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技巧
融媒体时代,好新闻是什么样子?形式酷炫、创意新颖、有趣好玩……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看法。在2021年中央新闻单位青年记者践行“四力”交流活动作品评选现场,专家评委直抒胸臆,对各自眼里的好新闻不吝赞美之词。评委们喜欢的作品各有不同,但七场评选听完之后,发现获得好评最多的报道,多有共通之处。?
只要你写过非虚构或特稿,一定会遇到这个问题:写别人的故事能不能有“我”呢?说来话长,来次情景模拟吧(纯属瞎掰,请勿对号入座)。?
1、放得了长线单打独斗,难免势单力薄。抱团取暖,往往出奇制胜。“地方组”小伙伴,不妨扩大场域,归纳总结,寻求规律,找到亮点。对江苏这个地方来说,有一些可将其“包裹”住的关键词,比如说:长江下游、长三角、江南……?
处处留心皆文章,此话很有道理。言论固然不需要象新闻采访那样细致地去调查,但也不能空对空地发表议论,它总是针对某件事有感而发,也就是要有“箭靶”,才能有的放矢。
有人把“拉呱”聊天看作是浪费时间,但对言论作者来说,似乎另当别论。我有一个习惯,无论出差还是在家里,总喜欢找一些同志侃大山,从探家路上的见闻到个人家庭的的变化,乃至发牢骚、讲怪话都行。即便在办公,基层同志来办事,我也总要和他们拉几句呱。凭心而论,有不少言论就是这样“侃”出来的。
新闻记者需要历练出能够写、写得好的不凡“笔力”。弄清楚素材哪些取、哪些舍,落墨何处详、何处略,运笔何时重、何时轻。只有这样,才能写出感人肺腑、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新闻佳作。?
言论被喻为报纸的眼睛和旗帜。因此,会写言论,是新闻工作者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许多同志反映言论写作发现素材难,准确选题难,构思写作难。笔者学着写了一些言论,并有幸在军内外报刊上发表了百十篇短文,其中既有成功的欢乐,也有失败的苦恼,酸甜苦辣都尝到过。这里不妨将自己的体会随笔记下,或许能对初学者有点启发。
一、在采访中,获得细节不容易,获得真实感人的细节更难。我们采写《蓝天、白云……》(载《新华青年报》第31期一版)一文时,一个深切体会是:获得真实的细节,关键在采访要细。
曾经有个不写材料的机会,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当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已,假如上天给我一个重来的机会,我会对那个领导说三个字:“我不会”;如果非要给它一个期限的话,我希望是一万年!
本文系美国“波因特研究”网站发表的文章,作者罗伊?彼得?克拉克(RoyPeterClark)有三十多年新闻写作教学经验。2013年5月18日他参加了《华盛顿邮报》举办的公共写作研讨会,记录下邮报四位记者大腕戴维?芬克尔(DavidFinkel)...
5月23日,甘肃白银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比赛因遭遇极端天气,致21人遇难。5月21日、22日,云南漾濞、青海果洛州相继发生地震。甘肃白银黄河石林马拉松事故,云南、青海地震发生后,众多媒体第一时间派出记者前往一线报道,透过媒体的报道公众了解到了部分...
近年来,新华社办公厅秘书处紧紧围绕“质、核、效、密”四字下功夫,着力加强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持续提升公文质量和处理水平,年均流转公文近30万件次、处理各类文函电报2万多件,确保万无一失。?
大凡举办会议,都必须做好会议纪要,以资备查和对照贯彻落实。要把会议纪要整理得相对得体,合乎规范,就必须在记录整理时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谋篇布局,就是我们常说的构思。构思是文章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谋篇,就是确定主题、内容、风格和大致的篇幅;布局,就是围绕主题定结构,根据结构列提纲,按照提纲用素材。公文的谋篇布局,尤其要讲究“明快”,做到新颖、平实、简洁、流畅,要让人“一眼看出文意,一扫知道大意”。
一个刚走上新闻报道岗位不久的报道员,文字报道尚是“二把刀”,又学起了新闻摄影,往往是捉襟见肘,难以招架。不过,这种局面是暂时的。在基层报道岗位上,确有不少报道员和新闻干事是身兼写、拍二职的,且两大任务都完成得不错。实践证明,在部队精简、报道人员压缩的情况下,基层报道员把文字报道和摄影报道同时兼起来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干好的。二者兼顾...
作为一个刚拿起笔杆子学写作的通讯员,确实需要有老师的指点。通讯员中不乏这样的例子:一个人盲目求索,东闯西撞,往往事倍功半,迟迟不能入门;而一经良师指点,便很快捅破了这层“窗户纸”,上了路。可见“师傅领进门”的这个“领”字,确实是欲成才者入门的重要步骤。我们不否认世上确有“无师自通的天才,但对大多数初学写作者来说,有师总比无师要容易上路...
业余搞报道,确实不像专职搞报道那样,有大量的时间可以利用,工与学的矛盾将十分突出。但你也不要因此而丧失信心。办法总是有的关键在于你努力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发现矛盾,从实际出发合理地处理矛盾。下列办法是我当年当业余报道员时采取过的办法,你不妨参考一下。
昨天,我对本单位办公室起草的一份工作报告作了大幅修改,改得是面目全非。这个报告,内容是反映一位“大领导”视察我省时讲话精神的学习贯彻情况。因为范围局限在本单位,时间跨度也不大,按理说,这样一个报告并不难写。执笔起草报告的同志也不是新手,之所以没写好,不是工作态度问题,不是文字水平问题,也不是占有的素材不够。在我看来,问题的根子在于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