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51期
生命科学学院创建大学生自主班会教育模式
本报讯 生命科学学院在组织学生班会时,以学生宿舍为主要单位,变过去的“被动接受”为“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准备、精诚合作、自我组织、自我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消除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厌倦情绪,树立起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心态。
这种对班会的创新,该院称之为“大学生自主班会模式”,其特点是“学生搜集主题,宿舍合作承办,教师辅助指导,集体交流心得”,以当前大学生的政治水平、思想状况为前提,以社会的发展形势为背景,在学习主题、学习形式、学习内容上大胆创新,突出新颖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2006年9月,新生入学后,担任辅导员工作的田艳燕老师准备给学生开一次班会。面对新生彼此陌生的面孔,怎样开好这个班会呢?经过认真的思考,田艳燕决定改变一下班会的形式,把过去的老师说学生听变为学生说学生听,于是,她倡导男生109宿舍和女生602宿舍合办了“凝集力量———一个都不能少”主题班会。没成想,这次由学生自己选择主题,宿舍合作承办的班会,收到了预想不到的效果,同学们驱散了入学之初的陌生与不适,将集体的力量汇聚在一个个新同学的姓名拼组中,在快速融入集体,彼此熟悉,增进友谊的同时,提高了集体意识和团队意识。
从这以后,该年级每次举办班会,都由班级内的男生宿舍和女生宿舍合作,根据当前党的最新政治理论和思想主张,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寻找筛选当次班会的主题,确立举办的方式。如2007年5月,结合母亲节,男生102宿舍和女生301宿舍承办了以“感恩的心——母亲的节日”为主题的班会;2008年5月,为了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大学校庆上的重要讲话,男生101宿舍和女生503宿舍合办了主题为“追求卓越,积极奋进”的班会。
该院自创建大学生自主班会教育模式以来,2006级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两个班级共开展数十次学生自主班会。每次班会的形式都新颖别致,既有知识竞猜、热点辩论,又有话剧表演、DV故事;既有专家讲座,又有心理游戏。新颖的教育形式,避免了以往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单一对教育效果造成的负面影响,使思想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提升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修养和专业从业技能。三年来,该年级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青年志愿者,部分同学在“真知杯”科技创新大赛中取得多项奖励,在国际、国内重要刊物上发表了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科研论文。 (赵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