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方法技巧

11年获16个中国新闻奖是运气好?总编辑这样说

国新闻奖是每一个新闻人追逐的光荣和梦想,华龙网成了追梦人中的幸运儿。去年底揭晓的第33届中国新闻奖,我们的通讯《从“第一”到“第一”7本火车驾驶证见证“中国速度”》和网络专题《重庆山火突发他们逆行而上——人民的英雄,英雄的人民!》再次获得2个一等奖。至此,华龙网连续11年16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包括新闻专题、网页设计、新闻专栏、网络访谈...

中国记协 2024-01-22

文案的天赋,是写出来的

《引爆点》一书的作者,格拉德威尔曾提出过一个“一万小时定律”,即任何人从平凡到大师的必要条件,就是历经1万小时的锤炼。但这里的“1万小时”,只是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具体这“1万小时”如何构成,才是能否成为行业资深的关键。就像经常有人会问:如何提高文案水平?其实提高文案的方式方法有很多,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多看+多写。当你看得足够广,写得...

文案包邮 2024-01-10

卡文有解药吗?3点建议助你升级写作思维

卡文有解药吗?如果你经常写作,一定遇到过卡文的情况。写着写着,突然写不下去。妈呀,难道是灵感先生不爱我了?弃我而去,太残忍了!其实,灵感先生对所有写作者都是公平的。你别把卡文的锅,甩给灵感先生。这篇文章就和你聊聊卡文:(1)出现卡文一定是坏事吗?(2)遇到卡文,怎么办?(3)拥抱卡文01出现卡文一定是坏事吗?也许你和很多作者一样,觉得...

哨兵来了 2023-12-29

时尚词苑|越写越火的“小作文”

练习过的,答题比较顺利。只是写作部分的“小作文”由平常的书信体裁变为新闻体裁,让考生有些意外,不过经常看本报的一些考生,心里就有了底。(《半岛都市报》2020年7月9日)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发展,“小作文”逐渐从教学领域扩展延伸到其他领域,“小作文”的意义也进一步泛化。“小作文”的泛化意义经常出现在娱乐领域,用来指明星写下的感受性文字。...

咬文嚼字 2023-12-21

解码年度影响力报道,写作秘籍来了!

在争夺注意力的新媒体时代,如何提升报道的影响力尤为关键。从2023年12期起,《新闻与写作》专门开设“如何写出有影响力的报道”子栏目,约请业界精英,结合有重大影响力的报道,从写作的角度揭示好报道是如何“炼”成的。围绕震惊全国的“吴谢宇弑母案”,《三联生活周刊》发表了长达九万多字的深度报道——《吴谢宇:人性的深渊》,文章在剖析这桩事件之...

新闻如何让“新”挂帅、“实”带头?

新闻姓“新”,内容要“实”。它为人们展示新的情况、新的人物、新的经验、新的问题。这种现实生活中不断变化的、新鲜活泼的东西,新闻界称之为“活鱼”。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只有新的东西,才能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让读者产生阅读欲望。新闻要指导实际工作、实际生活,而实际工作和生活总是在不断前进、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新事物、新问题、...

案例分析丨新闻小白入门进阶三步走!

为什么要强调“报纸新闻”呢?这得从公众号的留言说起。近期,有通讯员留言,希望我能讲一讲这个问题。我想,对于这部分通讯员而言,大概有两种情况,一是他刚接触新闻,不知道新闻怎么写;二是他写过新闻,但多发表于新媒体,他知道两者对稿件的要求不同,但分不那么细。我就简单说一说吧。一、我们要知道什么是新闻从概念上讲,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这里有两...

吴聊 2023-12-21

内容即流量的今天,如何写出好文章?

倒闭了。”“选题到底该怎么找呢?怎么他们都能找到那么好的选题呢?”“我感觉我就是没天赋。坐了一下午,一个字也没想出来。”最近,听到这些抱怨的频率,越来越高了。随着公众号推送策略调整,很多停更的公众号,又开始更新了。写作创业,内容创业,似乎又迎来了新的红利期。但是,当我们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尝试的时候,却很有可能会发现:这不太容易。把文章写...

刘润 2023-12-21

写稿不顺,“四招”助你走出困境

写稿不顺,“四招”助你走出困境刘国昌记者写稿都有不顺的时候,如写稿子写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些问题:老套路、旧角度、少新意、写不下去……如何走出困境呢?下面介绍一些资深记者的有益经验,与大家分享。

老记说事 2023-12-21

写人物当力避“低级红”

最近网上披露了“低级红”的一些现象,当引起记者们的警醒。写人物如何避免“低级红”?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搞清楚这个问题,对于进一步写好人物报道大有益处。一、警醒“低级红”现象“低级红”现象在一些媒体上不时出现:据中国组织人事报介绍:某网发文写道:“默然姐姐,28天连续加班,没换过衣服,没洗过头。在执行局干警的心中,她就是女神、女...

老记说事 2023-12-21

“拎点”乏术,会议消息怎能写好?

