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启动研究生精品课建设
本报讯(记者 张丽)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我校于今年首次开展了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立项工作,每年拨出15万元支持其建设。10月31日,首批10门研究生精品课程获得立项。
这十门课程分别为经济学院张晓峒主讲的“计量经济学”、生命科学学院李明刚主讲的“高级分子遗传学”、化学学院李一峻主讲的“高等电分析化学”、法学院赵正群主讲的“行政诉讼法专题研究”、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乐国安主讲的“法律心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鞠美庭主讲的“产业生态学进展”、文学院周荐主讲的“现代汉语词汇研究”、历史学院李小林主讲的“明史精读”、哲学系王南湜主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商学院李维安主讲的“公司治理专题研究”。
据介绍,全校性研究生公共课程、课程建设基础好、教学与学术水平高、覆盖面较宽的研究生专业基础课与主干课以及反映学科重要前沿领域或具有跨学科与交叉学科性质的研究生新课,均可申报研究生精品课立项。
研究生精品课建设有一套严格的立项标准。课程的深度和广度要能够体现学科专业发展的前沿,且具有一定的学科覆盖面;教学内容有利于激发研究生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材及参考资料的知识含量高、具有先进性;考核形式科学、规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利于促进研究生的自主性和研究性学习。
同时,为鼓励在研究生课程中营造数字化、信息化环境和外语教学环境,对那些积极推广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积极进行网络课程和网上教学资源的开发建设,积极创造条件使用外语或双语进行教学的课程将予以优先立项考虑。
今年获立项的研究生课程将获得1.5万元的资助经费用于教学,建设期限为1年,之后研究生院组织专家对其进行检查和验收。对完成建设计划、达到建设要求的研究生课程,将授予“南开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荣誉称号。
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佟家栋说,在研究生学习阶段,自主学习和研究固然重要,但研究生课程在指导学生沿着正确的研究方向,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创新思维、科研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方面是完全必要的。
佟家栋指出,开展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旨在促进更新研究生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法和课程体系改革;改革教学制度,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加强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加大教学过程使用信息技术的力度。通过研究生精品课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全面提升学校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与水平。
南开大学历来重视研究生教学,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质量,如开展南开大学研究生优秀教材评选、研究生“良师益友”评选等,从教材、师资等多方面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