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易错字词

“溜达”还是“蹓跶”?建议你进来看明白,千万别写错

一、二、三,3个“娃”紧紧地跟在母亲身边,一溜烟地从镜头前“挤”过……近期,地处长白山脉老爷岭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绥阳局监测人员在整理年初时的远红外相机数据时,分别在4个不同的监测点5次发现一只母虎带着3只幼虎“溜达”的画面。经专家鉴定,这是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我省首次在野外拍摄到的东北虎家族。【蹓跶】《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字斟句啄 2025-04-17

谈语说文|“左”“右”之别有深意

古人基于对左右主次关系的认识,形成了以右为上的观念。一是表现在服饰上。中原文化以右衽为服饰基本规制;而一些少数民族的前襟是向左掩的,为左衽。《论语·宪问》中,孔子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二是表现在官制上。上古春秋战国以至西汉时期,都是以右为尊。《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赵王“...

纠错|“不能自拔”不用于褒义

起诉至法院要求离婚。(《潇湘晨报》2024年9月24日)(2)本周,美国众议院对大约22项涉华法案进行密集投票,堪称度过了一个“中国周”,陷于反华的深渊而不能自拔。(中国日报网2024年9月13日)(3)网络传销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公众要擦亮眼睛,切不要把陷阱当馅饼,陷入不劳而获的神话里不能自拔。(央视新闻客户端2023年9月6日)(4...

纠错|“落槌”勿作“落锤”

“现在开庭!”随着审判长一声令下,这场以青山为背景、警车为审判台、黄土地为审判场的“别样”庭审正式落槌!(《人民法院报》2023年7月29日)(2)2017年,一套《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凤九的大婚戏服在影视道具拍卖平台“双鱼馆藏”以7000元价格落槌,如今在二手交易平台上,同样一套服装标价9.8万元,且真伪难辨。(解放网2023年9月...

一针见血|“手镣脚铐”?“手铐脚镣”!

2015年11月2日《现代快报》都9版上刊登了冯骥才先生一篇题为《莫言书法说》的文章。其中的一段话说:“中国的书法重法,这便带来事情的两面。正面是玉律金科,考究又经典;负面是一大堆手镣脚铐,博大精深的传统往往将书家的个性与人性囿于其中。”引文中的“手镣脚铐”,让人感到别扭。镣和铐都是戒

咬文嚼字 2025-03-28 1

百科指谬|鹿台与铜雀台

《辽沈晚报》2011年8月10日C13版刊出“辽沈国学大讲堂”第132期《患得患失基本和身患大病一样》一文,在第三个小标题《要保持孩子的“适度清贫”》之下,说:“纣王无道,酒池肉林,穷奢极欲,最后灭了国。”“就是从他在吃饭的时候用了象牙筷子开始……用犀牛角做的玉杯……要配黄金的盘子……要吃山珍海味……穿绫罗绸缎……要盖铜雀高台。”这里...

咬文嚼字 2025-03-28

百科指谬|“圆圈说”是芝诺所言

《广州日报》2010年9月29日B8版载文《有空间才有智慧》,说及“爱因斯坦有时候不记得风速是多少,但是他发现了相对论。他认为,人的知识是一个圈,知识越多,圈就越大,圈里面的空间和对外接触的空间也越大,这话正好和老子的‘空’的理论相得益彰”。“知识圆圈说”不是爱因斯坦所言,而是芝诺说的。古希腊哲学家芝诺非常勤奋,并且十分谦虚。有一次,...

咬文嚼字 2025-03-28

一针见血|“下风”误为“下峰”

2010年《文史参考》11月(下)刊有《国共隐蔽战线较量真相》一文,其中说道:“蒋介石利用特务成功地拉拢、收买和瓦解了多数地方军阀,对中共的隐蔽斗争却一度居于下峰。”句中的“下峰”有误,应作“下风”才对。“下风”与“上风”相对。“上风”是指风吹来的那一方,比喻优势或有利地位,如“占上风”;“下风”是指风吹向的那一方,比喻处于下位,如“...

咬文嚼字 2025-03-28

追踪荧屏|怠慢他人非“轻幔”

古装电影《女神捕之现形》中,颜公子出言嘲讽刑部侍郎,刑部侍郎回道:“颜公子,轻màn钦差大臣就等于轻màn圣上。”这两处“轻màn”同步字幕均显示为“轻幔”,当是“轻慢”。幔,读为màn,从巾,指为遮挡而悬挂起来的布、绸子、丝绒等。如“窗幔”即窗帘,“帷幔”即帷幕。“轻幔”或许可指较为轻薄的幔,但在上述影片中是说不通的。慢,从心,曼声...

咬文嚼字 2025-03-28

一针见血|兵败岂是“势如破竹”

2010年10月5日的《贵州都市报》娱乐版,在介绍某部即将开拍的电视剧时,有这样一句话:“这部电视剧讲述了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势如破竹,解放军乘胜追击,最终解放海南岛的故事。”“势如破竹”语本《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本义是指形势像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比喻作战或工...

咬文嚼字 2025-03-28

一针见血|“棺木已拱”?

