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报》 - 第213期

阳光总在风雨后

    编者按:校长特别奖奖励的是各专业综合表现最突出的学生,今年,获校长特别奖的学生为31人,比去年增加了5人。
    本报记者走近了部分获得校长特别奖奖励的学生,他们的学年平均学分绩点名列全专业前茅,也通过了国家英语四级、六级、八级以及国家计算机二级考试。荣获校长特别奖,是对他们所付出的努力的一种肯定,也对未来学习的一种激励。

坚强人生的坚强路——记校长特别奖获得者05级信计学院 潘晓静

     “人生不是等出的美丽,而是走出来的辉煌。”是的,任何辉煌的背后都蕴涵着成功者的执着的努力和辛勤的耕耘。而坚信着句话的05级信计学院的潘晓静同学就是凭着不服输的坚强和不懈的努力在平凡的路上走出一个不平凡人生。
    大一刚开始时,潘晓静同学也同多数人一样迷茫过、徘徊过、空虚过,但她那好强的个性和在老师的帮助下,很快就明确了目标,并用自己奋斗的血泪挥洒在人生的道路上,这使她取的了骄人的成绩,荣获了2006-2007学年度“校长特别奖”的殊荣。同时,她也是2005-2006校一等奖学金和宋庆龄奖学金的获得者,并且顺利通过了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和国家计算机三级考试,她还在专家考察组来我校评估时,因表现优秀,被评为“先进个人”。
    当谈到获得“校长特别奖”的感想时,潘晓静笑了笑说,她获得这个奖感到有点意外和惊喜,认为这是对她以往努力和付出的认可,以及老师们对她的肯定和希望,但同时她也感到有更大的压力,激励着自己向前进,向前冲。后又说到如何处理这笔钱时,她说,由于家庭压力,她一直在图书馆勤工俭学和兼职一份高三数学家教,现在她学费和生活费都已经自理了,对于这笔钱她将用来补贴来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同时她还说,她不会辜负帮助过和关心过她的人,她将会继续走下去,会一直走得很远。
    对于英语有着热情的她,一直都未停顿过英语的学习,并且在大二就将令非英语专业学生生畏的四、六级给顺利通过了。对此她也介绍了一些经验,比如要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并在以后的不断学习中注重积累,在考试前要重点突破自己的不足,关键在于要坚持,只要坚持下来,没有什么是办不到的,成功会属于你。
    最后她还说,虽然是在大学,但也要为自己的未来早作打算,特别是在大一不要徘徊,要时时刻刻都有目标,打好基础,无论将来你要做什么,都要做两手准备。同时要有信念,注重自己在实践和理论的平衡发展,使自己成为社会上需要的全面发展人才。
    普罗米修司抱着点燃世间的信念,欣赏巨石滑落的轮回;拜伦怀揣追寻自由的信念,跋涉荆棘沟壑的征途。是的,每一个坚强者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信念。当信念凝于其心,无论艰难险阻,无论生死抉择,她都执着前进。尽管黑暗充盈于身,尽管光明若即若离,他都会走出一条坚强者的坚强路,走出一个坚强者的坚强人生。潘晓静一个是有着自己信念的坚强者,愿她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朱  洋)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访校长特别奖获得者管理学院 陶园

