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研讨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
本报讯 3月28日,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扩大)学习会,专题学习研讨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各学院党政负责同志、“三附”主要负责同志和思政课教师代表参加了学习会,校党委书记顾家山主持学习会。
会议集中观看了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新闻视频,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张庆亮结合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精神,联系学校思政理论课建设实际谈了自己的认识和体会。他指出,党中央召开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具有重大意义,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思政理论课至关重要。他提出,抓好思政理论课要坚持“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相结合”“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相结合”“思政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结合“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相结合”,他强调,要突出能力导向,让思政工作“硬”起来;突出情感导向,让思政工作“亲”起来;突出创新导向,让思政工作“新”起来;突出实践导向,让思政工作“实”起来,理直气壮的办好思政理论课。
校党委副书记李琳琦结合学校实际,从“做到五个下功夫,解决五个问题”的角度,阐述了如何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座谈会讲话精神。他指出,要加强思政理论课建设,在落实根本任务上下功夫,解决好思政理论课“为谁教”的问题;在理想信念教育上下功夫,解决好思政理论课“教什么”的问题;在理论联系实际上下功夫,解决好思政理论课“怎么教”的问题;在教师队伍建设上下功夫,解决好思政理论课“谁来教”的问题;在坚持党的领导上下功夫,解决好思政理论课“谁来抓”的问题。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建设,提升队伍素质等多措并举,全面提升学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水平。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陆林结合分管工作,就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座谈会精神,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分享了学习体会,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讲话高屋建瓴,蕴含了博大精深的理论内涵,思政课是塑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课程,办好思政理论课,教师是关键。要通过优化课程设置、提升教材编制、创新工作方法等举措上好思政课,打造学校思政课特色品牌,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新传学院负责同志分别汇报了“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建设进展情况、学校思政理论课建设的成效、问题和思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做法与成效等;思政课教师代表张正光、方敏、杨希三位老师结合自身教育教学一线的实践经验,畅谈了各自对习近平总书记座谈会讲话精神的认识和体会,他们表示将牢记总书记嘱托,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顾家山在听完大家的发言后强调,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校的头等大事和重要政治任务。全校上下要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办好思政理论课的根本遵循,不断增强广大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格局。他要求,一是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的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充分认识思政理论课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地位、功能和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学校思政课,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二是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核心要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了加强思政课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思政课建设的两个关键环节,提出了思政课教师的“六要”标准;围绕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提出了“八个相统一”的原则要求。学校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问题导向,遵循教学规律,着力建设思政理论课这一关键课程,充分发挥思政理论课教师的关键作用,不断提升思政理论课质量水平。三是要深刻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思想的重要论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先后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回答了事关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全校师生要将学习重要论述转化为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主动担当办学治校、实现立德树人的主体责任,全力打造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教师队伍,努力推动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地生根。
(文/宣传部 王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