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第1637-1638期

本期导读

第01版:第01版

千年典册承儒学,廿载光阴一藏中

自北京大学西门一路向东去,将至未名湖边时,便会注意到四栋呈直线排列的仿明清式古典建筑。每到春夏之交,周边佳木发荣滋长,掩映着楼体和甬路,恍若密林幽谷一般。由西向东数去第二栋,便是《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所在的才斋...

第02版:第02版

举精神之旗,开育人之风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当代青年应当自觉肩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作为北大教师,我们有着强烈的使命自觉,自觉担当这个使命责任的同时,还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并践行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成为优秀而可靠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此,我想以艺术学视角切入,在推进文化传承发展的语境下分享自己对新时代立德树人...

第03版:第03版

司马昭之心如何猜

云南的木霁弘老师给我讲过一个笑话,他的一个学生当父亲了,发短信报喜,木老师回信恭喜他,并问了一句:孩子取名字了吗?学生回了两个字:取了。木老师直到现在还不知道那孩子的名字...

第04版:第04版

到有风的地方去

——云南弥渡走笔

【编者按】十年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在北大的帮扶下,云南省弥渡县已摘掉了国家级的贫困县的帽子,全面吹响了乡村振兴的号角。这十年中,正是因为北大集全校之力,向弥渡源源不断地输送北大人和北大智慧,接力续力,情洒红土,高质量推进定点帮扶工作,才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

第05版:第05版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上的学理和哲理

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这六个“观”,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理论特质,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在学理和哲理上的运用和创新。   一是在世界观上,深刻阐明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立足中国国情、拓展世界眼光、把握时代变迁的理念;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系统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大...

第06版:第06版

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守正创新的"三个意象"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工作的中心。同时,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对象既有青年学生,也有高级知识分子和社会上关心高等教育的人士,具有文化层次高、思想活跃、精神需求多样等特点。以上普遍性与特殊性相叠加,使得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守正创新的迫切性更为显著。要当好“大报评论员”。大报的评论文章体现报纸的政治站位、判断能力和思想深度,是报纸的“招牌”。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历史上,“任仲平”等党报重要评论多次发挥一锤定音的角色;《光明日报》评论员文章、《中国青...

第07版:第07版

百年北大校报如何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编者按】1917年,北京大学校报的前身《北京大学日刊》诞生,直至今日,她真实地记录下北京大学在新文化运动中向现代大学华丽转身的历史进程,以兴学兴国为己任,业已成为北京大学125年历史长河中的主旋律。进入新时代的北大校报,不可避免地受到新媒体的裹挟和冲击,如何能在新时代保持校报的示范引领之风,继续壮大主流舆论力量?近日,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持续邀请校报的部分读者和作者,以听真话、察实情、深化“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工作作风,就百年校报...

第08版:第08版

从燕南园到黄土塬

七月的燕园,蓝天白云绿树,依依惜别的人群中骊歌响起,又到毕业季了。转眼间,从首都北京到陕甘宁革命老区挂职工作已整整一年。无论是在北大校园,还是西北基层,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主题教育都是工作的主旋律。投身大西北,也是高校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以北大经验、北大方案为大西北基层乡村振兴注入活力的一种积极尝试...

点击进入 "本期电子校报"

往期回顾:

点击文字进入电子校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