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陈铭聪:我们的台湾“学长”


  “学长,我们今天晚上学什么啊?”
  “学长,台湾有什么好玩的啊?”
  “学长,我们还要看上次没看完的那部电影!”
  ……听到这里,你大概会以为,这是某一个社团的交流会。其实,这一幕就发生在“走进宝岛”的选修课上啊!而大家口中的学长,其实正是这门课的老师———来自法学院的陈铭聪老师。
  陈老师的第一次亮相,就给了大家一个深刻的印象。正如生工1401班的沈同学所说:“第一次上学长的课,我真的惊住了。这真是第一次听到有老师上课说着一口纯正的‘台湾腔’。”陈老师的台湾腔,那可不是装出来的,陈老师就来自台湾。他操着浓浓的台湾普通话,在黑板上别扭地写着简体字的名字,费力地辨认花名册上每个同学的名字,着实给了大家巨大的新鲜感。
  为什么喊他学长呢?原来呀,这可是陈老师自己的要求呢。第一次上课时,有同学抱着巨大的八卦之心,问老师有没有女朋友,陈老师回答他:“我没有呢。所以你们如果在学校里看到我,一定都要喊我学长喔,这样就不会显出我的年纪了。”于是,大家都开始直接称呼陈老师为学长了。这样倒也拉近了同学与老师的距离。
  可是你要以为陈老师只是靠这种新鲜感“取胜”的话,那可就大错特错了。陈老师对待这门选修课却是一点也不马虎,每节课的话题切中我们对台湾的好奇之处。“学长”第一节课就咨询我们的意见:“刚刚过完元宵节喔,大家肯定还在过年的气氛之中吧,那我们这节课就换个主题,看看我们台湾是怎么过春节的。”于是开始侃侃而谈台湾春节时“炸邯郸爷”、“飞炮”、“放天灯”的特殊习俗。这下可让大家炸开了锅,原先还游离于课堂之外的同学们都打起了精神。有同学对于危险的飞炮产生了好奇:“学长,这个飞炮不会伤人吗?”陈老师拍了拍自己的身子,笑着说道:“当然不是咯,进那个会场可是要检查你全身是不是都穿上防护服的,少一点可都不会让你进的哦!”当电脑上的视频放到台湾集体放孔明灯活动的时候,陈老师还一脸认真地和身边的一个看得正入神的男同学开起了玩笑:“好玩吧,你以后呀可以带着女朋友一起去放天灯哦,超浪漫的!”听到这,大家全都笑得前仰后合。
  除了这些课堂上的交流,“学长”还特意建了一个QQ群,让全班一百二十个同学全都加入,每天都和同学们一起,在这个群里聊天、分享自己在台湾的生活。同学们也完全不把陈老师当外人,邀请陈老师一起跑步,一起参加学校的活动,还有的和陈老师在群里开各种玩笑,气氛格外融洽。
  很快,“走进宝岛”的选修课就要结束了,但是,大家都相信,和“学长”的这份交情会一直延续下去。 李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