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技巧
作为一家根植于长江、深耕于水利的行业媒体,《人民长江报》主动作为,充分发挥行业主流媒体、流域权威报道的优势,围绕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及水利行业中心工作,精心策划选题、深入一线挖掘、融合创新制作,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重大主题报道,推出了一批有影响有口碑的精品力作,起到了展示成就、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积极作用,为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江水利事业改...
在所有的关于企业的报道中,有一类报道是媒体涉及不多甚至有些媒体是故意避而远之的,即有关介绍企业经营之道的报道。经营之道,也叫商道,即企业成功之道。
近日准备党课讲稿,看了两部干部教育史方面的专著。在其中一本里面,看到这样一段话:1929年12月,毛泽东还总结了干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概括成著名的“十大教授法”,即:“(1)启发式(废止注入式);(2)由近及远;(3)由浅入深;(4)说话通俗化(新名词要释俗);(5)说话要明白;(6)说话要有趣味;(7)以姿势助说话;(8)后次复...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当晚,李安江、郭晋嘉和杜远3位中新社记者即抵达成都,并冒雨前往汶川。5月13日凌晨,他们抵达当时尚未有救援队伍进入的绵竹汉旺镇,目击了当地灾后惨状。
1966年11月26日,毛主席第八次检阅红卫兵,也是他最后一次检阅红卫兵。那天,我拍了两张《毛主席最后一次检阅红卫兵》的照片(下两图)。为拍这两张照片,我准备了一个多月。
当下打开电视听一篇新闻播报,通篇多处都是“打造”一词。领导讲话言“打造”,群众回应说“打造”,开会要“打造”,小区环境也要“打造”,甚至课堂学习也要“打造”,真是不厌其烦。
千万记住,如果你的第一句话不能打动读者,也就没有必要写第二句了。读者最容易做的事情就是放弃阅读。这是美国报业大王豪斯特的话。
把人物写活是讲好故事的关键。许多切入点都能写活人物,不同的人物切入角度也不同。从一个有戏的场景切入,是写活人物的焦点画面之一。
“这新闻,人物关系可以简化下吗?太多了,看着头晕”“小编语文不咋地吧,写的也太乱了……”“你的内容我难受,你的文字我不懂”
艺术是相通的,可以互相借鉴。文章要写出画面感,其实可以向国画学习,借鉴国画常用的技法。今天,《传媒茶话会》推荐的这篇文章,就是从三种国画技法中提炼出的写作方法。
全媒体时代,信息多元,官网、微博、微信、短视频等多样化的传播方式无疑削弱了纸媒的传播效能。推进媒体融合传播成为当下媒体从业人员的重中之重。怎么融合、怎么传播才有力度?唯有践行“四力”,做有温度、有热度,更有传播“能见度”的新闻,才是题中之义。
新闻报道要学会讲故事。怎样才能够讲好故事?《人民日报记者说:好稿怎样讲故事》从“文以载道”“文贵有物”“文须有序”三个角度,探讨立意、内容、结构对讲好新闻故事的意义。书中收录的40余篇优秀稿件,由人民日报数十位记者采写于不同时期,既作为作者阐述“好稿怎样讲故事”的具体案例,又共同折射出人民日报新闻写作的优秀传统。
不少刚进机关的年轻同志都希望能够尽快写好文稿。我体会,要想尽快成长为文稿方面的行家里手,写出高质量的文稿,最根本的还在于提高个人的内在素质,从修炼“内功”入手。
人民日报作为国内权威的官方媒体,其文章、评论思想之深和质量之高业内无出其右,其中很多文章的立意、角度、手法、用语对写作大有裨益。今天跟大家分享一篇人民日报的文章——《不断培厚创新的沃土》(点击标题即可阅读),并给出了范文赏析和金句,一起来学习吧~
职场上的公文写作,不是个人写意式的随感而发,而是站在一级组织、一个单位的立场上,代公立言、代公发声。因此,既要坚持立足自我、自力更生,又不能“闭门造车”;既要深思熟虑,又不能闭目塞听;既要积累经验,又不能固步自封;既要独树一帜,又不能抱残守缺。只有始终在开放的、包容的、积极的、进取的心态下去从事职场写作,才能写出令人满意的文章。
排比,排比,排比,顾名思义,即排起来作比较。其关键,一是“排”,二是“比”,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即将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相似、意思密切相关相近、语气一致的语言单位(词、短语、句子、段落)排列起来,以便读者比较、叠加、审视、理解。
在中国饮食文化里,不同菜系有不同风格,川菜麻辣,粤菜清鲜,苏州菜趋甜,云南傣家菜偏酸,即便同样是川菜,换个厨师,味道也有差异,比方说,有的偏麻,有的偏辣,有的偏咸……这好比写文章,文体不同,语言风格不同,有的浅显,有的深邃;有的强硬,有的柔软;有的重说理,有的重叙事,即便同样的文章,不同人写、不同人用,在不同场合,语言风格也迥然不同。
“党报、党刊、党台、党网等主流媒体必须紧跟时代,大胆运用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加快融合发展步伐,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要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
近年来,岁末流行年度汉字盘点。通过一个寓意丰富的汉字,让受众回顾全年、形成共鸣、达成共识,“一字一年轮”可谓是表达效率的极致体现。媒体策划大型报道经常会采用新闻盘点的方式,需要言简意赅地提炼亮点、表达观点,或可借鉴“汉字盘点”的方式,由编辑提炼出一个字,提供一个报道社情舆情的新奇视角。参考历年来评出的“年度汉字”,分析这些字的特点,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