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记者素质

好新闻是跑出来的,好记者是苦出来的

好新闻是跑出来的,好记者是苦出来的——光明日报记者王瑟访谈录(上)杨芳秀因为热爱新闻事业,25年前,他放弃国家公务员身份,成为一名记者。他几乎跑遍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所有地州市县和绝大部分乡镇。9年前,他第一次参与“新春走基层”。9年来,总行程近十万公里。他视现场为生命,“不在现场,就在去现场的路上”,带着读者去现场。他率先发现并报道了...

记者节里,当思记者的责任

22万多人,这是党领导下的新闻舆论正规军,也是代表人民发声的一支高素质队伍。面对自己的节日,有兴奋,有回望,有担当,也应当有反思。“我们的节日不是在现场,就是在通往现场的路上。”这是新闻记者们常常说的一句话。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信息显示,截至2017年11月,全国共有22.8万余名记者持有新闻记者证。22万多人,这是党领导下的...

从新闻记者到新闻志愿者

随着互联网技术从1.0到3.0的不断迭代,传统新闻媒体对新闻生产流程的控制力遇到了持续挑战。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求传统媒体从业人员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创新求变,适应时代发展对自身的要求。传统媒体人怎样在时代变迁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不被淘汰,不被边缘化,不固守传统模式,在新的传播环境中胜出,成为每一位传统媒体人都必须...

自立之于记者的价值

再过一天,就是新中国第20个记者节了。作为记者,不能忘了与“敬业乐群”优秀传统观念相匹配的,还有“苏世独立,横而不流”的责任理念。在当下这个众声喧哗的舆论场中,传播似乎是任何人可为、任意符号自由的运动。作为职业记者群体,今后保持自立的价值何在呢?自立之立,重要的是要有正确的立场。今天来看,“持论公允”4个字,在标榜中立的西方媒体行为中...

新闻记者要学会备课才能做好采访报道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十一届三次会议结束之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记者会上遇到一个非常“不友好的问题”——美国《新闻周刊》记者说,“有美国官员、分析家以及媒体认为,在去年12月举行的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上,中国代表团表现傲慢,温家宝总理您本人甚至拒绝参加一个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内的若干国家元首或首脑参加的重要会议,这令与会各方感到失望和吃惊,您对...

青年记者 2019-12-03 39

如何做一名称职的基层新闻信息员

我是从2002年开始接触新闻信息宣传工作,并且在此岗位上一干就是8年多,回顾走过的工作历程,可以说是感触颇深,主要体会有四个方面,:一是用心做事。用心做事就是责任,责任是什么?很简单,责任就是做你应该做的事,包括对国家、对社会、对企业、对家庭的责任。对一个国家来说,人民不可缺乏责任感,如果一个国家的国民缺乏民族责任感,那么,这个国家就...

飞象网 2019-12-03 63

新闻人要做杂家

查《汉语大词典》常会有意外的收获。例如,叶圣陶先生曾做过一篇《要做杂家》的文章,就是我查某一词条时意外获知的。文中有曰:“咱们要争取做个杂家,唯其杂,才能在各方面运用咱们的知识,做好报道,写好文章。”没读过《要做杂家》的全文,不晓得写作背景,仅从“做好报道,写好文章”的说法猜测,像是对编辑记者说的。也是以叶先生的这话为据,我想,这里他...

青年记者 2019-12-04 75

工作性报道如何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做新闻,是大众报业集团提出的响亮口号和工作理念,这一理念,揭示了新闻学的本原,是对新闻学本质的回归,也给新闻从业人员提出了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党报的一个重大使命就是宣传报道好党委政府的工作、政策等,工作性报道占了很重的分量。工作性报道,应成为首要的突破口。这个口如何突破?因经历所限,仅就日常工作性报道谈一点浅见。◆角度的选择至...

青年记者 2019-12-04 63

记者采写批评报道时的角色定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媒体竞争的日益激烈,为了提高收视率和发行量,不少媒体用大量的批评性报道来吸引受众。一些媒体人甚至以高高在上的姿态、以“无冕之王”的心态对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进行盲目的批评报道。结果,由于媒体和记者在进行批评报道时角色定位不准,没有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反而被作为被告推上法庭,教训十分深刻。笔者近年来采写了大量的批...

当前新闻自由的异化困境

新闻自由是记者享有的一种权利,而不是一种权力。权力的行使具有强制性,权利只能停留在记者个人享有的层次上,把权利当权力必然导致新闻侵权,这种现象在今天已经屡见不鲜了。新闻自由:记者应该享有的权利新闻自由这一概念是由资产阶级政治家、诗人约翰·杰斐逊的出版自由的观点衍生而来。“新闻自由是指新闻媒体为了公共利益,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采访、写作...

