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运用
100个高频别字整理表《咬文嚼字》自1995年创刊以来,组织审读了约3000本图书、1000种期刊、100种报纸,并请100家新闻出版单位协助调查各自的用字差错,整理出了《当代汉语出版物中最常见的100个别字》。据《咬文嚼字》编辑部透露,表中所列100个别字,都是高频别字,在当代出版物中反复出现,其差错率甚至占到某些出版物别字量的50...
目前,媒体中主持人误读多音字的现象,确实如范可育先生所说,“丝毫未见减少”。这足以说明掌握多音字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为了更好地读准多音字,笔者提出一些分辨的方法供大家参考。一、分辨表示不同语法性质的音。有些多音字,不同的读音往往代表着不同的语素或不同的词性,语法性质不同,读音则不同。如范先生梳理的弄nòng和弄lòng,作名词性语素读l...
写介绍信常在末尾写上“此致”“敬礼”,或加上“请接洽为荷”。那么,“此致”“为荷”是什么意思呢?此,不是指后面的“敬礼”,而是指前面信中所写的内容。致,尽也,无保留呈献之意。“此致”的作用是概括全文,结束全篇。所以,它不是“敬礼”的动词,故应在“此致”后加上句号。“为荷”中“荷”字有两种用法:一是名词,如荷花。二是动词。当动词又有两种...
当前,我们在汉字的书写上,碰到一个新问题。这就是:如何正确书写某些汉字的繁体。“胡”字何义?《现代汉语词典》试用本于1973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那时该词典解释“胡”字,就已明确地分为四个词条。即:【胡1】①古代泛称北方和西方的外族:胡人。②古代称来自北方和西方外族的东西,也泛指来自国外的东西:胡琴丨胡桃丨胡椒丨胡萝卜。【胡2】副词,表...
一辆公交车上的标语,“做人”应为“坐人”文/邝新华在娱乐圈,写错字可能变成娱乐事件;在新闻界、出版界,写错字会影响生计;在法律文书上,写错字则关乎命运前途。“刚刚,沙特王储被废了”。6月21日,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一则超短新闻疯狂刷屏10万+,这则新闻标题只有9个字,正文只有38个字:“沙特国王萨勒曼21日宣布,废除王储穆罕默德·本·纳伊...
“一”“不”等变调除了连上变调外,普通话中还有“一”字变调、“不”字变调、形容词重叠式变调等一系列变调形式,下面将为大家一一介绍。1“一”字变调(1)“一”在单念、作双音节词(组)的后字、作序数、人名中等情况时,读阴平本调。如:单念:最常见的情况是数(shǔ)数(shù):一、二、三、四、五、六……作双音节词(组)的后字:统一、唯一序...
一、推形记字汉字中大部分是形声字。形声字的形旁往往表示汉字的意义、类别,所以可以抓住字的形旁,联系它的含义,就能大致判断出这个字在句中的运用是不是正确了。比如,“干燥”“燥热”和“急躁”“躁动”的区别就可以通过这种办法辨别。“干燥”“燥热”都是“火”字旁,都含有“干”的意思,燃起火常常会让空气干燥,或者空气干燥也容易着火,这就是联系;...
随着汉字载体和书写工具的互联网化,错别字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常见。对此,搜狗输入法整理出了互联网时代首份汉字纠错指南——《2017年错别字使用状况调查报告》,从成因、现状、以及错别字出现场景等方面将当前我国错别字使用情况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这份全面而详实的报告是“零错行动——全民随手拍错字”活动的整理、分析和总结。这一活动自201...
笔者平日看报发现一些新闻报道用语有“画蛇添足”的错误,这是对一些词语的含义不甚了解所致。“关于学习雷锋的请示报告”:“请示”后面不能加上“报告”二字,因为“请示”和“报告”是两种不同的公文,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众多莘莘学子都考上了大学”:“莘莘学子”前面不能加“众多”二字,后面更不能加“们”,因为“莘莘”本身就是形容“众多”的,“莘...
●赵丕杰有些成语在使用时需要具备一定的前提,只有在这个特定的条件下使用才能顺理成章,否则就会似是而非。有的成语使用条件比较明显,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到,只要理解了成语的含义,一般就不会用错。也有的成语使用条件比较隐晦,不能一望而知,需要仔细琢磨、认真体会才能发现,使用这种成语更要格外小心。请看例子。当仁不让“当仁不让”语出《论语·卫灵公》...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我的趣味汉字世界》这套丛书里收录了最容易写错的100个词组,如下文。把“草菅人命”写成“草管人命”人们很容易把“菅”误写成“管”。“菅”其实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山坡草地,以前可以用来做草鞋、搭茅草屋等。所以这个字有草字头。而“管”最早指的是一种类似笛子的管乐器,从竹,所以有“丝竹管弦之乐”的说法。人们很容易...
