇、李可贞和郭敏等几位老师,我想我们的感觉是一样的。
原本以为比赛成功结束,我们会欢呼,亦会忘情地彼此拥抱,可当这一切到来的时候,才发现,任何语言都是多余的,我们看着空旷的会场,彼此对望着,多少感慨在心头,想笑也想哭!
然而,笔短情长,还有那么多可爱的学生,你们忙碌的身影,我无法一一再现。作为老师,同时也是一位母亲,我真的心疼你们!共同经历的这一切让我们彼此靠得更近、更紧,因为我们都是“东油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东油”!
我们是如此热烈地爱着你———“东油”,这爱已深深镌刻在我们的骨子里。为了你,即使给我们千斤的重担,我们也愿意毫不犹豫地扛起,因为那是我们心中最甜蜜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