青年记者 2019-12-06 84

新闻课堂与好记者的冲突

有一位西方记者朋友讲,好记者只有忘掉新闻学院教授塞进他们大脑里面的理论,忘记教授们的理论,才能找到、写出读者爱看的新闻。这话听起来有些癫狂,但也反映了学术界的研究和新闻教育与新闻实践的严重脱节,反映了我们课堂上讲授的理论与新闻媒体和记者实践现实发生的严重冲突。我可以通过下面这些冲突来描述一下当前新闻界和新闻第一线是什么样的景观和画面。...

记者不注重现场采访值得关注

刚刚毕业当上记者的年轻人,大都有股工作热情,愿意更多采写些新闻,尤其是在老记者的传帮带下,逐渐摸索了采写新闻的规律,见报率不断上升。但是,随着在工作实践中不断积累采写经验,无论是老记者还是年轻记者,恐怕都有这样的经历:到某单位或基层采访新闻,都可以得到被报道单位提供的一篇已经写好的新闻通稿,不管记者自己是否熟悉、了解被报道单位的情况,...

优秀记者要从细节看大局

要从全局看细节,又要从小细节反映出全局,这才是我们优秀记者的本事。先请读者看看这条消息:世界杯走进布达拉宫[美联社拉萨7月7日电]在西藏最神圣的寺庙里,年轻的僧侣们早上3点就起床了——不是为了祈祷,而是为了看世界杯。布达拉宫里闪烁着灯光,而本周法国队也击败了葡萄牙队,将于周日在决赛中对阵意大利队。剃着光头的27岁的洛桑张着嘴微笑着说道...

谈党报合格记者和编辑的三个要件

在我们国家,干新闻工作,当记者、做编辑,应当具有政治敏感、新闻敏感和语言敏感。政治敏感,反映着对党的方针政策和社会人群关系的把握能力;新闻敏感,表现为对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新近发生事实的捕捉能力;语言敏感,体现出对人民群众鲜活语言的吸纳能力。这“三个敏感”、“三种能力”,可以在大学和自学的过程中形成基础,更重要的是在工作实践的历炼中积累提...

做好通讯员的“一二三四”

2013年7月大学生村官届满到期,我到北京纺控党委工作部从事新闻宣传工作。近三年的从业经历,我的感受和体会可以概括为“一二三四”这样一个简单的数列。明确一个导向。作为一名通讯员,首先得了解这份报,了解它需要什么内容,需要什么素材,有哪些常设栏目,又有哪些特色栏目,我们必须研究掌握。举个列子,现在报纸有开设的非常适合当下形势的栏目,“深...

首都建设报 2019-11-03 61

作家,别把自己搞成“网红”

近日偶遇某畅销书作家签售,长长的人龙排出上百米,不少年轻读者手捧一摞书翘首等待签名。此情此景令人欣喜,但书店经理的一番话却令我顿生疑惑,他说接下来作家在其他城市还有好几场签售,要尽快签完赶飞机。如今作家签售已经成了新书出版后的“常规动作”,不但可以拉动销售,还可以扩大宣传、巩固粉丝。所以如果你关注作家的微博,不难发现许多当红作家几乎成...

新闻记者寻找自己的职业价值

2016年3月25日-28日,我有幸去厦门参加了中国新闻培训网网举办的《全媒体时代的新闻采写与新媒体运用高级研修班》,和班里140余名其他企事业单位的采编(宣传)人员一起聆听了来自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前辈们的采编经验与心得,听后引发了我对自己职业的反思。在“内容为王”的新媒体时代,如何寻找自己的职业价值,值得每个媒体人深思。不做...

什么才是媒体人正确的政治方向

昨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会见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九届理事会全体代表和获奖者代表,并对广大新闻记者提出了四点希望,其中第一条就是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守党和人民立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政治坚定的新闻工作者。今天,迎来了第17个中国记者节。“新闻与写作”公众号...

互联网 2019-10-29 64

新闻记者如何提高发现新闻的能力

新闻发现力是记者应当具有的最重要的能力,现代传播途径与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对记者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发现力,也可以说是新闻敏感度,是记者应具有的第一基本功,也是记者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新闻处处有,每天会发生,但为什么有的记者抓不到?就因为缺乏发现力;同一个新闻题材,为什么有的写得深,写得生动;而有的浅而粗?就因为后者没有发现这一...

南方传媒书院 2019-10-28 90

怎样让自己变成更好的记者?

一、好记者,热爱自己的职业记者工作,不仅是脑力工作,也是体力工作。记者工作不仅是脑力劳动,也是体力劳动,这是因为新闻是没有休息日的。媒体一天24小时,一周七天无时无刻不在运转。这要求记者有很好的身体,极强的适应能力和自我调节的方法。也就是说记者一定要能吃苦耐劳,否则很难胜任高强度的工作和旅途的奔波。当记者是辛苦的行当,想过安逸舒适生活...

2019-10-26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