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
我总觉得,写作这事像在黑暗里摸大象,有人摸到鼻子就以为是全部,有人抱着腿就开始教徒弟。这些年我也摸过不少部位,今天掏心窝子聊聊那些藏在裤兜里的土办法。一、所有技巧,都是偷来的别信什么「写作天赋论」,村上春树30岁才开始写作,余华早期投稿全被退。我入行时,天天手抄《读者》金句,后来发现这就是文字版的「Ctrl+C/V」。有次抄到汪曾祺写...
以上报道中,“迎来”和“迎”的感情色彩不妥,可改为“遭遇”等表述。使用“迎来”和“迎”等表述应注意语境。比如,干旱地区将迎来大范围降水,部分地区的旱情有望得到缓解。但对于灾区的暴雨、洪水,使用“迎来”显然是没有考虑灾区人民的感受。以下标题,表述规范。
是敢于接受读者的批评。岳麓书社及时回复博主,敢于回应,值得肯定。二是出版社不能老是处于被动。不能舆情发生后再考虑怎么应对——舆情公关真的没有那么麻烦——有了问题第一时间在官方账号发布相关致歉声明,不丢人!三是小张咬文嚼字遇到过各式各样解决舆情的问题——找熟人说情演苦情戏,当事人要准备跳楼想把小张聘为专家息事宁人想让小张审校稿件息事宁人...
此四者,乃文章之基本框架。起者,开篇点题,引人入胜;承者,承接上文,展开论述;转者,转折变化,推陈出新;合者,总结全文,画龙点睛。如《赤壁赋》一文,起首以“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开篇,点明时间与地点;继而承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描绘景色之美;转而以“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引入主题;最后以“相与枕...
一篇好文章,要有引人入胜的开头和丰富精彩的内容,还要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回味无穷的结尾。结尾是文章的收官之笔,总结全文、深化主题、引发思考、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个精彩的结尾能够为文章增色不少。希望今天介绍的十三大类型26条方式方法、写作技巧及注意事项等,能够帮助您写出令人满意的文章结尾,作品更加完美。一、总结式结尾1.概括总结:对...
逻辑是练出来的。在写作过程中,一不小心,就可能陷入逻辑混乱的迷雾之中,读者也感到困惑和迷茫。时刻保持逻辑的清晰和严谨,避免陷入上述“逻辑混乱”的误区,是题中应有之义。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反思,能够写出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引人入胜的优秀作品。今天,列举“逻辑混乱”20种,在技巧上如何避免,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仅供参考。一:跳跃式思维在写作时...
写作这事儿,跟过日子一样,得“用心”。从哪儿找素材、咋定中心思想,到怎么搭框架、调语言,最后咋修改润色、弄好文面,得一步步来。就是把心里想的、眼里看的、嘴里想说的,用文字记下来。取材是留心生活,立意是琢磨事儿理,构思是搭个架子,布局是排个座次,语言是穿件衣服,修改是梳洗打扮,文面是收拾利落。用心去看、去想、去写,别怕写错,别嫌麻烦,慢...
湖南日报6月22日讯昨天,记者从省林业基金站获悉,我省发放首笔湘林碳票质押贷款,绿色金融创新取得重要进展。我省拥有丰富的林木资源,森林覆盖率53.15%,省林业部门于今年4月份正式签发湘林碳票,作为林业碳汇价值凭证。其中,花垣县十八洞村565.37公顷林地近4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减排量获得湘林碳票。为扩大生态茶园建设,十八洞生态农业科技开...
前几天分享了《湖南日报》一篇消息,有学院派读者认为,导语中的“昨天,记者从省林业基金站获悉”,并不具备时效性,是一篇失败的作品,并强调新闻的时效必须以事件发生时间为准,不能以记者获得新闻的时间来算。这一观点得到了一些新闻专业教师和在读学生的认可,他们强调,在本科期间、研究生期间,老师就是这么讲的,必须遵循理论。但是,我要提醒大家的是,...
