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技巧
留白,作为艺术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极具中国美学特征。针对受众知识面拓宽、理解力提升等时代特点,在新闻写作实践中,可以运用留白技巧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吸引力。“留白”提升新闻写作内涵张建军张锦霖黄桂斌空不是空——以“笔尽而意不尽”的留白手法,给读者提供广阔自由的思考空间在一些新闻实践、特别是传统媒体的新闻写作中,部分作者一方面仍习惯于...
头版头条稿件最重要,也是最难搞的稿件。然在实践中,我们已有所突破。下面介绍一些经验,与大家交流。(老记说事微信号:laojiss2017)一、头条稿现在存在着一些毛病头条稿一是报道工作过多。刊登的工作报道中对成绩的宣扬往往多于对典型经验的介绍,真正有价值的理念和做法也往往是语焉不详或蜻蜓点水。头版头条不是“非典型”成绩宣扬的场所,更不...
为了提升新闻采编的吸引力和内涵,很多报纸开始设置互动话题板块,并且将这些板块在线上电子载体中同步呈现,拓展互动的平台。然而,在实际的新闻采编中,存在着一些为了互动而互动的现象,选取的互动话题过于空泛,参与率低。因此,对新闻采编中互动话题的选择进行探讨非常有必要。一、新闻采编中互动话题的作用对于报纸等传统的媒体来说,近些年来新媒体的发展...
现在人们阅读报纸,眼睛像个扫描器,看到新的重要的又是自己感兴趣的报道,才停下来看下去,这些报道好像有一把看不见“钩子”钩住了读者的眼睛。(老记说事:laojiss2017)平心而论,现在有些有社会价值的新闻并不好读,数字成堆,政治术语、技术术语成串,枯燥乏味。记者花工夫采写的报道如果读者不爱看,那这些报道不过是记者的“自娱自乐”而已。...
把新闻写短容易,把新闻写得有现场感就不那么轻而易举了。任何事物都有规律可循。写作现场短新闻也是如此,虽说没有一成不变的写作模式,但也有自身的写作规律。掌握了这个规律,要写作现场短新闻也就不是难事了。笔者在新闻采写实践中认识到了这个规律——现场短新闻要用“五官”去采写。深入现场——新闻写作现场短新闻的前提现场短新闻,就是作者在新近发生事...
留白,作为中国艺术作品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极具中国美学特征。在新闻写作实践中,同样经常借鉴运用留白技巧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吸引力,特别是针对当前受众知识面拓宽、理解力提升等时代特点,留白这一传统创作手法,具有更为显著的时代意义。宋马远传世之作《寒江独钓图》,只画了漂浮于水面的一叶扁舟和一位独坐垂钓的渔翁,整幅画中没有一丝水,却让人感...
我当报社编辑之前,在基层做报道工作凡十八年,其间有经验亦有教训。其实,经验也罢,教训也罢,都不过是经历了某种实践后的切身感悟。不同的是,经验是成功的直接收获,而教训是经历曲折或失败后的间接收获。二者相较,教训有时比经验更刻骨铭心,更使人大彻大悟,因而也更宝贵。作为已经退休赋闲的老新闻工作者,每当回忆起当年在基层做报道工作的经历,这些经...
做媒体,报道同样的题材在所难免,副刊亦不例外。在相同的选题中,如何做到高人一筹,在众多媒体中凸显出个性鲜明的“我”,金华晚报副刊报道也有“独门”做法。(老记说事微信号:laojiss2017)把“四季歌”唱出彩。做新闻,“四季歌”免不了要唱,关键是要唱得与众不同,唱出自己的好声音。比如,一年中有很多节假日,年年岁岁周而复始,往往让人产...
早晨是广播开机率最高、收听新闻人群最多的时段,这个时段被称为“黄金早高峰”。然而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广播新闻“快”的优势日渐式微,同时,传统早新闻填鸭式的灌输以及严肃呆板的风格也和当下年轻受众的收听习惯格格不入。(老记说事微信号:laojiss2017)从2015年开始,大连新闻广播对早间7:00~9:00直播的大型新闻节目《...
无论是会议报道、经济新闻报道,内容上的长篇累牍和形式上的“千报一面”,只会疏远读者,让读者厌而烦之。改变“八股味”和刻板说教,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媒体界正在全力攻破。在这方面,我们勇于实践,在改进中找到了“三个硬招”。即通过活泼的文体形式,创新丰富版式,进行形式多样的报道,用通俗易懂、生动鲜活的语言,彰显文字的灵动、神韵的飞扬,给人...
写好故事,我们要向电视等视觉冲击力强的媒体学习。研究发现,视频图像包含了这些视觉要素:对比度、亮度、色泽度等。我们讲故事要追求和实现必读、悦读效果,不妨借鉴这些表现要素。所以,我们要求记者写作故事时,脑子里要至少画上三个问号。一是对比度强不强?能不能抓住读者的眼球。就是抓住新闻事件、人物的矛盾和反差,展现新闻事件独具的差异性,形成强烈...
新闻策划在各种媒体激烈竞争的今天,传统媒体最大的优势是本土、独家、原创新闻。而要做到这一点,搞好独家策划是重中之重。策划到位,执行到位,才能产生精品力作,才能凸显媒体的影响力,才能吸引广大读者。策划是报纸的优势,决定报道的生命力,必须全力以赴坚持不懈地抓好。每周一个小策划会,每10天一个大策划会自2014年起,我们湛江晚报编辑部就实行...
新兴媒体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各种各样的传播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大众接受信息的方式,同时也改变着阅读习惯。在这样的情势下,如何使报道增加深度、广度和力度这“三度”呢?下面结合我们江西日报《读书》版的实践,与大家交流一番。一、主动寻求突破口,改变传统话语体系,注重运用新媒体。采写稿件时,通过QQ、MSN、视频、博客等交流沟通方式与被采访...
在金华市区中山路22号,有一家不大的文教用品超市,超市的橱窗上放着一块4平方米大小的黑板,写的是如何教育孩子,如何关心公益,乃至如何写好儿童诗等内容。就是这块小黑板被国内几位儿童诗诗人意外“关注”并点赞了。诗人鲁守华在其新浪博客中说:“没想到在一个不起眼的小店里,却有一位女子和她的丈夫在为传播儿童诗做贡献。不要说在金华,就是在全国,目...
当一个好记者需要掌握好多技巧,其中观察技巧、比较技巧,十分重要。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一、观察技巧观察采访包括社会环境观察和自然环境观察两种。社会环境观察要求有三点;一是观察它的特征,二是观察它的细节,三是要抓住它实质性的东西。毛泽东曾指出;“尤其重要的成为我们认识事物的基础的东西,则必须注意它的特征点。”就是说注意它和其它运动形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那么,县市级的党报媒体,如何通过创新来实现分众化...
“家庭”,引起了越来越多主流媒体的关注,家庭题材报道已成为广大受众关心的热点话题。近年来,中国妇女报将家庭作为报道重点领域,连续三年组织策划了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先后推出了“寻找最美家庭大型口述实录”“最美的一天”“领导干部谈家风”“喜讯捎给总书...
1、力求思维方式超越化这是写好公文的前提条件。所谓思维方式超越化,就是撰写公文材料时要注意从认识层次、思考层面、境界层级等不同角度,不断追求实现新的突破,从而保证自己起草的公文能够对相关工作有新的促动、对指导下级有新的帮助、对现实需求有新的回应。一是要超越自我。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机关干部起草公文的日常实践,本身就是一种不断深入理解各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