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发展究竟是为了什么?





中国最大黄金企业紫金矿业遭受污染门调查,当地上杭县政府在事发一个月后才通报污染情况,并采取停业整顿措施;陕西省著名的煤矿企业--中能煤田要扩产,当地榆林政府为了城市的整体规划和生态环境而全力抵制,形成了堂堂市政府和一家省属煤矿企业进行较量的局面。
上杭县政府偏袒企业,为企业保驾护航,有其地方经济利益的考虑,如税收和企业辐射效应。榆林市政府雷厉风行,与大型国有企业叫板,也有其地方利益的考虑,那就是榆林城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活环境的保障,尤其是不想让榆林成为下一个矿竭城衰的城市。地方要发展经济,要改变贫穷的面貌,鼓励大型企业的发展,并以大型企业为依托,辐射并带动其它相关产业发展,上杭县政府做得有道理。地方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能破坏下一代人发展的空间,榆林市政府的做法当然也有自己的理由。但如果细细想来,解决了更深层次的问题--发展究竟是为了什么?哪个是表面有理,哪个是实质上正确就一目了然了。
政府秉持什么样的执政理念和思路,就会产生与之对应的执政行为和措施。一个政策的出台,不同人站在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解读,会有不同的利益考虑。但是有一点应该是共同的,那就是,政府政策的落脚点应该是老百姓,尤其是老百姓的生存发展和生活环境。服务型政府的核心要义就在于政府是服务者,而非凌驾在百姓之上的颐指气使者。
我们常讲在发展过程中,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地方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但是,发展的目的绝不是只是为了更大、更快的发展,而是为了让老百姓享受发展的成果以及从发展中改善生活质量。倘若更大的发展是建立在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基础之上,这样的发展不要也罢。在手段和目的的关系都没有弄清楚之前,还不如先停下来,想明白了,再前进也不迟。发展不仅要造福后代,更要泽被千秋万代。
以中能煤田来说,这样一个大型煤矿企业,对于陕西省政府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对于国家的能源规划,也许是整体利益,是国家利益,但当这样的整体利益、这样的国家利益或许更大程度上是经济利益时,它又怎能对抗全部榆林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所谓"局部利益"呢?今天不发展没有经济利益,或许明天可以发展再获取经济利益。但今天如果榆林就没有了,红石峡水源没有了,明天又怎么会再出现一个榆林,再有一个红石峡水源呢?
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地方利益服从国家利益,这样的服从,首先应该是利益的对等或者性质的同质。无论是紫金矿业还是中能煤田,无论他们的经济利益涉及到整体利益还是国家利益,与他们给当地人带来的生存乃至生命的岌岌可危的局部利益相比,如果践行"人命关天"、"老百姓是天"的执政理念的话,孰是孰非一目了然。
(10法学研 王苏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