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运用
01“爆发”与“暴发”的用法“爆发”与“暴发”。“爆”从“火”,故而“爆发”一般指因爆炸而发生,如“火山爆发”;另,在用于社会事物时,“爆发”指像爆炸一样突然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起义、运动等,又用于表示力量、情绪等。“暴发”指突然发作,多用于山洪、大水、疾病等。非典作为一种急性流行病,应用“暴发”。“暴发”也指突然得势或发财...
一、“迭”与“叠”的用法“迭”与“叠”。“迭”有轮流、更替的意思,如“更迭”“迭代”,“高潮迭起”的“迭”不要写作“叠”。“迭”还有屡次的意思,如“迭挫强敌”“迭有新作”。按1986年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的调整,“叠”不再作为“迭”的繁体字处理,作为单独一字,意思是“一层又一层”,如“重叠”“叠床架屋”“叠罗汉”。也有折一下的意思...
.一、“竿”、“杆”、“秆”的用法“竿”“杆”“秆”。“竿”指竹竿,所组词汇与竹子原料有关。“钓竿”现在多用塑料来做,但仍沿用“竿”字。“杆”是指细长的棍状物。如旗杆、电线杆。“秆”是指某些植物的茎,“秸秆”“麦秆”不要写作“秸杆”“麦杆”。二、“憾”与“撼”的用法“憾”与“撼”。“憾”从“心”,是指失望、不满足。最常用的如“遗憾”、...
一、“己”、“巳”、“已”的用法“己”“巳”“已”三字字形差异微小。顺口溜:“己”开“巳”合“已”半边。尤其是使用字形输入法打字时出错后不易分辨。三字词义较好区别,一般不会混淆:“已”指罢了、已经、后来、过分等;“己”一指自己本身,二指天干的第六位。“巳”一指地支中的第六位,二为“巳时”,指上午9点到11点。但书写时要注意,如“目前巳...
一、“连”和“联”的用法“连”侧重相接,“联”侧重相合。连日、连续、连接、牵连的“连”不能写作“联”;联合、联邦、联欢、对联、三联单的“联”不能写作“连”。?二、“练”与“炼”的用法“练”字与丝有关,如“简练”“洗练”是指文字像白绸子一样干净、没有杂物。“练”有练习的意思,“练字”指练习写字时,不能写为“炼字”。“炼”与火有关,与加热...
一、“篷”与“蓬”的用法。“篷”从“竹”,“篷”是用竹篾、苇席、布等做成的、张盖在上面遮日光挡风雨的东西,故而不要把“帐篷”“顶篷”“遮阳篷”中的“篷”写成“蓬”。“蓬”从“草”,是一种草本植物,引申为散乱,如“飞蓬”、“蓬松”、“蓬荜生辉”,其中的“蓬”不要写作“篷”。?二、“青”与“轻”的用法这两字主要在书写“青年”和“年轻”时较...
一、.“熔”“溶”“融”的用法?“熔”从“火”,指固体受热变成液体。如“熔化”“熔接”“熔炼”等。“溶”从“水”,是指物质在液体里化开。如“溶解”“溶液”“溶洞”等。“融”字词义广泛些,具体之“融”,特指冰雪等受热变成液体,如“春雪易融”,不宜写作“春雪易溶”;“水乳交融”不宜写作“水乳交溶”等。抽象之“融”,如“融会贯通”“融入社会...
一、“像”和“象”的用法?“像”与“象”混淆有一个特殊的历史过程。1964年中国文改会颁发的《简化字总表》中确认“像”简化为“象”,但又说在“像”与“象”意义可能混淆时仍用“像”,这样实际上成了让用字者自行决定该用哪个字。“象......一样”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是通行的规范用法,胡乔木同志1986年建议将它统一改为“像.......
一、“霄”与“宵”的用法?“霄”是指云、天空,如“云霄”“霄汉”“霄壤之别”。“宵”则是指夜晚。如“夜宵”“元宵”“春宵”“宵禁”。不要写成“夜霄”“元霄”“霄禁”。同理,“云霄”“霄汉”“霄壤之别”不要写成“云宵”“宵汉”“宵壤之别”。02二、“萤”与“荧”的用法“萤”指发亮,一般用于“萤火虫”。“萤石”是一种有光泽的石头。“荧”形...
一、“赃”与“脏”的用法?“赃”有贝旁,一般指钱、财、物等,多用于指贪污或偷盗所得到的财物,如“赃官”“赃款”“赃物”“销赃”“人赃俱获”。“脏”有两个意思,一是指不干净,如“脏水”“脏土”“脏话”“衣服脏了”。另一意思为人体内部器官的总称,如“脏器”“脏腑”“心脏”“肾脏”“肝脏”“脏躁症”等。二、“只”“支”“枝”的用法“只”“支...