2011年11月3日《南方周末》刊有《好节目的力量》一文,其中说:“五十年过去,顾尔德棺木已拱,他的《郭德堡变奏曲》仍是不朽绝作。”其中的“棺木已拱”是“墓木已拱”之误。“拱”本指两手相合以示敬意,也可指两手合围的径围。“墓木已拱”典出《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秦穆公派人对蹇叔说:“你知...

咬闻嚼字 2025-03-28

一针见血|应为“轩然大波”

2009年8月22日《中国教育报》“新闻/纵深”版刊发文章《奥数班该叫停了!》。文中说:“我的讲话引起了喧然大波,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之,似乎赞成者占多数。”这里误将“轩然大波”写成“喧然大波”。“轩”本义是古代供大夫以上的人乘坐的、一种前顶较高而有帷幕的车子,后逐渐引申出“高大”的意思。“轩然大波”语出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诗“轩然...

咬闻嚼字 2025-03-28

一针见血|“无人出其左右”?

2015年1月20日《安徽商报》刊有《刀功了得》一文,文中说:“姑妈的刀功虽然不能与富春园比,可在我们家族里无人出其左右。”此处的“无人出其左右”显然是“无出其右”之误。古代某些时期以右为尊以左为卑,排座位,尊者居右。“无出其右”,意思是没有人位于他的右侧,比喻没有人能超过他。显然,“无人出其左右”是说不通的。(本文刊于《咬文嚼字》2

咬闻嚼字 2025-03-28

追踪荧屏|应是“颐养”

电视连续剧《大宋提刑官Ⅱ》第十集中,剧中人说到“yí养天年”时,字幕出现的是“贻养天年”。正确的写法其实应是“颐养天年”。“贻”主要义项有:①赠给。②遗留。组成的常见词语有“贻患”“贻害无穷”“贻人口实”“贻笑大方”等等,未见“贻养”一词,也讲不通。“颐”即“保养”,《辞海》:“颐者,养也。”“颐养”也即“保养”。汉语中只有“颐养天

咬闻嚼字 2025-03-28

文章病院|“公谨”“公瑾”莫混淆

这幅画(《鹊华秋色图》)的身世,没有什么神秘之处,它的创作者赵孟頫,是一位有名的大画家。画的留白处,他特意题写了一段说明,意思如下:“我在南方老家有一个朋友叫周密,字公瑾,祖上世居山东济南。……”这段话出自2024年12月5日《北京青年报》B1版《要说极简主义大师,还得看他》一文。且不说“赵孟頫”之“頫”应简化为“?”,就说说周密的字...

咬闻嚼字 2025-03-28

警告与敬告!墨痕深处自有千秋

张在书稿编校过程中,发现35本出版物将林长民《外交警报敬告国民》与李大钊《警告全国父老书》篇名中的“敬告”“警告”混淆,一些大社也未能幸免。当然,这样的差错,在当前的出版生态中不足为奇。当我们在林长民“敬告”的圆融笔意与李大钊“警告”的坚挺墨韵间构筑防火墙,实则是为民族记忆安装防伪水印。须知,每个经过淬炼的汉字,都是穿越时空的文明信使...

容易写错的字词(同音错误H系列)

哈密瓜易误作“哈蜜瓜”哈密瓜又名雪瓜、贡瓜,是一类优良甜瓜品种,果型圆形或卵圆形,出产于新疆,以哈密所产最为著名,故称为哈密瓜,名称跟地名有关。海上生明月多误作“海上升明月”“海上生明月”出自唐代诗人张九龄《望月怀远》中的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寒暄易误作“寒喧”。寒暄[hánxuān]指见面谈天气冷暖之类的应酬话。暄:阳光温...

编辑校对 2025-03-14

寒暄、呵斥、哈密瓜、汗流浃背......你写对了吗?

误作“汗流夹背”汗流浃背[hànliújiābèi]指出汗多,湿透脊背。原形容极度惶恐或惭愧。现常用来形容满身大汗。浃(浹)[jiā]〈书面语〉透;遍及。成语出自《后汉书·伏皇后纪》:“操出,顾左右,汗流浃背。”《史记·陈丞相世家》也有类似写法:“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好高骛远易误作“好高鹜远”好高骛远[hàogāowùy...

编辑校对 2025-03-14

“花把式”还是“花把势”?建议你进来看明白,千万别写错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解释是:花农;花匠;也泛指对种花有经验、有专长的人。《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是:1.有经验的花农或花匠,泛指擅长种花的人。也作花把势。2.花架子。例句:今年3月,吉利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说,高价值才是中国汽车做大做强走向全球的出路。越是行业内卷的时候,越要健康地卷、可持续地卷。汽车终归是产品导向型领域,靠的不是讲故事,...

字斟句啄 2025-03-07

“皮夹克”还是“皮茄克”?建议你进来看明白,千万别写错

这两天,小米创始人雷军很火。2月27日晚,身穿棕色皮夹克的他现身小米新款手机和新款车型的发布会。28日凌晨,雷军宣布他的新车SU7Ultra开售2小时、大定破万台,而意想不到热卖的还有他的着装——“雷军穿皮衣”迅即登上微博热搜,网友们在多个皮衣直播间寻找同款。近日,UpcycledbyMiuMiu项目信守可持续发展理念,特别打造202...

字斟句啄 2025-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