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易错字词

词语春秋|“鲇鱼”和“鲇鱼效应”

头扁口阔,上下颌有四根胡须,周身无鳞多黏液,凶猛食肉,这就是我们生活中一种常见的鱼——鲇鱼。鲇鱼不仅常常出现在寻常百姓家的餐桌上,还频频亮相于我们的媒体中,请看:(1)对于中国汽车工业来说,“吉利”汽车很可能就是一条生猛的“鲇鱼”。不管它的未来的前景是否辉煌,至少眼下它的客观存在,已经使主流轿车厂家感到了压力。(《人民日报》2000年...

咬文嚼字 2023-10-23

一针见血|拜见当称“谒拜”

2019年第8期《老年知音》所载《打造传承红色基因基地——修建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侧记》一文这样说道:“纪念碑建成对外开放后,我又曾三次陪同外地来桂林考察的客人到烈士碑园竭拜红军烈士。”其中的“竭拜”当为“谒拜”之误。谒,音yè。《说文》:“谒,白也。”本义为陈述、禀告,多用于下对上或幼对长。引申表示拜见。如“谒见”即进见(辈分...

咬文嚼字 2023-10-23

热线电话|“箴言”与“真言”有区别吗?

答:“箴言”和“真言”,音同义不同。箴:本义是缝衣的工具,因为其形状是尖的,故可以用来刺、扎,并由此引申出劝告、劝诫义。箴言,即规谏劝诫之言。查《汉语大词典》,“真言”有三解:一指佛教经典的要言秘语;二指咒语;三指口诀、要语。欧阳山《金牛和笑话》:“他传授了一套游击战法,有十六个字的真言,能打退日本。”可见,“真言”并无“劝诫、劝告”...

咬文嚼字 2023-10-23

追踪荧屏|何来“官碟”

古装电影《无间归途》中,邢江峰要求离开独龙帮,向给自己布置新任务的总捕头赵通索要“身份证明和官碟路引”(字幕同步显示)。字幕中的“官碟”应是“官牒”。牒,从片,枼声。本指用来书写的薄木片、简札。古时对不同规格的书写木片,有不同的叫法。小简曰牒,大简曰册,薄者曰牒,厚者曰牍。“牒”后引申指表册、谱籍、书籍、官府公文等。“官牒”就是记载官...

咬文嚼字 2023-10-23

文章病院|郑庄公并非“不悌”

这段话出自《透过地理看历史》(台海出版社2020年11月出版),文中列举了对郑庄公的三个评价,其中“不悌”用得不对。悌,读作tì,意思是敬爱兄长。如《孝经》:“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侍奉兄长要体现敬爱之心,这种顺从可以移到侍奉官长上。在早期的文献中,悌往往写作“弟”,如《荀子·王制篇》:“能以事兄谓之弟。”即能够按礼义来侍奉兄长就叫...

咬文嚼字 2023-10-23

追踪荧屏|“铺张扬厉”不能写作“铺张扬历”

2023年6月6日,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播出《法律讲堂(文史版)》节目中,上海开放大学尹晓婷教授讲到钱谦益和柳如是的婚礼时说:“第二年的农历六月初七,钱谦益以匹嫡之礼迎娶柳如是,极大地满足了柳如是对尊严的追求。在新婚礼节上,钱谦益是铺张扬lì,以兰舟花舫,箫鼓遏云,向世人宣告他们的合卺之礼。”字幕把“扬lì”打成了“扬历”,错了,应...

咬文嚼字 2023-10-23

社交新风|别解+反语:一种网络新用法

当有人说你是“社恐”的时候,他是什么意思呢?早些时候,“社恐”是“社交恐惧症”的缩略语,所以他的意思是你“性格内向,害怕社交活动”。但是现在,他也可能把“社恐”理解为“社交恐怖分子”,“社恐”的意义成了“性格热情,极其擅长社交”。同一个“社恐”,却具有完全相反的意思,这是怎么回事?要想把“社恐”的理解过程说清楚,必须先介绍两种修辞格—...

咬文嚼字 2023-10-23

一针见血|“平步”岂能“轻云”

2013年5月15日《中华读书报》刊登的《伪名儒,不如真名妓!》中有这样一句话:“袁枚声名多么显赫,23岁考中举人,次年中进士,入翰林,平步轻云……”句中的“轻云”应是“青云”之误。成语“平步青云”,无论书面还是口头都经常遇到。“平步”即平常步行,这里指走上。“青云”指青天、高空,比喻高官显爵。成语的意思是,一下子就升到很高的地位。旧...

咬文嚼字 2023-10-23

文章病院|汉武帝活到公元104年?

公元104年,汉武帝推行《太初历》,以一月为岁首,正月初一成为新年的第一天……除夕之夜,辞旧迎新,阖家团圆吃年夜饭成为中国人最重要的习俗。这段话出自《谷物的故事:读解大国文明的生存密码》(上海三联书店2022年9月出版)。汉武帝的生卒年为公元前156年—前87年,在位时间是前141年至前87年,不可能在104年推行太初历。此处的“公元...

咬文嚼字 2023-10-23

一针见血|“驻节”不应作“住节”

2019年9月7日《北京晚报》第16版刊有《带我远行的运河》一文,文中写“在家乡淮安清江浦,我以寻访的思路探访了老街巷陌、古城遗迹”等事,其中有句:“清同治三年(1864),为抵抗捻军的骚扰,住节清江浦的漕运总督吴棠修筑清河县城于里运河南岸。”这里的“住节”应改为“驻节”。“驻”为车马停止,亦泛指屯驻或停留,有驻防、驻留、驻节等词。“...

