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刘蕾张妮)近日,先进低维材料中心特聘研究员储玲玲课题组在可见光催化领域再次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可见光催化烯烃支端选择性吡啶化反应———一种曲普利啶的合成新方法”为题在线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课题组青年研究员朱圣卿为第一作者,研究生秦健为第二作者,储玲玲为通讯作者,我校为唯一通讯单位。
该课题组长期关注利用清洁能源,如可见光等,解决有机化学领域的挑战性难题 。在发展的可见光催化烯烃的选择性官能团化反应系列工作基础上,课题组对吡啶参与的Heck反应难题发起了挑战。为了实现支端选择性,课题组巧妙地向普通的砜基基团借力,利用砜基可以在催化剂调控下实现自由基与负离子的转化特性,实现了可见光与亚磺酸钠盐协同催化的烯烃支链吡啶化反应。该反应条件温和,具有优秀的官能团兼容性和底物适用性。值得指出的是,利用该方法,可以利用简单易得的原料两步快速合成畅销抗过敏药物曲普利定和非尼拉敏等, 为烯烃的选择性转化和吡啶类药物的合成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第43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