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团湖日记





  在“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日子里,我回到了暌违已久的团湖———那久远的年少时光、那泛黄的青春记忆!说它是湖,其实就是长荷叶、开荷花、结莲蓬的方圆三四里的荡子。
  三十四年前,我在离团湖不远的盛塘中学念初中。结识团湖,是我迈进初中门坎时,渴求知识的心原,有些荒芜,上午读书,下午劳动,谓之“半工半读”。上午多半是写批判文章,下午就给附近的农户薅禾。在炎炎的烈日下,望着江南那一望无际的稻田和泛白的阳光,我感觉人就像快要被太阳晒蔫了。记得一次劳动后休息,带队的班主任张老师让我们到长荷叶的荡子里用清水濯濯脚,舒活舒活身子。我们乐不可支的跑到湖边,男孩划船,女孩摘莲蓬,大家满心欢喜!荷塘出奇的美,荷花红艳艳的一片,莲蓬从荷叶下探出头来,有的披着金黄的花缨,有的瞪着圆溜溜的眼,一阵风起,满荷塘翻金卷绿,飘着荷香夹杂着的鱼腥草味儿,沁人心脾———这就是团湖。从此,团湖便成了我的乐园!有好些时候逢到下午劳动,我总要想方设法躲在团湖里玩,一玩就是一下午:抽藕箭,摘莲蓬,撑小筏子,“那时的阳光多么温暖,我们的笑容像花儿一样绽放”……
不知是谁告的密,有一天下午,还没有到放学的时候,张老师戴着草帽朝湖边走来,她又白又胖,脸涨得通红,走路有些气喘,高一脚低一脚。开始我觉得好笑,及走近时,我害怕了,由于玩船,我的衣服被打得精湿,正在晒太阳,想躲已来不及,看到我那鬼样子,她想笑,但很快便收起了笑容,让我换上了她带来的袍一样的衣服回学校。直到放学,我再也没有平时那种疯劲,默默不语地在日记本上写下了两个挺大的字:团湖。记下了当天发生的一切。
  有一天日记讲评,我看见我的日记本被放在讲台显眼的地方,及至张老师念到我的名字,我的心一下子好像被提到嗓子眼,一阵激动之后,带给我的是一次难忘的喜悦与兴奋。张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念了我好几篇日记,提议同学们向我学习,写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捕捉生活中真实或是闪光的东西。那一年,我的学习特别用功,先被任命为语文课代表,后被选为学习委员,我觉得自己长大了许多。
  一个淫雨霏霏的日子,张老师的房门敞开着,我去拿语文作业本,忽然看见枕头旁有一本书,书脊被枕头压住,我认定那是本好书,翻看起来。书太厚,没有封皮,不知从哪看起。索性用指头将书全部翻过,看到一行小诗,我念了起来:“万马军中一小丫,颜貌胜似月季花……”我觉得那诗很美,全然不像我平时所读的那种诗。正当我想抄录的时候,张老师进来了,她神色慌张,“喔喔”了两声,惶惑地看了看四周,连忙把书掩起。我知道闹出了乱子,没来得及思索,拔腿便跑出了房间,等待她的发落。但那天下午她没进教室,等到第二天看到她时,她很是尴尬地笑了一下。很久以后,我才得知,那本书名叫《林海雪原》,那首诗是邵剑波写给白茹的爱情诗。当时是禁书,不允许看的。
  张老师名叫张智英,人长得有些胖,但皮肤白皙,很知性,给人的感觉很温暖,像阿姨,又像母亲。她教我们语文,能歌善舞。有时高兴起来,便掩上门,跳一曲“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边跳边转着圈,眼里露出孩子般纯真的笑,准能把我们乐饱!她是城里人,下放知青,但很喜欢农家孩子,课外活动就给我们读《闪闪的红星》,讲潘冬子,讲红军的故事。讲故事时,她的声音异常清脆,圆浑浑的下巴很是美丽……
后来,后来她要回城了,来接她的是一位英俊的军人,我们都能猜出那是她的恋人。临走时,她送给我一本浩然著的《霞岛》,讲西沙群岛民兵守海防的故事。当我问及要不要回赠时,她诡谲地笑了笑:如果你愿意,就送那本写着“团湖”的日记吧。我欣然同意了!我自知留不住她,只好挥动着手和她道别,带着眷念的心情,长久地在团湖边逗留,想念她和她的笑容,想念她带给我们的快乐。来长沙后我四处寻找过她,听说她在改革开放之初去了深圳,现在应该是儿孙绕膝的人了。若有缘,有缘就会期待明天,我相信我们在某一天还会相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