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词语运用

“媒介”“媒体”“传媒”的区别

有许多文章在谈论媒介融合、媒体融合、传媒融合,但仔细看来,他们谈论的是同一回事。其他如媒介管理、媒体管理、传媒管理,媒介素养、媒体素养、传媒素养等说法也是如此。这些词的混用,正反映了传播学科的年轻,也不利于讨论的深入,有必要加以厘清。汉语地区从西方引进传播学词语时,对medium和其复数media有的都译为媒介,有的都译为媒体或传媒,...

2019-06-26 117

区别:“成型”与“成形”,“长”与“常”

“成型”与“成形”的用法表示事物具有了某种基本的形态,宜用“成形”。例如:(1)这项计划经过几个月的反复修改,现在已经基本成形,下周就可以拿出来供大家讨论。(2)老王的这部书稿已经成形,他正在补充有关材料,估计下半年就可以完稿。(3)编剧对这个电视连续剧的构思已经基本成形,将很快动笔。(4)他们解决这个难题的方案已经成形,目前正在征求...

2019-06-26 161

辨析:“蛰”与“蜇”

“蛰”跟“蜇”用法的不同“蛰”跟“蜇”读音相近、字形相像,因此很容易搞错。“蛰”读zhé,指动物冬眠。例如,《西游记》第九十二回中,唐僧被妖怪绑在柱子上,忽然看见孙悟空变的萤火虫飞来了,不禁奇怪地说:“此时正月,蛰虫始振,为何就有萤飞?”孙悟空忍不住,说:“师父,我来了!”书面上常见的“蛰伏”一词即指动物冬眠。例如:叶圣陶在《隔膜·苦...

2019-06-26 135

区别:“篡改”与“窜改”,“界限”与“界线”

“篡改”与“窜改”的不同“篡改”的对象一般是理论、政策、历史、学说、精神等较重大且抽象的事物。例如:(1)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基本理论是不容篡改的。(2)会议所提出的这个重要政策决不允许随意篡改。(3)那些企图篡改历史的分子,最终必然成为历史上的小丑。(4)他的学说虽然曾被某些人篡改,但最终恢复了该学说的本来面貌。(5)这些论著中所体现出...

2019-06-26 102
党建与党务两个词的区别

党建与党务两个词的区别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错字病句逻辑混乱政治风险,东西南北中,中文编辑校对网是帮助客户改一切错误的”。小编这话好像有点说大了日常工作中,党报时代,几乎所有出版物中都会提到“党建”和“党务”两个词。我们有时候在稿件中帮客户改...

2019-06-26 118

年青与年轻的区别

“年青”与“年轻”都是形容词,意思相近。都可用于十几岁到二十几岁的人,多少岁算轻或青?标准莫衷一是!这期我们不讨论。自己照镜子两个词常常可以通用。例如“年轻人”跟“年青人”、“很年轻”跟“很年青”意思基本相同。但两者在用法上有细微区别。“年青”除了表示年纪不大外,还指富有青春的朝气和活力,“年轻”则没有这个意思。举个例子:“这位中年校...

2019-06-23 130

“绝不”与“决不”,哪个更决绝

大家可能有个印象,新闻里表示官员或官方表达时,用“决不”的挺多,用“绝不”的非常少。确实,“绝不”和“决不”的差别非常细微,有时互换着用也不能说全错,但这也造成“决不”和“绝不”混用的情况。“决不”和“绝不”两者都表示明确否定,要弄清“绝不”和“决不”的细微差别,应从“绝”和“决”的本义谈起。“决”——作为副词使用时,表示一定,用在否...

2019-06-23 103

必须记住必须和必需是有区别的

“须”和“需”音同而形义不同。“须”本义指胡须(比如,编辑校对再如此下去,将会须发尽白)。我们今天要说的是义指“一定要”,多显副词用法(比如,“须要、必须、务须、须知、编辑校对须采取治疗措施”)。“需”本义指遇雨停下来等待,常用义指“需要”,现不单用,只能组成合成词或固定短语,显动词用法(如“需要、必需、需求、各取所需”)。因为这两字...

2019-06-23 123

反映?反应?这两词分不清

反应,是指“由刺激所引起的一切活动”;是一种化学变化;是一种反响;是机体对外界环境的改变或刺激产生的对应变化。正确的比如:守门员还没反应过来,球已经飞入网底。有关当局还没反应过来,人民币已大幅贬值,股指已一泻千里。这种政策听上去很有效,但从市场反应看,群众并不买账。这两种物质放在一起,会发生化学反应。包括男女。反映,是倒反映现;是反照...

2019-06-23 88

秋天的别称这么多,可不要用错

我们的主业是为各大新闻和出版机构做一些文字编辑审核校对工作,公众号的内容灵感也是来源于我们的工作实践。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去改个空格标点什么的,各种各样的知识,也是需要不断掌握的。这不,季节把我们带进了秋天。秋天有高爽的天空和丰实的蕴涵,还有诸多美丽的别称。如农历七月称为首秋、初秋、早秋、新秋、上秋,八月称为正秋、中秋、桂秋,九月称为晚...

2019-06-23 82
我们到底是“炎黄子孙”还是“中华儿女”?