“终生”和“终身”胡双宝“终生”和“终身”意思基本相同,即使加上某些限制,如“终生”多就事业讲,“终身”多就切身的事来说,仍然有很多难以区分的地方。而且这两个限制也还有可商榷之处。比方“终□吃素”“终□信佛”,用“生”还是用“身”?就字面讲,“终生”应指一个人从出生到去世的一生。依据这个理解,一个人从小时候就不爱吃肉甚至根本不吃肉,一...
1.阿(ā)1)前缀,表亲昵:~张;~大;~哥;~毛。2)音译用字:~斯匹林(英文aspirin的音译)。(ē)1)指山东东阿:~胶。2)偏袒:~谀;刚直不~。3)姓。▼刚直不阿(ē)的阿(ā)哥指着阿(ē)国辉的鼻子责问道:“啊,你竟做出这种事情来?快把你克扣下来的阿(ē)胶拿出来给大娘送过去!”2.挨(āi)1)依次序:~个儿来;...
【暴虎冯河】“冯”读píng,不读féng。【暴戾恣睢】“睢”读suī,不读jū。【暴殄天物】“殄”读tiǎn,不读zhēn。【波谲云诡】“谲”读jué,不读jú。【博闻强识】“识”读zhì,不读shí。【不稂不莠】“稂”读láng,不读liáng;“莠”读yǒu,不读xiù。【不容置喙】“喙”读huì,不读chuán。【长歌当哭】“...
“……似的”做状语时是否写成“……似地”“……似的”的意思是“跟某种事物或情况相像”。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似的”被看成一个词,读sh#de。可以认为,在现代汉语中,“似的”已经凝固成一个完整的词了,或者说已经“词化”了。因此,在句子中,要把“似的”作为一个独立的词来处理。处于状语位置或其他位置,都要写成“似的”,不宜写成“似地”。...
【令人喷饭】“令人喷饭”很常见,却少有人知其是成语,更少人有人知道如此通俗的成语出自宋代苏轼笔下。苏轼《文与可画禹筜谷偃竹记》:“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现用来形容事情、行为或说话让人可笑。【半身不遂】提到“半身不遂”,大部分人的第一感觉这是种病。说它是句成语,还真得令不少人感到稀奇。“半身不遂”原为...
“作”与“做”普通话的读音没有区别。在一些方言里,这两个字的读音是不同的(“作”读入声),一般口语能够根据读音区别词义,但涉及书面语(如“作贡献”之类),也没有取舍的依据。这两个字本来就有联系,不过“作”字出现较早,而“做”字出现较晚,明代《字汇》才有收录。因为二者经历的时代不同,所以在构词和使用上有一些相互纠缠的情形。分辨两个字,当...
“前苏联”的“前”该不该加《咬文嚼字》编辑部“前苏联”的“前”该加不该加,这是个老问题。从语用实际看,对“前苏联”不宜“一刀切”,简单地肯定或否定都不恰当。我们认为“前苏联”的使用有三种情况:一、绝对不能用。在苏联存在的1922年到1991年期间,称“苏联”为“前苏联”会产生语义矛盾,像“l941年前苏联遭到德军入侵”之类的说法是错误...
在汉语书面语中,“的”是定语的标志,“地”是状语的标志,“得”是补语的标志。在一般情况下,三者的区别是显著的,但有的时候容易用错。下面说说几种容易用错的情况。先说“的”跟“地”。我们知道,定语的后面写“的”,状语的后面写“地”,一般不会错。有一种情况容易搞错:在偏正词组中,修饰成分是双音节形容词,中心语是双音节动名词(具有名词作用的动...
永州一中刘小忠1.荦荦大端:指主要的项目,明显的要点。荦荦:清楚、分明的样子。2.皮里阳秋: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言论。本来写作“皮里春秋”,到了东晋,简文帝司马昱的母亲郑太后名叫阿春,为了避她的讳,遂改为“皮里阳秋”。皮指外表,里指内心,春秋即孔子所修的史书《春秋》。意思是表面上不作评论,内心却有所褒贬。3.扫眉才子:扫眉:妇女画眉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