何谓“拎点”?“拎点”,就是把最重要、最主要的要点“拎”出来。这是写消息、做标题的一个小技法。此法虽然简单,但一些媒体却未做到位。于是乎,会议消息中“胖导语”出现了;标题中“举行”“召开”字眼触目而见,让受众不胜其烦。怎么办?看来还得说说这“拎点”之术。一、写会议消息,重在“拎点”。会议是信息的聚集平台,记者采访会议能获得大量信息。记...

老记说事 2023-12-21

这两组名单,哪一个该放前面?

在这个消息里,记者把各位领导名单写在前面的导语里,而把获得“荣耀医者”称号的名单放在了后面。对此,笔者有不同的看法,现与大家交流。一、名单排序的依据是什么?名单排序有各种各样的排法。在这条消息中的排法应该是:按照新闻价值来安排名单的排序。这条消息的新闻价值是什么?是选出的“荣耀医者”,是树立医者典范、倡导尊医重卫。由此观之,那就应该把...

老记说事 2023-12-21

如何打造金句,我总结了4个特征和4种句式

一篇文稿要出彩,无外乎四个关键要素:立意、标题、案例、金句。其中,案例主要靠平时积累,立意、标题前面都已讲过,今天我们谈一谈金句。01洞察金句的特征研究一样事物,一般分为三步:先大量占有样本,然后洞察规律,最后跟进仿写。先说一下我的样本来源:写稿的素材积累、读书看报的摘抄、广告文案的收集,以及为准备这次写作去网上找的一些名言警句集锦。...

讲好乡村振兴故事,讲什么?怎么讲?怎样传?

乡村振兴故事,是中国内外宣的主要内容之一。新时代,记者需要讲述什么样的乡村振兴故事?2021年,《内蒙古日报》开设乡村振兴专版,该版设置“沃土·新力量”“微评”“播报”“心声”“新景”“一线”等栏目,展现全区及地方盟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进展和成就。2022年1月1日,乡村振兴版全新改版,重新设置“振兴·新作为”“点赞·新气象”“风...

中国记者 2023-11-24

把握检校工作的五个原则

真实、客观、准确是新闻报道的根本遵循。如果说真实、客观主要由记者实现,那么,准确无疑需要检校人员助力达成。检校人员的工作能力、水平直接影响最后把关的检校工作质量和媒体公信力的实现。此外,各级各类新闻奖的评选,都会把差错作为重要参考评价项,不少参评作品因差错而憾失奖项。怎样做才能达到准确呢?笔者从事编辑、检校工作十几年,根据以往的经验和...

中国记者 2023-11-24

文本解读|《故都的秋》:“一”字细读不寻常

《故都的秋》选取了很多客观意象,如牵牛花、槐蕊、秋雨、秋枣等。它们集中在一起,烘托出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其中一些意象“无常易逝”的特点很鲜明,如“秋蝉的衰弱的残声”“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但另一些意象,如日光、牵牛花、秋果等,本身并不具有“清、静、悲凉”的特性,作者采用了独具特色的言语形式来赋予其秋意。“一”的妙用就是其中...

谈语说文|“孤烟”轻薄不独起——从《使至塞上》说起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唐代王维塞外诗《使至塞上》中广为流传之句,关于此句“孤烟”一词的解释,历来多有争论,一说为狼烟或烽烟,一说为塞外风沙。目前学界较为通行的解释为傍晚烽火台点燃的平安火所起的一缕烽烟。如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孤烟,大漠孤堡上的烽烟。”莫砺锋著《莫砺锋说唐诗》:“大漠深处的烽火台燃起一缕炊烟,平安火。”此种解...

教法|用课后题引导学生讲故事

这道课后题给出了三句提示语:“风娃娃来到田野。”“风娃娃来到河边。”“风娃娃来到广场。”从中可以得出概括课文、复述故事的一种方法——按照地点讲故事。教师可以让学生顺着这一思路,把课文中的其他事件写出来,比如“风娃娃来到阳台”“风娃娃来到路边”。这个任务没有难度,也不强调标准统一的答案,意在教学生把故事讲得有逻辑。以这道课后题为基础,教...

写好比喻的四字箴言|症在写作

叶老师你好,我想问一个关于比喻写法的问题。过去我觉得比喻很好写,找另一个相似而且更好理解的物体来打比方就行了。但最近有人看了我写的东西,说我的比喻很老套。说得多了,我心里也开始怀疑自己。比如说,我要写云,我会想到用棉花、羽毛、羊毛、鱼鳞、山峰、果冻来比喻。如果它们也算老套的话,那怎样才算不老套呢?太标新立异的话,那不就不像了吗?那比喻...

如何找到写稿的线索?

作为记者最苦恼的是什么?找不到写稿的线索,是其一也。如何找到写稿线索?涉及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要知道,线索不会自动送上门来;记者要开动脑筋,迈开双腿,全力寻找。下面介绍两个找线索的实例--一、从联想中找新闻时任辽宁日报农村部记者范敬宜有次到他当年下乡的地方采访。当晚他住在村委会办公室里,凭他自己经验一会儿肯定有人上门一起聊天,可...

老记说事 2023-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