我们到底是“炎黄子孙”还是“中华儿女”?

国庆期间,回顾历史的文稿越来越多。有一位老读者来信问,现在,在稿件中指代中华民族,到底是用“炎黄子孙”还是“中华儿女”,或者是“龙的传人”?在他的记忆中,曾经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媒体中需要慎用“炎黄子孙”的。中文编辑校对网,从事编辑和校对工作也...

2019-06-23 89

傻傻分不清的10组成语辨析

如虎添翼为虎添翼如虎添翼指使强的更强,一般用于人或组织。既可用于褒义也可用于贬义;为虎添翼则比喻给恶人做帮凶,助长恶人的势力。含贬义。“将能执兵之权,操兵之势,而临群下,譬如猛虎加之羽翼,而翱翔四海,随所遇而施之。”——《三国·蜀·诸葛亮》“今乘万民之力而反为残贼,是为虎傅翼,曷为弗除。”——《淮南子·兵略训》自鸣得意自得其乐都有很得...

2019-06-23 120

词语辨析|这些词有什么区别(一)

“以为”和“认为”有什么不同问:如何区分“以为”和“认为”?以下两句话该用“以为”还是“认为”?1、你不要()我是为他们伤心,我是为他们骄傲!2、我们(),一个领导干部,应该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而不应以权谋私。答:“认为”表示肯定的看法和判断,语气肯定,也比较郑重。“以为”语气不大肯定,也比较随便。“认为”可用于重大事物,也可用于一...

2018-04-25 21

词语辨析|这些词有什么区别(二)

“有关”与“相关”的使用区别有位从事秘书工作的同志问,“有关部门”“有关情况”跟“相关部门”“相关情况”有什么不同。“有关”跟“相关”的意思有所不同。“有关”表示“有关系”。做定语时表示“有关系的”或“涉及的”。例如:(1)请刘秘书把有关部门的负责人约来,星期三谈一次。(2)对这个问题,有关方面现在都反馈了信息,我明天汇总后把材料交给...

2018-04-25 275

词语辨析|这些词有什么区别(三)

“和、与、及”用法有何不同连词“和”“与”“及”比较起来,“和”用得最广泛,口语和书面语中都很常见。“和”可以连接名词性成分,也可以连接动词性或形容词性成分,表平等联合。例如:①老师和学生都赞成这个意见。②这件事情还要进一步调查和了解。③他的话是那样明确和有力。表示3项以上成分的平等联合时,“和”要放在最后两项之间,前面的成分用顿号连...

2018-04-25 231

词语辨析|这些词有什么区别(四)

鞭笞、鞭挞鞭笞:①用鞭子或板子抽打;②这种用鞭子或板子抽打的刑罚的名称;例:狱卒鞭笞乱下,将他牙齿打折。鞭挞:也指鞭打,现多用于形容无情地指责披露。例:这部作品对旧社会的丑恶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来源:中国华文教育网)逐渐、逐步逐渐:渐渐;慢慢变化。例:天色逐渐暗了下来。逐步:1.随着步履。例:丹陛陵晨对,青云逐步生。2.一步一步地;发...

2018-04-25 325

词语辨析|这些词有什么区别(之五)

安静、宁静“安静”和“宁静”都是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可是仔细推敲,它们之间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安静”重在稳定,有使安稳、平静下来的意思,强调的是由闹到静的过程。而“宁静”重在平和,一般多指平和、安静,描述的是安静的状态或气氛。例如:上课铃响了,教室里渐渐安静下来。清晨,公园里十分宁静。“安静”多指环境没有声音或吵闹。而“宁静...

2018-04-25 224

词语辨析|这些词有什么区别(之六)

“申明”与“声明”【例句】①为了避免误解,我需要再一次申明我的意见。②毛泽东同志在这个声明里提出的八项条件中,是国共两党和谈的基础。③如果先生这类意见也可以称作“谏”,我声明:确实“拒谏”。【辨析】“申明”只作动词,指郑重地申诉理由或道理。“声明”是向公众宣布或说明,这里是作动词用,作动词时,“声明”后常用逗号或冒号,其后是“声明”的...

2018-04-25 353

词语辨析|这些词有什么区别(之七)

“截止”与“截至”“截止下午5点,入园参观人数已超过30万。”其中“截止”应为“截至”。“截止”的意思是停止,一般用于某一时间之后,如“活动已于昨日截止”;而用于某一时间之前的应当是“截至”,如“截至昨日,已有上千人报名”。(《咬文嚼字》所刊载的《2010年十大语文差错》)“度”与“渡”“度”是指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渡”是后生的字,...

2018-04-25 355

词语辨析|这些词有什么区别(之八)

“吸取”与“汲取”问:常听人说“吸取教训”,也有人说“汲取教训”。那么,这两种说法是否都是正确的?上海柳和和答:两种说法都可以,并无正误之分。不过“汲取”比“吸取”书面语色彩浓一些,也显得更庄重。“汲”,《说文解字》说“引水于井也”,本义指取水,引申为吸收、吸取。从汲水这一动作可以推想到,“汲取”是需要花费一番力气、精力才可获得对象的...

2018-04-25 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