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词语运用

词语辨析|这些词有什么区别(之九)

“不止”与“不只”“不止”是动词,常用的意思有两个,一个是表示“超出某个数量或超出某个范围”。例如:(1)老王恐怕不止六十岁了。(2)这里的水果不止一种,除了苹果还有柿子和鸭梨。(3)我在这个乡住了不止三个月。(4)张书记到最贫困的李村去了不止十趟。(5)我们班身高超过一米八的不止刘强,还有俩同学。(6)去年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不止...

2018-04-25 303

词语辨析|这些词有什么区别(之十)

“按照”和“依照”“遵照”的区别区别:按照:同为介词。介绍行为的根据。按照:通用于各种语体,不带尊敬色彩。依照:多用于书面语体,更适用于国家法规、军政文告等,这时是强调依原样照办,不得走样。遵照:多用于书面语。带尊敬色彩,表示遵从依照。练习:下列选项正确的是()(1)只需要___向导的指导进行操作,就可以创建一篇新文档。(2)公司应_...

2018-04-25 525

万万没想到这些竟然是成语

【令人喷饭】“令人喷饭”很常见,却少有人知其是成语,更少人有人知道如此通俗的成语出自宋代苏轼笔下。苏轼《文与可画禹筜谷偃竹记》:“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现用来形容事情、行为或说话让人可笑。【半身不遂】提到“半身不遂”,大部分人的第一感觉这是种病。说它是句成语,还真得令不少人感到稀奇。“半身不遂”原为...

2018-04-24 219

疑难词语辨析

“前苏联”的“前”该加不该加,这是个老问题。从语用实际看,对“前苏联”不宜“一刀切”,简单地肯定或否定都不恰当。我们认为“前苏联”的使用有三种情况:一、绝对不能用。在苏联存在的1922年到1991年期间,称“苏联”为“前苏联”会产生语义矛盾,像“l941年前苏联遭到德军入侵”之类的说法是错误的。二、可用可不用。在苏联解体之后,用“前苏...

2018-04-24 125

国家语委专家告诉你“的地得”的正确使用

在汉语书面语中,“的”是定语的标志,“地”是状语的标志,“得”是补语的标志。在一般情况下,三者的区别是显著的,但有的时候容易用错。下面说说几种容易用错的情况。先说“的”跟“地”。我们知道,定语的后面写“的”,状语的后面写“地”,一般不会错。有一种情况容易搞错:在偏正词组中,修饰成分是双音节形容词,中心语是双音节动名词(具有名词作用的动...

2018-04-24 119

编辑需要掌握的80个“冷”成语

永州一中刘小忠1.荦荦大端:指主要的项目,明显的要点。荦荦:清楚、分明的样子。2.皮里阳秋: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言论。本来写作“皮里春秋”,到了东晋,简文帝司马昱的母亲郑太后名叫阿春,为了避她的讳,遂改为“皮里阳秋”。皮指外表,里指内心,春秋即孔子所修的史书《春秋》。意思是表面上不作评论,内心却有所褒贬。3.扫眉才子:扫眉:妇女画眉毛...

2018-04-24 192

审读室:“等”与“等等”

等助词,表示列举,有两种用法。一、表示列举未尽。用于部分列举,有省略或替代未列举部分的作用。未列举部分或因不重要或因项目太多而不必一一列出,或因知道得不清楚而无法列出。例如:(1)本次列车开往深圳,途经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等地。(2)在这届奥运会的田径、体操、游泳、射击等比赛项目中,我国体育健儿有出色的表现。(3)他喜欢的中国古典...

2018-04-24 169

【珍藏】准确用词(下)

“以为”和“认为”有什么不同问:如何区分“以为”和“认为”?以下两句话该用“以为”还是“认为”?1、你不要()我是为他们伤心,我是为他们骄傲!2、我们(),一个领导干部,应该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而不应以权谋私。答:“认为”表示肯定的看法和判断,语气肯定,也比较郑重。“以为”语气不大肯定,也比较随便。“认为”可用于重大事物,也可用于一...

2018-04-24 175

【珍藏】准确用词(上)

“制订”与“制定”“制定”与“制订”的搭配习惯大致可概括为:大政方针用制定,具体条文用制订。制定,常常是定出具有强制性和决策性的法令、政策。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为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及其健康发展,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制订,常常是创制...

2018-04-24 175

几对易混淆词语的区别

有时看见“一节棍子”,有时看见“一截棍子”。请问“节”跟“截”的用法有什么不同?“节”常见的意思有:物体各段之间相连的地方。例如“骨节、关节、竹节、节外生枝、盘根错节”中的“节”都是这个意思。段落。例如“节拍、音节、章节、逐节讲解”中的“节”都是“段落”的意思。节日、节气。例如“中秋节、教师节、清明节、过节”中的“节”都表“节日”。值...