咬文嚼字 2023-10-23

时尚词苑|快乐的“多巴胺”

今年的夏天有些不一样,对明亮色彩的审美追求形成了一种新的时尚潮流——“多巴胺穿搭”。凭借着高饱和度的鲜艳风格,“多巴胺”风格相关词条频登热搜,一跃成为网络热门词,这种时尚风格也成为线上线下都能看到的明丽风景线。“多巴胺”本身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属于调节人体内情绪的重要物质之一,这种脑内分泌物和人的情欲、感觉有关,同时也是一种强烈的荷尔...

咬文嚼字 2023-10-23

文章病院|重阳不在仲秋时节

《老同志之友》2015年10期上《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一文中,有句话说:“九月九日正值仲秋时节,登高远望,啸咏骋怀,活动筋骨,所以,人们于重阳登高。”这儿有个问题,重阳之日是“正值仲秋”吗?重阳节之九月九日,用的是夏历月日。夏历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为“月”。正常年份一年十二个月,分为四季,依次为春、夏、秋、冬。每季三个月,依次为孟、仲、季...

咬文嚼字 2023-10-23

编校工作中如何正确把握涉港澳台用语(上)

涉港澳台用语,是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体现。因此,应根据党和国家的相关方针政策,基于其内在逻辑,掌握相关用语的政治原则。凡违背相关政治原则的,均须加以相应的技术处理;反之,则可直接使用。据此,可以防止技术处理失之过宽或失之过严,并以纲带目、以简驭繁。(一)涉台用语必须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必须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01涉台用语必须...

木铎书声 2023-10-13

编校工作中如何正确把握涉港澳台用语(下)

对涉港澳台用语的固定说法,不得换字、多字、少字、颠倒语序、误用误省标点等。01不得换字例如:“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办事处)”,不得称“台湾经济文化代表处(办事处)”,即不得将该机构名称中的“台北”更换为“台湾”;“台湾、澎湖、金门、马祖单独关税区”作为世贸组织成员,可简称“中国台北单独关税区”,也可简称“中国台北”,但不可简称“中国台...

木铎书声 2023-10-13

一针见血|“失怙”误为“失祜”

2022年6月29日《中华读书报》第5版所刊《范仲淹:光环之下》一文,评介了郭宝平的历史小说《范仲淹》。其中这样写道:“为何范仲淹履历算不上顶级漂亮,成就算不得惊世骇俗,却是后世公认的贤人君子、人臣极则?一个幼年失祜的寒门子弟,是如何完美逆袭的?”其中“失祜”错了,应为“失怙”。怙,读hù,本义为依靠、凭借。《诗经·小雅·蓼莪》:“无...

咬文嚼字 2023-09-18

热线电话|为何称“同窗”?

答:过去学校里的课桌多是双人桌,所以口头语中常用“同桌”称呼与自己同坐一张课桌的同学。这很好理解。但用“同窗”称呼同学,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同窗”是个传统词语,据文献,在宋代就已经出现了,最初用作动词,指在一起读书。如宋吕祖谦《与朱侍讲书》:“同窗者,乃叔度之弟景愈。”后来也指在一起读书的人,即同学。“同窗”一词在...

咬文嚼字 2023-09-18

追踪荧屏|白露在何时

电视剧《神探狄仁杰4》第12集中,为破金银失窃案,狄仁杰去小刘庄调查银马车去向。卖菜的刘老汉说在九月底白露刚过的一天晚上,见到五辆马车从门前经过,还强调说时间不会记错。后来在作案情分析时,狄仁杰再次提到九月二十六日这天是白露。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每年的公历9月8日前后,白露到来,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白露不会在9月底。况且,...

咬文嚼字 2023-09-18

十字街头|老坛酸菜之“坛”不是“壇”

笔者日前购买某知名品牌老坛酸菜牛肉面时,注意到其外包装的背景图中有许多由不同字体写成的繁体“壇”字。这个“壇”应是指“老坛酸菜”的“坛”;但问题是,“老坛酸菜”的这个“坛”,繁体不应写作“壇”,而应该写作“罎”。《说文解字》:“壇,祭场也。从土亶(dǎn)声。”“壇”是祭祀的场所,是古时为祭祀、会盟、封拜等而筑的高台,多为土石所造。简...

咬文嚼字 2023-09-18

文章病院|“绿衫”“蓝衫”谁人穿

这种自信又大胆的多巴胺穿搭很难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于是唐诗里对唐代女子的穿搭描述非常之多。如王珪“黄衫束带脸如花”,白居易“折腰俱老绿衫中”,徐惠“红衫艳织成”,韦应物“长怀旧卷映蓝衫”,卢照邻“娼家日暮紫罗裙”……别的不多说,单看这随机选的五句诗,就有红、黄、蓝、绿、紫交相辉映,仿若置身于色彩绮丽的大唐。这段话出自2023年6月27...

咬文嚼字 2023-09-18

十字街头|桃李不言自成“谿”?

近日,我前往浙江省浦江县吴茀之纪念馆观赏吴茀之和他的学生作品展。走上吴茀之纪念馆台阶,抬头看见大门口悬挂着红绸横幅,印着“桃李不言自成谿——吴茀之和他的学生作品展”几个黄色大字。这里“谿”错了,正确的当是“蹊”。“蹊”是一个多音字,读qī时,常用于“蹊跷”一词中,义为奇怪、可疑。读xī时,义为小路,亦泛指道路。后也有途径、路线的意思,...

咬文嚼字 2023-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