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方法技巧

发掘故事,植入场景,让您的新闻报道足够鲜活

发掘故事,植入场景,让您的新闻报道足够鲜活

日前,小编编辑了一篇比较高质量的通讯稿件,作者将一个煤企业煤炭产业改革开放40年的变化,浓缩在了一篇1000多字的通讯稿件中,可见作者高度的概括能力。但此稿最大亮点还不是这一点,而是作者发掘了一对父子矿工的典型事例,将改革开放40年来,一个煤炭...

一个天才的比喻诞生了——精彩新闻标题新闻导语赏析09

倘若把中国海岸线比喻成一张弓,那长江便是一支箭,地处整个中国海岸线中端的上海港就是箭头,箭在弦上,蓄势待发。曾经,上海这座连江系海的国际大都市城因港建,港因城兴。如今,在“一带一路”倡议和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上海港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与长江经济带江海联运重要枢纽,将形成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的物流路径,成为引领长三角、...

奇葩要开在新闻导语里——精彩新闻标题和新闻导语赏析07

奇葩,指奇特而美丽的花朵。过去的时候,常用来比喻不同寻常的优秀文艺作品,或非常出众的人物。后来比喻某人或某事物不落世俗,个性十足。再到后来,演绎出一种调侃意味的贬义色彩,多形容一个人表现出异乎正常人的行为和思维。一个词,就这样随着社会的需要,随着人们思想表达的需要,慢慢演化了并继续演化下去。

精彩新闻标题和新闻导语赏析-06

《工人日报》和《大众日报》近日发表了同一篇新闻稿件,小编阅读时发现正文内容几近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稿件的大标题和三个小标题。小编觉得两报编辑处理上各有千秋,便给亲们分享一下。下面是两篇稿件的大标题:

精彩新闻标题和新闻导语赏析-02

这是中国青年报2018年07月03日的一则新闻标题。特点有三:首先,作者使用的是谐音技巧,这个不多说了;其次,乡愁成“乡臭”的提法小编还是第一次看到,“乡臭”真是感觉既新鲜又恰当现实,新鲜到“画面感伴着一股味道扑面而来”;

导语制作技巧5——对比式导语赏析

因为能在区区百余字的导语中,成功制造出鲜明的对比,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所以对比式导语,是常被新闻写作者使用的技巧之一。这一新闻导语制作技巧的关键在于,寻找到可以与新闻事件进行对比的另一事物。刚学新闻写作的通讯员反映,这点比较难,有时候实在是不会找。

导语制作技巧4——抑扬对比式导语赏析

文学创作中的抑扬之法,即“欲抑先扬”或“欲扬先抑”,是一种“曲笔”技巧,满足读者“文似看山不喜平”的心理。有作者将这种手法运用到了新闻写作中。有人甚至在“不足百字”或“百字有余”的导语制作中,娴熟地运用了这种手法。这种技巧的实质是,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如果亲非要说它是“对比”手法,我也不反对。

导语制作技巧3——引语式导语赏析

“不点火不冒烟,看着电视做草编;不出门,不出院,轻轻松松把钱赚。”在山东省青岛平度市新河镇,树荫下、走廊里随处可见三三两两的村民席地而坐,一边拉着家常,一边编着草编。草编成为这里很多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

导语制作技巧1——问题式导语赏析

问题式导语,或者叫设问式、问答式导语,特点是把新闻中所要解答的问题或要介绍的经验,以问题的形式提出,以引起读者关注。导语的提问,绝大多数是自问自答。有的在导语中即问即答,有的在正文中再作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