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救死扶伤的事业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医护人员则是激流中绽放的朵朵浪花。尽管平凡朴实,但那种无私无畏的奉献却让我们感动不已。
今年4月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流行,我校校医院的医务工作者们立即投入到防病治病工作中,坚持奋战在师生医疗保健和学校甲流疫情防控工作一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白衣战士的责任和使命。各个校门口也出现了他们的身影,他们细心地为过往人员和师生测量体温;在主食堂和百果苑食堂门口,经常可以看到他们向师生提供大锅汤,遇到有的同学嫌药味重、味道苦,不愿意喝的,他们会耐心地讲解喝预防药的好处,看着他们把药喝完,医护人员的脸上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这样的中草药大锅汤,他们先后8次免费向全校师生熬制、发放,除此以外,校医院还给每个寝室免费发放“板蓝根”药品和温度计,深入学生寝室指导卫生和灭菌。
对于校医院医护人员而言,早已没有休息日可言,他们坚持早上8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奉献给了工作。累了,趴在桌上睡一会儿,饿了,就吃工作餐。有时看病的同学一多,他们甚至连吃工作餐的时间也没有,医生每周开处方至少要用掉3支笔。对待生病的学生,他们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发现同学情况严重的,便会及时与系上领导和老师联系。以前中午只需要部分老师值班,现在则是全体人员在岗。为了提高医生的医疗水平,更好地为同学服务,暑假里,校医院医护人员还先后到西南石油大学校医院和红会医院参观学习,交流看法。
陈英医生还有一年就退休了,按照常理,她完全可以退居二线,可是现在她仍然奋战在抗击甲流第一线。她的儿子是南海舰队的一名边防海军,9月30号,离家一年多的儿子回家探亲,可是由于工作繁忙,她一直都没时间陪儿子。回来的第三天,儿子到校医院看她,陪她吃了一顿工作餐,看到妈妈和同事那么辛苦,儿子还买来水果慰劳他们,作为一名边防海军,儿子很理解妈妈,还鼓励妈妈努力工作,他说:“我支持妈妈的工作,我们肩上都有责任和使命,我们活着并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儿子过几天就走了,陈英最大的心愿就是亲手给儿子做一顿饭,替儿子践行,可是这么小的愿望,现在看来,却是那么奢侈的一件事。
王克利医生主要负责门诊的诊断治疗,9月以来,她总是坚持最早上班,在如此紧张的工作中,每天面对那么多的患者,王医生病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可是医院里等待看病的人很多,她毅然决定就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输液,于是她左手输液,右手给病人开处方,同事不忍心,劝她到楼上病房里躺着输,她拒绝了。她说:“如果我走了,只会增加同事的工作量,耽误病人的治疗,延缓病情。只要我还清醒,还能看病,我就必须坚持到最后一刻。”记者见到王医生的时候,她正在给大三学生徐红看病,因为扁桃体发炎,徐红已经是第二次来就诊了,她亲切地称王医生为“王阿姨”,王医生一边开处方一边责怪她不好好保护好自己,得知徐红是音乐系学生时,王医生和蔼地说:“注意休息,好好治病,等你好了,唱歌给我听。”
校医院还有这样一位年轻的妈妈,为了学校一万五千多名孩子的健康,她把自己仅3个月大的宝宝交给了爷爷、奶奶照顾,自己产假未修满便开始工作。早上,她用吸奶器把奶挤好,放在冰箱里,孩子饿了,爷爷就加热给她喝,考虑到孩子的健康,两位老人开始完全不能接受,陈医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两位老人才慢慢理解了她。说到这些,陈医生的眼睛湿润了,她说自己不是一个称职的好母亲,对孩子,她有太多的亏欠,她说:“选择了“白衣战士”这个职业,我无怨无悔,我要做得就是承担起自己肩上的责任,对师生负责。我不知道孩子将来会不会埋怨我,以后我再慢慢想办法补偿他吧。”任雪梅医生的孩子今年刚满三岁,由于工作繁忙,她根本没时间陪孩子,多少个夜晚,孩子找妈妈,声音都哭得嘶哑了,几次回家看到孩子熟睡时脸上的泪痕,任医生都忍不住掉下泪来。
由于住在校医院,姚小波医生就肩负起了值夜班的重任,为了不耽误学生看病,他把办公室的电话转接到自己的手机上,并且24小时开机。一天晚上2点多,睡梦中的姚医生被电话铃吵醒了,他迅速接起了电话,得知一同学身体不舒服并且有发烧症状时,他没有半点迟疑,立即起床,为同学诊断,直到同学病情稳定了他才去休息。
在校医院,记者看到了一叠特殊的处方单,是医院医护人员的诊断单子,但他们都坚持工作。自己的孩子病了,没办法照顾,就带到校医院来输液;自己新婚,不仅没时间去享受幸福的蜜月,还把同样是医务工作者的丈夫请到医院帮忙。有关白衣战士的故事一个个感人肺腑,但他们却说:“我们所做的都是很平常的,也是一个医生、护士应该做的,我们做出的这点牺牲算不了什么,大家的健康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安慰。”正是这些每天都在发生的“平常”故事,演绎着一种令人感动的精神: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师生。
对于校医院的工作,同学们都赞不绝口,还自发组织去看望他们,给他们献上鲜花表达自己心中的感激之情。美术学院的张静告诉记者,现在她们每天坚持量体温、填表,每次发放大锅汤,她们寝室的同学都会互相打电话通知,如果有同学有事到不了,其他人还会给她端回寝室放着。虽然药味很浓、喝起来很苦,但“良药苦口利于病”,她们每次都至少会喝一杯。她们表示,学校和校医院采取的种种措施,不仅增强了同学们的抵抗力,还提高了她们的预防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感受到了学校的关心。
09级化生学院新生小刘来自河北,只身到异地求学,生活习惯的不同,加之气温变化快,他生病了,在校医院看病时,身体和心理的不适让他对医护人员产生了抵触情绪,但医护人员总是用微笑应对他的抱怨,耐心地给他做思想工作,教他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叮嘱他出院后要好好照顾自己,在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下,小刘很快康复出院了,提起他们,小刘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称赞他们是我校一万五千多名师生健康的守护神,是我们学校的“南丁格尔”。
校医院负责人王庆在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中精心组织,率先垂范,她说:“甲型H1N1流感可防、可控、可治。”她提醒大家平时坚持戴口罩,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前往拥挤场所,一旦发现染病,立即就诊。她表示,尽管我校防控甲型H1N1流感病毒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我们医护人员会不断学习,完善自己,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为全校师生的健康保驾护航。
学校和后勤以及团委、工会、学生代表多次到校医院慰问他们。副校长谢相勋向医务工作者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谢,希望他们继续努力,更好地为全校师生做好医疗服务保障,为取得防控甲流工作的最后胜利而努力。副校长任学锋在看望他们时说,自学校启动甲流防控工作后,为保障我校师生健康,校医院的同志们一马当先,克服了人员少、工作量大等诸多困难,认真贯彻落实学校防控工作部署,全力以赴,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关键作用,使我校防控甲流疫情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面对这些平凡的英雄,面对这群可爱的人,我所能做的,只能是拿起手中的笔,写下对他们深深的敬意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