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 第1685期

人大师生聚焦两会热点问题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本报讯 (记者蔡欣欣)3月3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开幕;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来自全国各地、各族各界的代表委员齐聚北京、共商国是。我校2位全国人大代表和4位全国政协委员参加全国两会,履行庄严承诺,贡献真知灼见。

3月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在听取委员发言后,习近平总书记发表讲话,指出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并强调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

两会的热点问题引起了我校师生的高度关注和热烈讨论。我校师生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客户端等多种形式关注两会动态,深入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并结合自身学习、工作实际,开展研讨交流。

我校党委书记靳诺表示,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其中的关键词就是人民和时代,也就是为人民和时代而创作、为人民和时代而研究。这为今后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对于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只有心中牵挂着人民、目光注视着时代,才能把学问写进群众的心坎里,才能勾勒出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

靳诺表示,李克强总理今年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既充分肯定了2018年我们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也不回避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对2019年的工作任务作了实事求是的规划,今年再次聚焦教育问题,充分肯定教育的重要作用,重视关心教育发展,甚至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仍然保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继续保持在4%以上。报告还提出要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对人民大学坚持立德树人,加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推进“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靳诺指出,作为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兼有精干的理工科的综合性研究型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以“人民、人本、人文”为精神内涵,以“立学为民、治学报国”为办学宗旨,我们有决心也有信心按照总书记的要求,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早日建成“双一流”大学、培养更多更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贡献力量。

全国政协常委、我校校长刘伟表示,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是今年两会期间提出新目标新任务的动员令,是要求新作为新气象的号召书。报告坚持实事求是,全面回顾了过去一年的主要工作和主要成绩;坚持改革创新,明确提出了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坚持目标导向,重点梳理了2019年政府各项工作任务;坚持政治站位,强化了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自觉性,为加强和改进2019年的政府工作选好了曲目、确立了基调、调好了琴弦。

刘伟表示,我校将围绕报告提出的“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的要求,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大学创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重要指示精神,牢记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使命,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发展战略,以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为引擎,以通州新校区建设为新起点,为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打下坚实基础,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宋学勤谈到了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感触较深的三点认识。一是进入新时代之后,文艺社科界的学者怎样与时代同步伐、勇于回答时代课题。个人的学术追求要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每个时代都有其时代命题需要学界来回答。二是习近平总书记特别谈到,要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要看有没有自主性和独特性。三是习近平总书记再次重申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学术导向。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是新时代繁荣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理念、顶层设计和行动指南,这句话融会了理想信念、历史担当、社会关切和学术创造。

经济学院教授邱海平表示,总书记的讲话对于进一步开展好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作为教师必须更好地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贯彻到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和指导工作中,肩负起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责任担当,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同时,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必须勇敢地承担起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的历史重任,更好发挥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理论宣传和指导作用,完成好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重要使命,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哲学院教授臧峰宇表示,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