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写于第11届记者节之际
11月8日,又是一年记者节。
都说记者是“手无寸铁兵百万,力举千军纸一张”,韩洲学长却告诉我“记者更多的是一份责任而不是一种荣誉”,当时他的表情严肃而认真,以至于在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在体味着这句话。如今一路走来,我不得不承认,正是这句话,才让我更加坚定的在学生记者这条路上披荆斩棘。
第一次采访是校运会。一张见习记者证、一个本子、一杆笔,装备简单却信心满满,似乎一开始就知道这样一份工作适合我。白天操场上找新闻,晚上编辑成稿,很难,很苦,但最后走过来了。
后来转正,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从前辈手里接过聘书和记者证,回想起之前的日日夜夜,鼻子不禁一酸。一年就这么走来,不曾忘记,为笔下的感人事迹泪洒衣襟;为确认事实真伪倔强追问;因采访受拒委屈无奈;为一个标题辗转反侧;为一个字的去留与同伴激烈争辩……接着,前辈走了,我们越来越忙。熬夜成了习惯,但仍不觉得苦,一杯清茶、一台电脑、一本写了无数采访资料的本子。静谧的夜,徜徉于字里行间,品味奋斗的滋味。
印象最深的是世博志愿服务专版,这是我第一次参与整个版面的策划与编辑。时间紧、任务重,当晚我们便聚在一起讨论,最后决定以“用我的声音做你的眼睛”为主题作为陈鹏带盲童看世博的志愿专版。我们找老师、同学了解情况,时刻关注湖北志愿者的动态,和远在上海的陈鹏及时保持联系;他回来后,我们又抓紧时间采访,写稿。出报迫在眉睫,第一天晚上我们愣是熬到凌晨两点。可是,努力并没有换来想象中的结果,叶老师把我们叫去,挨个指点,继续改。端午节放了三天假,我们加了两天的班。后来M给我打来电话说,整个版面内容合格。对着电话我笑了,很淡然。
这样的日子很多,朋友总问我是怎么坚持下来的,我总是笑笑,不语。荣老师最近把状态更新为“运动场云烟散尽,而新闻中心和记者团的工作还在继续……我们不需要别人理解。”是的,我们不需要别人理解,如果真的需要一个答案,那则是记者证挂于胸前的坦然,则是责任在肩的坚定。
如今,大一的新成员进来,记者团注入了新的血液。“记者更多的是一份责任,而不是一种荣誉。”我再次的告诉他们。
过去的已过去,而我们依然在路上,坚定而勇敢的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