2018-04-24 133

历史名词正确读音

来源:华东师大出版社基础教育分社历史上有许多人名、地名、族名、政权名或其它事物名称,很容易读错,需要特别注意辨认识读。下面所列历史名词,都是在历史教学中常常会遇到的,但却极易读错。镐京镐(hào)京禅让禅(shàn)让仆射仆射(yè)阏氏阏氏(yānzhī)吐谷浑吐谷(yù)浑可汗可汗(kèhán)蔡邕蔡邕(yōng)单于单于(chá...

2018-04-24 137

528个易读错的字(推普周宣传资料)

容易读错的字1.蓓蕾bèilěi2.迸bèng裂3.庇bì护4.麻痹bì5.奴婢bì6.刚愎bì自用7.复辟bì8.濒bīn临9.针砭biān时弊10.菠bō菜11.停泊bó12.湖泊pō13.粗糙cāo14.参差cēncī15.差chā错16.偏差chā17.差chā距18.刹chà那19.刹shā车20.差遣chāiqiǎn21....

2018-04-24 128

出错率最高的150个成语

遍体鳞伤形容伤势非常重。已包含“浑身”的意思,不能再说“浑身遍体鳞伤”。误例:他被敌人抓住后,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别无长物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不能理解成“自己没有什么长处”。误例:他谦虚地说:“我既不擅长唱歌,也不喜欢运动;除了画画,就别无长物了。”不耻下问不可用于与自己相当和比自己高明的人。误例:在学校上课要认真听讲,有疑难要...

2018-04-17 179

《咬文嚼字》|100个高频别字整理表

100个高频别字整理表《咬文嚼字》自1995年创刊以来,组织审读了约3000本图书、1000种期刊、100种报纸,并请100家新闻出版单位协助调查各自的用字差错,整理出了《当代汉语出版物中最常见的100个别字》。据《咬文嚼字》编辑部透露,表中所列100个别字,都是高频别字,在当代出版物中反复出现,其差错率甚至占到某些出版物别字量的50...

2018-04-17 153

“‘然而’......‘却’......”的错误用法

杜老师:某媒体中说:“高粱秆是当地人司空见惯的柴火、饲料或肥料,然而却有一位有心人,却用它制作成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并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请问其中“然而却有一位有心人,却用它制作成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的说法是否妥当?谢谢!山东读者范立同范立同读者:“然而”常用来表示转折的意思。例如:(1)窗外飘起雪花,然而群众依旧来看演出。(...

2018-04-17 145

“做客”和“作客”的区别

有人说“做客”和“作客”是一回事,两者之间是异形词的关系;也有人说两回事,“做客”是“做客”,“作客”是“作客”,不能混为一谈。你说呢?“作客”“做客”两重天王应华江苏省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天鹅的故事》说:“在访俄期间,我在莫斯科认识了来自贝加尔湖的俄罗斯老人斯杰潘,他请我到他家去作客。”文中“作客”是“做客”的误用。《现代汉语词...

2018-04-17 174

“幅”“副”“付”作量词时如何区别

“幅”“副”“付”作量词时如何区别“幅”“副”“付”这三个字都具有量词的功用,但比较容易混淆,搞得不好就有用字不当之虞。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区别呢?“幅”:“布帛广也。从巾,声。”(《说文解字》)也就是说,“幅”字的本意是指布帛类织品的宽度。因此,“幅”作量词时仍离不开布类。一般用于布、帛、呢绒、图画(在纸未出现前,图画主要画在布帛上)...

2018-04-17 173

现代汉语“但是”“却”“倒”的比较研究

【摘要】“但是”“却”“倒”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转义虚词,在一定语境中可以互相替换,都表示转折的语义。但是,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三者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本文重点从语义特点和语篇连接功能的角度出发,对三者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参考。中国论文网http://www.xzbu.com/5/view-4974316.htm...

2018-04-17 178

编辑需要掌握的18个“冷”成语

无远弗届语出《书?大禹谟》,全句是“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释义:不管有多远,没有不能到达的。例句:近二十年前,商用互联网被引入中国。从那时起,互联网就以一种完全自由、平等、无远弗届而不受任何限制的形象被介绍给中国人,似乎这虚拟世界是超拔于尘世之上的“理想国”。这种印象,支配了中国人最初的互联网观。(2012-...

2018-04-17 114

“做”与“作”的推荐用法

——摘自全国科技名词委联合国家语委“‘做’与‘作’的用法研究”课题在对定义的语言表述中,"做"和"作"的使用不易分清。为了促进科技名词的科学定义,全国科技名词委联合国家语委,共同开展了"做"和"作"的相关课题研究。课题组现将相关结论在媒体发表,希望借此征求...

2018-04-17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