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67期
与祖国大时代同频共振
日前,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学校师生通过网络、电视、广播、微博、微信等多种方式关注“两会”动态,深入学习“两会”精神,并结合自身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实际,热议 2019年全国“两会”,并纷纷表示“更加公平更有质量”为新一年教育工作指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我们要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系列部署要求上来。
党委书记王海滨表示,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教育优先发展作出了新部署,提出的“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继续保持在 4%以上”等一系列措施,让我们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倍增干劲。作为地方师范院校,绵阳师范学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刻把握新时代高校使命要求,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服务地方”的办学思路,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在西部地区有一定影响的应用型大学,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强国梦作出应有贡献,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 70周年。
数理学院党总支书记赵正强谈到,看了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感触颇深,报告中提到的“双一流”建设、学科建设、就业优先、精准脱贫等政策,都与我们学校的发展息息相关,国家的进步和强大,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李总理的报告很务实,因此我们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工作中要脚踏实地,落细落小,聚焦学校的综合改革,将学校的“一个目标,两个愿景”与个人的发展结合起来,把本单位的干劲拧成一股绳,不骛于虚声,不驰于空想,争取更大的成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周年献礼。
发展规划处副处长董国豪认为,两会报告提出,要“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体现出国家深化教育改革的坚定决心,也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尤为突出的中西部高等教育释放了积极信号。作为一所地处中西部的地方师范院校,我们应当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需要,抢抓“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升级版”“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等政策机遇,更加积极开放地全面融入中国科技城建设、融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不断提升服务地方发展能力,实现与地方发展同频共振,高水平打造“校城命运共同体”,为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为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做出积极贡献。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韩晓娟谈到,有人说“两会”是“政治”、是“国事”,我想它更应该是
“民生”。作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尤其是高校思政课教师,我们应该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及时运用宣讲会、报告会、思想政治理论课尤其是形势与政策课等各种渠道方式向全校学生宣讲“两会”精神;同时走出校园,把“两会”精神、代表委员们关心的热点问题、制定的目标任务、即将实施的大政方针快速传递给基层民众,向大家传递更多的信心、希望和力量。
经管与管理学院 2018 级学生张钰认为,“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在每年的两会中都是一个热议话题,我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也发现两会带来的改变。学校更加注重对人才的培养,给学生适当加负,注重对老师素质的提高,不断完善教育设施,促进优质资源共享等。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我们应认真思考未来,如何提升自己,如何在自己的本职工作出贡献。
教育科学学院 2018级学生李志强说,作为一名男生,我第一志愿就选择学前教育。在学前教育资源紧缺的情况下,面对来自亲人的不解,我仍然坚定自己想做一名学前教师的信念。虽然我还是一名大一新生,但我对自己未来的学习以及教育发展充满信心。我将用自己的行为来表达对国家两会精神的领悟和落实,争做新时代的新青年,为国家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