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不出的爱
人生路漫漫,母亲永远爱着她的儿女,并尊重其选择,儿女的背影永远都在母亲的视线里。———题记“滴答……滴答……”夜雨来得总是那么无声无息,她慢慢地靠近我,脚步越来越快,越来越快……不停敲打着窗户的玻璃。翻身看看表,四点十三分。听着窗外规律的“哗啦哗啦”,辗转反侧,无法再次进入梦乡,突然想起今天是母亲节,于是爬起来,台灯柔和的光洒在我身上,把电脑打开,让音乐轻轻地流淌出来,心绪却翻滚翻滚,此刻,妈妈应该正在熟睡吧,或许她梦到了我,或许她睡觉前还念叨着我。
想想我的母亲,无疑她是平凡的。她没有像孟母三迁,没有像寇准母亲绣“寒窗苦读图”,更没有效仿岳飞母亲刻下“精忠报国”。可是,她的平凡,在于她因爱而生的无微不至,默默无闻。小时候总调皮地跟在妈妈身后,甚至连妈妈做饭的时候也不老实。那时,我喜欢数着妈妈的脚步———从厨房到餐桌的距离。“一步、两步、三步……十步、十一步”。今年春节放假,坐在餐桌的我,想起以前的游戏,“一步、两步、三步……十步、十一步、十二步。”什么?我不相信!“一步、两步、三步……十一步、十二步……”反复几次,我不得不承认,母亲蹒跚的步伐悄悄地告诉我,她老了。量不出的爱,是儿女在母亲心中的份量;量不出的爱,是母亲对儿女的期待;量不出的爱,是岁月带走的母亲的青春年代。
说快也快,岁月就这样催着我们成长,也捎给了母亲脸上的皱纹,催白了母亲的发丝。我们不再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而是跟在周杰伦后哼哼唧唧,学会了那首《听妈妈的话》。“听妈妈的话,别让她受伤……”歌词倒也真切感人,只是我们大多并没有在意。不是吗?长大后的我们不再依赖母亲的怀抱,不再亲切地一遍遍地喊着“妈妈”。我们渐渐地与她疏远,甚至不理解地厌烦她了。而我们献给母亲的歌也仅停滞于那首《世上只有妈妈好》。
去年的6月7日,我在考场里奋战,也是这样的雨,哗啦哗啦……从来没有失眠过的我,高考前一夜竟然失眠了,折腾到凌晨3点多才迷迷糊糊地睡去。
考场离家有一段不近的距离,早上考完了语文,如果赶回家吃饭肯定没有时间午休了,妈妈为了免去我的麻烦,在考场不远处的宾馆要了一间钟点房,那两天的午休我都是在那里度过的。虽然宾馆里的床很柔软,还有空调,可是我仍然没有睡着,那时我觉得想睡觉却又偏偏睡不着是天下最痛苦的事。
还记得那天早上考试开始没多久,天就变得阴阴的,黑黑的。考试将近结束了,天开始下起雨来,越下越大……就像现在的雨。
走出考场,我看到了等候在门外的家长们,一个一个立在雨中翘首张望,虽然打着伞,可大雨还是打湿了他们的衣服,额前的头发仍在滴水。当时,我觉得他们的笑脸是雨中最美的风景。妈妈说,不会在考场外等我,因为她不想给我压力,我独自打着伞走向宾馆,看到了门前熟悉的身影,熟悉的笑容。妈妈花了一个早上做了我喜欢吃的菜,用保温壶装着带了过来,吃着妈妈的爱心午餐,看着妈妈疼爱的眼神,心里有一股暖流在涌动。
现在,又是这样的大雨,那时的我,那时的母亲,仿佛还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