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里面有一个 “传奇”人物,她学习好,年年能拿奖学金;科研强,创新创业项目能拿全国一等奖;体育好,全国游泳比赛中能拿金牌。她就是生命科学学院2020级生物科学专业学生孙久贺。在刚刚揭晓的 “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结果中,她的名字位列其中。学生记者想对她进行一次采访。
与孙久贺第一次会面,开场白便是她的询问,“我们这个过程大约需要多长时间?我一会可能要去吃午饭,然后去午休,下午还有实验。”见面的时间是中午下课后,湿漉漉的地面使路上学生行走匆匆。已经获得伦敦国王学院、布里斯托大学等生物医学专业录取的她仍然奔走在实验室与专业课教室之间。
孙久贺,连续三年获得学校一等优秀学生奖学金,获国家奖学金、校优秀大学生等多项荣誉称号;主持创新创业项目三项,斩获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一等奖等国家级、省级奖励数十项。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累计超200小时。她还是国家一级游泳运动员,曾代表学校参加中国大学生游泳锦标赛,共计获得 1金 2银 1铜,是全国大学生女子甲组100米自由泳纪录保持者。“加”治学之道,“减”无所事事孙久贺早在开学之初就大体勾画了未来的学业之路,她要在本科阶段打牢生物科学理论与实验研究的地基,然后,努力在硕士阶段走上生物医学专业的正轨。在清晰的目标下,她欣然将“加法”运用到学习当中。“加”时间,当大多数学生还在睡梦之中时,她已经见到清晨六点的校园;“加”专注,她认真学习每一门专业课,笔记本上记满了密密麻麻的知识点。最终,三年平均学分绩点 4.27,5门课程满绩,83%的课程在90分及以上。
突出的专业课成绩使她更有信心深入一步,去探索专业前沿的科研项目与学科交叉实践。其中,她主持的《小麦TaNiR1-4B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荣获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国赛一等奖。项目实验所包含的取材、克隆、数据的记录与分析等环节,她几乎全程把控。暑假期间,她也没有停下脚步,前往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所、青岛海尔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实习,领略生物医学领域前沿进展。在问及感悟时,孙久贺回答说:“纯粹的学术研究对于我来说更有魅力,生物医学上的热点问题如癌症的治疗,引起我极大的兴趣,我会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加”心之所向,“减”荒废闲事孙久贺身上一直有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定感。这在她的游泳训练中表现得很明显。
高中时,她由于一些原因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游泳梦,进入学校后得知本校有游泳馆时,梦想的火苗重新被燃起,“加法”的运用再次出手。没有训练队,她就和拥有同样梦想的学姐一起四处联络体育老师;没有队员,就积极召集学校喜欢游泳的学生,在她们的努力下,阳光体育游泳队成功组建,训练也步入了正轨。孙久贺还成为了游泳队队长,负责队员选拔和游泳训练。此前,她还会偶尔登录一下电子游戏,但在此之后,她坚定的做了“减法”,毅然卸载。
时光不会辜负每一份努力和坚持,这支队伍在山东省第十六届大学生运动会游泳赛场上“一战成名”,团队在多个高水平赛事上共计取得 22金16银19铜,而她本人也终于成就了冠军梦。行我所行,听我所听,无问西东便是对孙久贺最好的诠释。“加”笃干实事,“减”空想蹉跎君子务本,躬身力行。掌握基础的专业理论之后,孙久贺希望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的实践当中。她跟随团队前往西北祁连山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梅花鹿保育实践工作。夏天紫外线的暴晒让她的脸部被晒伤,动辄几小时的山路让她双腿打颤,初期的水土不服让她疲惫不堪……在这些困难面前,孙久贺并没有放弃,她更为努力的在调查中学习野生动物保护知识,深入了解梅花鹿的生活习性和生存需求,她用自己的努力和毅力,为梅花鹿的保护和繁衍贡献自己的力量。
把时间还给自己”的意义对于孙久贺来说并不只是本科四年来丰富的履历和优异的学业成绩,认定目标并为之实现的过程中取得及时的、持续的正向反馈更是让她收获对自我的感知。如何在喧嚣的焦躁中,将时间安静地,取舍无误地交给自己,孙久贺给了自己一份满意的答案。科研之路漫漫且其修远兮,未来她依然会在“加减法则”的运用中,沉心静气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