一、“备加”“倍加”“备受”“倍受”的用法?“备加”“倍加”“备受”“倍受”都是可用的词,其中“倍”与“备”主要区别在所表示的程度不同。“倍”指加倍,有更加、格外的意思,如“信心倍增”“倍感亲切”“倍思亲”。“备”是表示完全,有极而言之的意思,如“艰苦备尝”“关怀备至”“备受欢迎”“备受青睐”。二、“窜改”与“篡改”的用法“窜改”与“...
一、“侦察”与“侦查”的用法?“侦察”常用于军事、作战等方面;“侦察”着重于察看,从观察中来了解情况。如“侦察员”。“侦查”常用于公安、检察、司法等部门以及与破案有关的方面。“侦查”着重于调查,从检查中来了解情况。如案件“侦查人员”。二、“翻番”与“加倍”的用法“翻番”不同于倍数,此词易错用。“翻番”是两倍两倍地增加,如果基数是3,翻...
一、“功夫”与“工夫”的用法?“功夫”与“工夫”经常通用,但是,在表示占用的时间或空闲时,习惯用“工夫”。表示工作、学习所花的精力时间时,表示本领和造诣等义项时,习惯用“功夫”。二、“贯穿”与“贯串”的用法“贯穿”与“贯串”有时可通用,但“贯串”大多用于较抽象的事物。“贯穿”不仅用于较抽象的事物,还能用于较具体的事物。“贯穿”用得更多...
一、“化妆”与“化装”的用法?“化妆”一般指用脂粉等使容貌美丽,也有“美化”的比喻义,多用于女性。“化装”一般指演员为扮演角色而加以修饰;也指因特殊需要而改变装束、容貌,如“化装成特务”,男女通用。二、“轰然”与“哄然”的用法“轰然”形容声响巨大,如“旧楼轰然倒塌”,多用于物。“哄然”则形容人声又多又大,如“哄然发笑”,多用于人。三、...
一、“决不”与“绝不”的用法?“决不”含有决心不、一定不的意思,多强调主观态度,如“决不让步”。“绝不”则含有“绝对不”的意思,多强调客观上必定不,如“绝不允许”。二、“忌妒”和“嫉妒”的用法“忌妒”和“嫉妒”是同义词,现在常用“忌妒”。“嫉”本身就有“忌妒”的意思。不要把“嫉贤妒能”写成“忌贤妒能”。三、“娇纵”与“骄纵”的用法“娇...
一、“不利”、“不力”的用法“不利”与“不力”。“不利”指不顺利、有害处,如“出师不利”;“不力”指不尽力或不得力,如“领导不力”。二、“权利”、“权力”的用法“权利”和“权力”的含意不完全相同。“权力”经常做“行使”“使用”等动词的宾语,而“权利”经常做“享受”“享有”等动词的宾语,二者不能互换。“权力”可组成“权力机关”“权力部门...
一、“情节”与“情结”的用法?“情节”是指故事的发生、演变和经过,一般用在事情上。“情结”是指内心的情感纠葛,一般用在人身上,如“乡土情结”“文学情结”。二、“启事”与“启示”的用法面向公众说明某项事情的文字,应该用“启事”,如“招领启事”。“启示”则指启发、指点,使有所认识。如“人生启示”“启示录”。三、“国是”与“国事”的用法“国...
一、“树立”与“竖立”的用法“树立”是建立的意思,多指抽象的东西,如“树立榜样”。“竖立”多指具体的东西,如“竖立着纪念碑”。?二、“授权”与“受权”的用法这是一组相对的词汇,其差别在于“授权”意为给予,“受权”意为接受。两者若用错,会闹出笑话。如:“人大常委会授权新华社播发这部法律”,是“人大常委会给予新华社播发这部法律之权”。而“...
一、“醒悟”与“省悟”的用法“醒悟”多指在外界作用下觉醒过来,变得清楚,系指在“别人提醒”之后的觉悟。“省悟”的“省”有反省的意思,因此多指经过自省、内省、反省而明白、觉悟过来,系指在“自我反省”之后的觉悟。?二、“一起”与“一齐”的用法“一起”侧重于表示空间上的“一同”“一块儿”,如“一起去吃饭”。“一齐”侧重于表示时间上的同时,如...
1不要误用“明日黄花”成语“明日黄花”出自苏轼在九月初九重阳节写的《九日次韵王巩》“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说菊花明天就要过节令了,要珍惜今天的相逢。这里的“明日”是相对写诗的“今日”而言。后来,“明日黄花”所指范围扩大,由“过季”“过时令”的意思引申为“过时的事物”。“昨日黄花”一词应系误用。但有的语言学者认为,典故性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