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南京中医药大学报》 - 第485期

新年献词

      律回春晖渐,岁月更己亥。我们在瑞雪祥和中告别2018年,在晨光熹微中迎来崭新的2019年。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们谨代表学校党委和行政,向全校师生医护员工、离退休老同志致以诚挚的问候和美好的祝福!向时刻心系母校的海内外校友和所有关心、支持南京中医药大学改革发展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8年,迈向新时代的南中医一路高歌,奋力书写发展新答卷。这一年,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落实省委对学校党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两个维护”和“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全面提升管党治党能力。全校师生医护员工团结一致,锐意进取,扎实推进 “双一流”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推动学校各项事业跃上新台阶,谱写学校改革发展新篇章。

        这一年,我们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以新担当成就新作为。学校在2018年自然指数排行榜位居全国中医药院校之首、入围美国Scimago中国大学“学术”排名前128强。4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顺利进入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三期建设,2个学科入选江苏省“十三五”重点学科。新增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一级学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获批增设3个本科新专业,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联合成立“新中药学院”,首创“45”中药学本博连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全国中医药院校中率先同时在中医学和中药学二个主干专业开展9年制长学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高校,3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获批江苏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项目,2项教育教学成果分别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第三届研究生教育成果二等奖。学校获得资助的科研项目数量继续保持稳步提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和经费数继续保持全国中医药院校前列,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重大研究专项各1项,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4项。学校获得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我校教授连续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影响因子47.66)和临床肿瘤学杂志(JCO)(影响因子26.3)发表肿瘤治疗相关研究进展。学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5人,4人获选江苏特聘教授。新增2所直属附属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综合实力在进入中国顶级医院百强之列的7所中医医院中位列第2位。在刚刚闭幕的学校第三次党代会上,我们大声誓言:“以加快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国际化的一流中医药大学的实际行动,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无愧于时代的新贡献”。

       合上2018的日历簿,把所有的美好封入历史的画卷。明天,我们将携手开启更加壮阔的航程。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我们实施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确定的“三步走”战略部署的开局之年,也是学校国家“双一流”建设的“小考”之年。战鼓声声急催征,不待扬鞭自奋蹄。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我们将按照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描绘的发展蓝图,大力实施“人才强校、学科攀峰、开放协同、文化引领”战略,重点抓好“六大工程”,传承创新,追求卓越,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驱动,以解放思想推动更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党的建设水平,为“三步走”战略部署开好局起好步。

        前行的道路从来就不是一马平川,只要心中有梦想,你我一起开疆拓土、闯关夺隘,将南中医的初心与使命进行到底。奋斗是幸福的最佳拍档,奋斗是这个时代的最强音符。奋斗的路上,你不是单枪匹马,我们要让每一位奋力奔跑中的南中医人都能在学校事业发展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每一位南中医人的奋斗,终将汇成南中医的大时代。致敬2018,吹响2019的集结号,追梦的道路上我们再创辉煌!

        最后,衷心祝愿大家新年快乐!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