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 第249期

天地有大美


  上阕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老子时间曰宇,空间曰宙。时空,一个永无止境的词,充盈着玄妙与浩瀚,以一种神秘莫测的力量,自存于宇宙,同时也诠释着宇宙。
  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形成了对宇宙的概念,小时候,只知道宇宙就是一切,包含着万物,是太阳月亮的房间,是满天繁星的家园。长大一些后,我对太阳、星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科普读物中,知道了宇宙始于一次大爆炸,宇宙中有无数比眨眼的星星更奇异的东西,什么是“黑洞”,什么是“暗物质”,尽管似懂非懂,但这些名称像磁石一样深深地吸引了我。
  早在霍金的《时间简史》风靡中国之前,我已如饥似渴地将它拜读完了。在高深的科学家眼中,宇宙远比我们想象得复杂得多,我虽然不能完全理解,甚至完全不能理解,但越是这样,便越激发了我的兴趣,增加了我的惊叹。
  于是不时地,冰凉如水的夜色,牵动着悠长的思绪,遂有小诗一首:
  仰望星空,无可救药地陷入时间的谎言灿烂的繁星,不过是亘古的容颜,或已消失不见久久地凝视,却不忍戳穿这个谎言时空就是如此不可思议,在硕大的尺度上,一切常识已然失效。在某个遥远的星球上,如果有高度发达的智慧生命,此时此刻,当他们观察地球时,看到的是赤红色的大海,还是恐龙满地徘徊?我降服于复杂的宇宙,却又留存着一份想象和眺望的勇气,于是寂寥中,为宇宙下了一个粗浅的定义,聊以慰藉单纯的心灵:
  光,随着时间的开始,向无数个前方飞奔,它所弥漫的,正在弥漫的,以及将要弥漫的全部空间,就是宇宙;这个空间的尺度,便以光年来丈量。下阕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庄子宇宙的意象,源于浩渺;宇宙的美丽,寓于秩序。宇宙中的四种力,引力、电磁力、强作用力和弱核力相互抗衡,形成了稳定的宇宙;星系中的恒星,按质量的不同,严格遵循着各自的演变规律,从主序星到红巨星,最后走向不同的归属:白矮星、中子星、黑洞;无数的行星,按着既定的轨迹,坚定不移地旋转着,相等时间内神奇般地、分毫不差地扫过相同的面积,周而复始,不知疲倦;哈雷彗星,拖着银白的长发,每隔76年一次的拜访,从不爽约;宇宙的能量永远守恒,宇宙的熵永远增大,这是宇宙与自己订立的契约,永无失效之日。所有这些精确的秩序塑造出的大美,是宇宙最好的名片。这张名片,题为永恒。
  宇宙处处有规则,但这却丝毫没有束缚它的成长与张扬。它自我膨胀的同时,仍在默默恪守着规则。难道我们从中得不出什么启示吗?当我们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时,不曾为之感动吗?
  秩序是美的,然而宇宙中,还有更美。
  宇宙遵奉规则,但并不否认奇迹。或者说,创造奇迹,是宇宙的例行公事,只是这个过程,太过艰辛。从光子湮灭为质子、中子和电子,到粒子的结合形成原子,再到元素的丰富,原子之间的聚合。有那么一刻,当它们以特定的数量和结构存在时,产生了细胞。这从无机到有机划时代的跳跃,造就了宇宙中的奇葩———生命。
  生命伊始,却早已知晓了一切规律,它面对陌生的环境,踏上了漫漫征程。
  从单细胞分裂为多细胞,到细胞形成组织,之后是器官,然后是系统,最后搭建出不同的生物形态;从原始藻类,到寒武纪生物大爆炸,再到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的出现,最后发展为鸟类和哺乳动物。孕育生命的星球,好似宇宙中一颗颗璀璨的明珠。
  然而宇宙不甘生命如此一味地繁盛,宇宙相信,它能驾驭的不仅仅是物质。除了物质,它更渴望精神;除了存在,它亦渴望被理解。于是,宇宙选择了一种器官,让它在某种生物形态中迅速发展并日臻完善。就这样,又一次奇迹般地一跃,智慧诞生了。从此,亿万的神经元永不止息地工作着,让思维四散奔涌,尽情舞蹈;从此,智慧生命开始思索时间,思索存在。他们赞美宇宙,敬畏天地;他们祭奠神灵,膜拜偶像;他们遐想,他们探索;他们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惊诧和慨叹,却不知造物主是否觉察。
  在此,试以智慧生命的一种———地球人的语言,来呈现智慧生命最真实的、最普遍的情感:哲学泰斗康德曾说:“有两样东西,我越是研究,便越发觉得伟大和不可思议,那就是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苏东坡云:“渺沧海之一粟,羡长江之无穷;携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至此,不甘寂寞的宇宙不再孤独,它在天穹中微笑,看那些可爱的智慧生命揣测它的秘密,分享它的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