经常有编辑吐槽——通讯员一遍一遍地问:“我已按要求改稿,为什么又被毙?”这时,编辑已经气得都不想说话了。举两个例子。1.文字稿件县里的消息,400字,有新闻价值,但文中的数据有明显错误。编辑让作者核实数据。结果,作者没核实数据,反而增加了两段县长的讲话,都是“正确的废话”。2.视频稿件编辑让作者把片头明显标注的“XX单位宣”删掉,并告...
般确切数字之后是不能用“多”“余”等表示概数的字词的,比如“183多年”“9513多万人”“6219余平方米”,这样的表达都是不对的。如果是4位数以上的数字且十位数保留具体数字的,通常也不这样表达,比如“9510多万人”“6210余平方米”。以上所举例子的数字正确的表达是“180多年”“9500多万人”“6200余平方米”。在具体编校...
重点把握政治、民族、宗教方面,仅这三项,涉及内容已经非常庞杂,需要不断学习且与时俱进、随时更新。2.与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传播正能量,维护国家利益和形象,不能出现违反政治原则的内容。3.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避免传播低俗、暴力、迷信等不良内容,如儿童读物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和价值观。...
自己喜欢写作,也就罢了,还非得四处吆喝,拼命推广。狠不得逮住一人,就叫别人也爱上写作!还得问问,您哪,喜欢写作吗?不喜欢?啊哟,太可惜了呀!赶紧,从现在起,就爱上写作,就开始写作吧!你说这老头,是不是有点儿倔?嘿嘿,不是倔,简直太执着,甚至,有点魔症了!老詹为什么如此起劲地推崇写作呢?原因很简单,因
健步走出健康路银发族乐享“轻”生活见报标题:银龄老人健步走乐享健康新生活原标题里的“银发族”比较口语化,而“‘轻’生活”有可能会被读者理解为是指轻松、简约的生活方式,不够准确。修改后的标题读起来更顺口,节奏感更好,同时也能让读者更直接地了解到文章的主体内容。此外,使用“健康新生活”不仅点出了通过健步走为老人带来的效果,还反映出了老人生...
讲好“企业故事”是企业新闻宣传的重要命题。而要讲好“企业故事”,有一种文体必不可少,那就是通讯。穆青老师的很多作品都可以拍成电影和电视连续剧。电影《焦裕禄》的影响力不用我说,如果把《改革大潮中的老支书》改编成剧本,再拍摄成电视剧和电影,将比我们看过的反映农村改革发展的电视剧要正面、真实、感人得多,更有现实意义。不同表现形式的文艺作品可...
从表面上来看,新闻宣传工作对职务升迁的影响力较弱,所以有部分员工几乎不关注新闻宣传工作,不关注企业媒体,这种现象越到基层越严重。谈到新闻宣传工作时,有的总以“工作忙”“生产经营压力大”“学习任务重”等理由推脱,有的则直接说:“新闻宣传工作有通讯员做就可以了,我们又不做这项工作,关不关注不会有什么影响吧。”国有企业规模都比较大,一个人所...
企业新闻要遵循一般的新闻规律,如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同时又有不同于社会新闻的特性和表达方式,要符合企业的发展形势和管理要求。企业是从事营利性经济活动的经济组织。企业新闻宣传是企业的管理活动之一,为企业的发展使命和目标服务。因此,新闻应与企业的发展形势同频共振,同向而行。企业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要求,遇到不同的发展问题时需要倡导不...
最近人民日报编辑部一些专业部在编采业务研讨时提出,要善于讲“不一样”的故事,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做到“三有”,即有曲折、有层次、有共鸣。这“三有”都有哪些具体内容呢?如何做到呢?下面我们就此进行一番研讨。一、有曲折,故事才有锐度。人们之所以爱看故事,在于故事有悬念、有曲折。如果平铺直叙,那就无故事可言了。故事来源于生活,作为记者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