    说起陶园,谁都不陌生。清秀的面庞,高挑的身材,一口标准的普通话,站在台上挥洒自如,享受着主持带来的乐趣。她就是管理学院大大小小演出、比赛等众多活动的主持人,也是2006-2007学年度校长特别奖的获得者。
    陶园的学分绩点是3.58,在同年级专业中排在第二。早已经过了国家英语四级考试和国家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的她,在大二凭着全年级第一的优异成绩与综合优秀表现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对于拿到校长特别奖,是她期待已久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谈及自己的学习,她说“只要大家努力,说明都可以。我自己也并不是一个成功的人。”说到学习心得与感想,她说自己也并不是一个聪明人,这也许是自己脚踏实地的学习能力的结果。她清楚明白自己的能力与水平,对于自己的定位很明确,所以她朝着一个目标努力和奋斗,她成功了。
    她认为自己并不是一个成功的人,所以她认为自己不能成功完成的事情,她不会轻易去做。就像她热衷的主持事业一样,她喜欢主持,但是她并不痴迷与其中。周围亲朋好友的建议与自己良久的思考,她把主持当作是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培养与发展,而非自己未来是事业发展与追求的目标。正是这种“认定了这件事情,看准了这件事情,就一定要作下去”的品格,让她在参加的主持活动中取得了斐然的成绩。在全校性的演讲比赛中,她信心满满,轻松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全区普通话大赛中她顺利进入了复赛,学院各种各样的活动:辩论赛、各类晚会、模拟导游大赛的舞台上都留下了她精彩纷呈的主持与表演的身影。
    对于自己的专业——公共事业管理这个学院目前还没有毕业生,而自己又首当其冲将成为第一届毕业生的这个现实,她还是抱着认定了就做下去的态度,为自己确定了方向,树立了十足的信心,让自己知道自己未来将要做什么。为此,她现在的努力很有冲劲,为了自己更加美好的明天,她正不断的为自己以后的发展赚取足够的本钱。面对考研这一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残酷竞争却又是热门的问题,她很理智。她把考研当作是一个向更高层次发展的跳板,但并不是当代大学生的唯一出路。所以在考研与毕业就工作之间,她选择了后者,由于自己专业未来的方向不确定,她给自己许多路子去选择。但是无论选择什么,她说到还是会像学习一样脚踏实地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去进行,就像一进入社会,就想着一走进单位就去做一个高层的管理者是不切实际的。她会凭借自身的条件,慢慢走,一步一个脚印,去追求点点滴滴的进步与发展,厚积薄发,为自己眷写着属于自己的历史。
    这就是陶园,如花一样的一个女孩,如其名一样,在美丽的外表下还有着一颗脚踏实地为自己去打拼奋斗的心,有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独特魅力吸引着我们向她去学习。  (郭玉琳)

倾听花开的声音——访校长特别奖获得者文史学院 谢晓玲

     冰心曾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是的,任何辉煌的背后无不蕴涵着成功者苦苦奋斗的过程,而05级文史学院新闻专业的谢晓玲同学也正以自己的努力实践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刚入学以来,谢晓玲就怀着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和人生的追求,带着执着的精神和坚强的信念一直努力拼搏、积极进取,大学的两年多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顺利通过了国家英语四级考试、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普通话等级考试,并且是第四、五届“写作杯”一等奖获得者,凭着执着的努力又荣获2006-2007学年度“校长特别奖”的殊荣。
    当问到获得“校长特别奖”的感想以及平时的学习经验时,她谦虚的笑着说,获得这个荣誉其实也没有什么,只是对自己过去努力奋斗的一种肯定,对未来学习和生活的一种鼓舞,现在感觉压力更大,奖励更是激励,在今后的一年多大学生活中自己会更加努力的学习,更加充实的度过大学生活。她还说,在大学宽松的学习环境中,需要的就是自己合理安排时间自主学习,同时,还应有一定的学习目的和计划。因为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比如自己打算考什么证,就集中时间在那一段时间里有计划的学习,只有生活在合理安排时间的日子中,才会过的充实和有意义。
    喜欢外语的她,一直没有放松学习外语,经常参加学校举行的一些演讲比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通过比赛不断的提高她的英语表达能力和语言的应用能力,对于令有些同学望而生畏的英语四级,她介绍了自己学习的一些经验,比如听力要反复的听真题,阅读重点是掌握文章大意,写作和翻译平时要多读些经典英语文章并多练笔,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去,就会发现这条道路会很不一般的。
    热爱文学的她,大一下学期加入了校报通讯社,并累计发表校园新闻稿件和文艺稿件多篇。她说非常感谢在校报通讯社里两年多的锻炼,感谢一切帮助过她的人,感谢编辑老师的帮助让她有了展示自己的舞台,挖掘出内心深处对文字的那份喜爱,坚定了未来的道路;感谢校报给了她提升自己的机会,对未来有了更多的期待,正是有了这份期待和梦想,所以她一直在奔跑中前进,即使前方荆棘丛生......
    同时,谢晓玲还说,大学四年每个人既可以充实的度过,也可以糊糊涂涂的度过,但不断充实自己、生活的有意义才是最重要,她将一如既往的朝着追逐梦想的方向持之以恒的努力,让自己的青春在北民大无悔的激情燃烧,让自己的梦想在大西北这片美丽的天空自由的翱翔!
    传说中有一种鸟,它有明确而始终的目标,在飞行的天空中以不变的信念搏击风雨,以不屈的意志证明人生,此鸟名曰信天翁。勤耕耘傲风雨,谢晓玲以积极乐观的心态作自己的信天翁,愿她能飞得更高更远……   (叶阳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