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出版实务|图书编校质量检查的流程及要点

图书作为语言文字的载体,是传承人类文明、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工具。为督促出版单位提高出版质量意识,多出精品图书,维护读者的文化消费权益,出版管理部门加大质量管理力度,从2011年起持续开展出版物质量检查专项年活动。每年检查都有不同的重点类别,出版单位自查后,由主管部门抽查,同时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以下简称质检中...

编辑校对 2020-09-11 61

“量和单位”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

(一)使用已废弃的旧名称。例如(括号里是废弃的):质量(重量,但人民生活和贸易中质量仍可按习惯称为重量);体积质量,密度或相对体积质量,相对密度(比重);质量热容,比热容(比热);质量定压热容,比定压热容(定压比热容,恒压热容);电流(电流强度);物质的量(摩尔数,克原子数,克分子数,克离子数,克当量);B的质量分数(重量百分数,质量...

编辑校对 2020-09-10 49

图书印前质检常见差错例析

随着出版业规模不断扩大,针对图书编校质量的一系列保障机制相继推出。如何切实提高图书编校质量,已成为出版界思考的一个重要话题。热词:印前质检编校质量质量保障

编辑校对 2020-09-03 63
书稿中使用标准地图从哪里找?

书稿中使用标准地图从哪里找?

地图象征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体现国家主权意志,涉及政治外交立场,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本国版图在地图上的正确表示。一张小小的地图,一旦用错不仅影响文章质量,还会牵涉政治问题。使用正确的地图会增加文章的可信度和规范性,对作者和编辑来说非常重要。为了规...

木铎书声 2020-08-28 49

抓好校对工作,至少要做到三点

对于一般出版社而言,要抓好校对工作,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首先,要确保校对岗位的设立。一般大中型出版社比较重视校对工作,都设有专门的校对部门和人员。而一些小型出版社则对校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很少设专职校对人员。这种取消校对岗位的做法是不明智的,其后果就是对图书出版的质量造成隐患。因此,出版社应坚持设立校对岗位,并加强校对管理工作。其...

编校时遇到中国地名该参考什么?

我国县以上地名,常有变更,应以中国地图出版社根据国务院最近批准的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资料汇编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最新年度版为准(该简册每年更新一次)。其他地名应根据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分省地图集》或《中国地名录》的地名为准。有些地名中的字容易写错,应注意(见表1)。

木铎书声 2020-08-27 63

标题、图、表的编校细节

标题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内容层次的需要,有大小各级标题,如篇题、章题、节题等等。最大一级的标题就叫做一级标题,依次是二级标题、三级标题……要注意各级标题的字体、字号及排式,必须前后一致,全书统一。为此,有必要对各级标题的字体、字号及排式,作为单一项目,从头到尾专门校对一遍。校对时要做到字字落实,个个看清,避免浮光掠影,一瞥而过。

木铎书声 2020-08-17 50

主题出版图书校对工作浅析

摘要:党的十九大以来,主题出版引起高度关注,尤其是新时代一大批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主题出版物,这些重要图书对编校工作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本文针对主题出版图书做好校对工作进行了阐述。党的十九大以来,聚焦重大政治活动、重要社会事件的主题出版越发引起各方面的高度关注。一大主题出版物深入解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出版参考》 2020-08-17 66

互联网背景下如何控制图书编校质量

摘要:互联网背景下,图书依然要承担传播文化和传承文明的重要使命,这对图书编校质量的控制提出了新的挑战。造成图书编校质量不高的原因很多,编校人员需要从图书源头开始控制图书质量,高度重视编校质量,并对其进行严格把关。本文对互联网背景下图书编校质量的控制做了深入分析与探讨。

《出版参考》 2020-08-17 68

浅谈编辑加工中字母词等英文的处理

摘要:有关字母词的兴废,学界争议颇多。在具体的书稿编辑加工中,编辑应该如何处理呢?本文以《当语言遇到区块链》为分析文本,以《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和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编写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为依据,对书稿出现的字母词、缩略语、人名、地名、短语等英文部分分别做出相应处理,以期增加图书编辑加工的规范性。关键词:...

卢娟 2020-08-17 54

关于法语词典中的行末词的分隔问题

摘要:外文词典的行未词分隔是词典编纂者经常碰到但又容易忽略的问题,处理不好会直接影响词典的规范性。作者依据多年从事外语词典编辑编纂工作的实践,以法语词典为例,对外文词典行未词分隔产生的原因、分隔的依据和规则进行了系统阐述。关键词:词典行未词分隔规则

郭可 2020-08-17 66
编辑加工的“宽”与“窄”

编辑加工的“宽”与“窄”

摘要:編辑加工是一项对编辑各方面素质要求极高的脑力劳动,需要编辑基于已有知识,带着情感对书稿进行规范化、润色、提高。在具体的编辑加工中,编辑落笔时常会犹豫,改还是不改,不改是否算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这“宽”与“窄”的标准如何把握?本文结合图书编辑...

《出版参考》 2020-08-17 90
建筑类图书书稿常见问题分析

建筑类图书书稿常见问题分析

摘要:影响图书出版物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出版者的角度而言,审稿质量和编辑加工质量是重中之重。本文立足于建筑类专业图书编辑工作的实际经验,整理了建筑类图书原稿中常遇到的一些问题,着重对书稿中的标准规范引用、专业名词术语使用以及常见易混淆字词加...

《出版参考》 2020-08-17 53

编校一课丨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学术著作中参考文献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且数量繁多。如果作者在创作时未遵循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那么编辑的后期加工将会格外费时耗力。所以,编辑们在收藏之余,也可以将《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15)分享给著作者。

木铎书声 2020-08-11 52

实现编校高质量,这些期刊社各有巧办法

3年前的一天,《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接到上海某高校青年长江学者的一封信,信中提到这样一个细节:“贵刊编校工作非常到位,其中有一条很神奇,1844年2月27日,译著上说是礼拜六,我没有核对,就这样引用了。编辑查后发现是周二,非常专业,我很佩服。”

传媒瞭望 2020-08-11 20

要想新闻更出彩,高质量编校是关键

在新闻价值判断标准中,接近性是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县级报纸在新闻的接近性上有着先天优势,读者期待看到的身边故事、地方政策变化,正巧是县级报纸的报道重点,因此,县级报纸往往有着相对固定、忠实的读者群。而在读者与报社的互动中,对于编校问题的沟通是重要内容。2019年中央宣传部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根据中宣部传媒监管局的工作安排,选取了5...

传媒瞭望 2020-08-11 51

编校质检专家告诉你,哪些编校问题需重视

2019年中央宣传部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根据中宣部传媒监管局的工作安排,选取了54种县级报纸各6期作为检查样本,样本选取是在县级报纸检查名单确定后,采取随机方式进行样本收集。对每种县级报纸,随机选取其2019年1—4月出版的每月1期及5月份出版的2期(共6期)作为检查样本,检查内容不少于3万字。编校质检的重点是文字、图片、图片说明...

传媒瞭望 2020-08-11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