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的姐姐们又开始收拾东西了,在炎炎夏日,和着知了时断时续的叫声。长长的走廊里堆满各种规格的箱子,盛满那么多细碎的家当,漂亮的饰品,沉甸甸的书……还有更多,在封箱那一刻带不走的回忆,和那些法大的往事。
每年的这个时节,都会情不自禁地到大四师姐在的楼层走走,淘一些便宜货。更多时候,就这么一个人走走,听听师姐们收拾东西的响动,切切而忙碌,间或夹杂浅浅的笑语。就这样,自己渐渐安静下来,忘记六月的骄阳和临近的考试。
大一的六月,和宿舍的姐姐一起凑钱买电扇,躲在凉风中复习怎么都不懂的政治经济学。看得烦闷了,便顶着大太阳到楼下收废旧的小摊前淘一些师姐刚清理出来的旧货。几米的画册,崭新的案例书,都是那个夏天得的,现在还压在床头。那时的我,不习惯北京炎热的夏日,连一丝风都带着灼人的热浪。无法入睡的夜里,总是和姐姐们讨论自以为光明的前路;听着交错持续砸东西的声响,总是不明白学长们为何那么愤愤,不明白斯文的女生为何也那么疯狂,不明白……不明白的东西太多,就这么盲目自信地走过了最热的一个夏天。
大二的夏天,过得匆忙又伤感。忙碌在占座、六级考试、讲座的循环中,似乎都不曾享受新装电扇的喜悦,六月中旬才恍然意识到照顾自己两年的姐姐们就要这样轻轻地走了,如同那些熟悉的画面,带着各自的归宿和那么多未完成的梦想。这个夏天,我没有去淘宝,姐姐们留给我的东西已经塞满书架,唯一要做的只是清理两年来的物品和想法。校园里的留影、热闹的聚餐都无法掩盖我的伤感,源于第一次直面离别———朝向迥异的归宿的离别。也是这个夏天,让我开始思考自己的路,思考新的环境,一点点抹去自以为是的成绩,伴随校园里些许悄然的变化,伴随者不变的毕业晚会。六月的校园,少不了摇曳的裙裾,肆意的欢笑,图书馆的歌声,可是这背后,四年的时光显得如此匆匆。
大三的夏天,学校就像北京的天气,急促又剧烈地变化着。粗大的梧桐树消失了,挖出的树坑狰狞地对着天空,取而代之的银杏怎么都遮不住刺眼的阳光。楼下经年累月的荒草终于换成平整的草坪,悠悠的秋千成了图书馆之外又一个高人气的地方,在凉爽的傍晚荡着不同的心情不同的人。北边重新规整的小花园多了几分绿意,早读的人和傍晚乘凉的情侣都多了起来……穿梭其间的我很少驻足,还有更多的事,思考成熟的抑或一时冲动的,都需要我加快脚步。旧货还是会买,只是不再买书,因为已经没有地方堆放,也不再买细碎小巧的饰品,因为一年之后我也无法带走。就这么挑着捡着,走过了这个夏天。当然,还带着满肚子的抱怨,对清晨刺耳的除草机,对迟迟未装空调的阶梯教室,对愈加拥挤的食堂。
从走进法大校门的那一天,对于这片栖居君都山下的土地就没有停止过抱怨,耳边的抱怨也不曾减少。对教学楼环境的不满意,对图书馆资源稀缺的无奈,对食堂人性化服务的要求,对学术活动多样性的呼唤……法大的学子们总是在为这些权利奔忙。不过在走过三个夏天之后,我都一一爱上了法大的这些不完美,不再追究和攀比。反倒是,教学楼新增的饮水机,图书馆藏书的增加,学活温馨的成长沙龙,这些无声的改变让我在忙碌的学习中多了几分温暖的感觉。小小的校园,不只是摆放着破败桌椅的一个个教室,不只是提供床铺的一栋栋宿舍,不只是偌大世界的一个点,而是我的栖身之地,身体和精神的归属。不管在公交车上多么困乏,在校外有多长的路要走,只要看到这片小小的土地,抬头看看湛蓝的天空,我都知道———回家了。
明年的夏天,我也会穿着围裙,或欣喜或忧伤地清理那么多的物品那么多的回忆,一件件放进箱子。整理那些布满凌乱字迹的书籍,想起那些拥挤的课堂,老师的笑语,闷热的午后。
我也会,在知了的叫声里提着大包小包和楼下收废品的阿姨讨价还价吧,为了那些散落在旧物中的珍贵片段。我也会,粘贴广告,等待有心的师妹来淘宝吧,只是想让不愿丢弃的美好有新的归属。我也会……带着抱怨,带着梦想,骄傲地告诉自己,我的夏天,和法大一起走过……
-
第16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