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育英学院报》 - 第8期

解析当代大学生新族群


  又是一个面临职场就业的时期,作为即将踏入社会实习的毕业生来说,却是又喜又忧。高兴的是终于能离开学校展翅高飞,烦忧的是到底哪里才是自己的容身之处。因此,就在新生力量加入社会的同时,一些有趣的代名词也随之诞生。
  “08后”毕业生成职场“草莓族”。“草莓族”一词最先流行于台湾,是指一些职场新人看似外表光鲜亮丽,“质地”却绵软无力,遇到压力就抵抗不住,变成一团稀泥。网上也有人归纳出了“草莓族”的特性:独生子女,从小被父母宠爱;从小不缺钱花,抗压能力低,心理承受能力低;一有小挫折或是被批评两句就像草莓被碰撞到全身,撞烂了且无法恢复。这是出现在很多应届大学生身上的通病。所以,想要找到一份稳定、长期的工作,必须从自身情况出发,提升自身素质,让自己更有自信,做事更加坚定。
  有娇嫩欲滴的温室花朵,也有挑三拣四的“毕漂族”,即一些因为工作尚未落实的大学生。当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就成了此族群必修的一课。离开校园后,他们或在实习,或在海投简历为求职继续努力。然而,有些原本捧上“饭碗”的毕业生却选择主动失业,加入“毕漂族”。据了解,对于还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而言,先找一份实习将就着工作的现象很普遍。部分毕业生认为,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来可以继续增加工作经验,二来能够争取实习单位留用的机会。但是他们也坦言,有些单位只是把实习生当廉价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