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历史与文化学院第四届学术活动月开幕式隆重举行



图为开幕式现场 郑宇摄


  本报讯 (通讯员杨琳 谭璐)11月14日下午,历史与文化学院第四届学术活动月开幕式在砂子坳校区图书馆学术报告厅胜利举行。副校长白晋湘,该院院长罗康隆,我校终身教授杨庭硕,副院长瞿州莲一同出席了本次学术活动月开幕式,开幕式由该院党总支书记伍孝成主持。
  罗康隆致开幕辞。他首先就民族学学科建设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规划作了详细说明。他指出,民族学具有重要指导作用,要加强对民族学学科的了解是人类面对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对自身功能了解的需要。
  他介绍民族学学科的特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它是一门跨文化双向导通研究的学科;二是它以文化整体观研究的方式来了解自我和它者;三是民族学主张的文化相对观,对事物和文化以相对主义观来分析具有特定的意义,在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环境背景下,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面对今天的热点问题,如何来妥善解决,制定合理的民族政策,要从民族文化和历史进程中去理解民族,因此民族学应该得到普及。
  随后,他还介绍了我校民族学学科建设基本情况。他认为一个学科要成长,重点在于人才的培养和项目的有序推进。历史与文化学院现已建成民族学、专门史和中国少数民族史三个专业,民族学今年被评为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专门史和民族学具有硕士培养资格,这些成绩都离不开大家的努力。
  最后,罗康隆指出民族学是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引领其它相关学科的发展,是学校的光荣。他认为对民族学发展的“推进”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必须有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二是资源整合支撑学科理论创新与学科发展;三是要建立相应的科研平台和田野调查基地,夯实民族学学科发展的基础,同时引领学科的创新;四是推出优秀突出成果,杜绝垃圾产品;五是与国内接轨,推进学科发展,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优秀学科,重点进行博士点的建设。
  瞿州莲介绍了本次学术活动月的策划方案。她指出本次活动月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科建设为依托,以宣传学科建设、普及学科知识、深化学科理念、促进学科发展为宗旨,通过整合学术科研和人才资源,面向全校师生,举办丰富多彩的学术文化活动,拓展学术视野,激发学术热情,活跃学术思维,使学术节成为集中展示学院学科成果的窗口,成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术科研水平的平台,成为促进学科发展、活跃校园文化、提升办学能力的重要契机。基本思路是学术活动由高水平学术报告、学术会议、研究生学术沙龙、创业论坛、知名校友论坛五个部分组成,全面展示学科建设的成就和特色。
  白晋湘教授在开幕式上做了重要讲话。他首先对历史与文化学院举办的第四届学术活动月开幕表示祝贺,同时指出,民族学被评为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主要是坚持了 “从田野中来、到田野中去”的理念和抓住了“文化人类学和生态人类学”两个重点。他表示民族学实现了作为领头学科,获得一级学科硕士点,今后将是学校作为博士点申报重点学科;在全国建立了17个高标准的田野基地;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课题三个突破。他要求历史与文化学院具有危机意识,能抓紧时间取材有道,并寄语民族学的发展能够赢天下,赢当下,脚踏实地,步步为赢。
  研究生处副处长吴文平,文学院总支书记田茂军、副院长罗惠缙,师范学院院长贾维剑、副院长石群勇,资环学院副院长陈义光,数计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田清旺及历史与文化学院师生代表一同参加了本次学术活动月的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