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易错字词

一针见血|何来“褚红”?应是“赭红”!

2021年1月4日《文汇报》第7版刊载了《柿染:植物之色》一文,其中写道:“投入生锈的铁器,是因为铁锈的成分是三氧化二铁,可令染物发色鲜明……那位朋友在朋友圈里晒出的衣服照片,透着一种昏黄或褚红的颜色……”何来“褚红的颜色”?“褚红”应改为“赭红”。“赭”是个形声字,从赤者声,读作zhě,义为赤土。古人会用赤土(即赭石,主要成分为三氧...

咬文嚼字 2024-05-10

文章病院|“仪程”宜为“程仪”

金庸著《鹿鼎记》(广州出版社2013年4月版)中有这样一个情节:知县吴之荣贪赃枉法,被人告发,朝廷下令革职,他官财两失,以回家没有盘缠的理由向各家讨要钱财。说到相关细节时,书中这样写道:吴之荣“来到富室朱家,主人朱佑明却是个疾恶如仇的正直君子,非但不送仪程,反狠狠讥刺……”(第13页)其中的“仪程”应是“程仪”。程,即道路、一段路。仪...

咬文嚼字 2024-05-10

一针见血|“少倾”当为“少顷”

2021年5月23日《钱江晚报》A0006版所刊《春风识茶》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少倾,主人已撷茶若干于壶,开水浇沸,旋即绿叶腾空,展于水面,亭亭玉立,若跳天鹅湖的芭蕾姑娘,湖是碧绿的,裙摆是碧绿的,水雾袅袅,微风扑面。”句中的“少倾”当为“少顷”。“倾”与“顷”字形上仅相差一个偏旁。但在意义上,区别较大。“顷”读qǐng,主要义...

咬文嚼字 2024-05-10

文章病院|“入吾穀中”?

2009年5月20日《天津老年时报》副刊《江湖》一文中说:“直到今天,一些国人与欧美人士打交道时,还习焉不察地凭借着在国内官场上混得惯熟的那一套江湖路数……诱使对方在公共事务上放弃原则,入吾穀中。”句中的“入吾穀中”应为“入吾彀中”。穀(谷的繁体字),音ɡǔ,谷类作物的总称。“入吾穀中”无从索解。彀,音ɡòu,原义为“把弓拉满”。彀中...

咬文嚼字 2024-04-29

一针见血|“品轶”?“品秩”!

香山静宜园管园官员的级别:“与‘三山五园’中的其他园林相比”,建立之初的静宜园“在官员品轶和人员配置上明显偏低,仅有八品苑丞两人,未入流苑副两人”。这里的“品轶”应为“品秩”。“品秩”的“品”是封建帝制时代官吏的等级,“秩”本指等第、次序,可表示官员的俸禄、品级等,这里指的是官吏的俸禄。“品秩”即官品与俸秩。古代的文武百官,不论在京中...

咬文嚼字 2024-04-29

追踪荧屏|“集腑”怎能“成裘”

视剧《云飞丝路天》第11集,男主人公何天宝的皮货行中挂着一副对联:“多财原善贾,集腑更成裘。”下联显然是化用了“集腋成裘”,但误把“腋”写成了“腑”。“集腋成裘”语出《慎子·知忠》:“故廊庙之材,盖非一木之枝也;粹白之裘,盖非一狐之皮也。”“粹”一作“狐”,“皮”一作“腋”。“腋”的本义是肩关节下面的凹陷部位,此处特指狐狸腋下的小块毛...

咬文嚼字 2024-04-29

借题发挥|“汗流颊背”?

011年9月12日—18日一期《佛山广播电视周报》一篇文章的标题是:“《舞力对决》:让你汗流颊背地走出电影院”。其中的“汗流颊背”应是“汗流浃背”之误。浃:本指满、遍及,引申指浸透、湿透。“汗流浃背”,即汗流得湿透了背上的衣服,本形容极度惶恐和惊惧。如鲁迅《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但我们一翻历史,怕不免有汗流浃背的时候。”后也形容满身大...

咬文嚼字 2024-04-29

文章病院|“聚茧作囊”?“忍贪读书”?

这段文字出自2022年4月23日《潮州日报》第3版所刊《读书,人生的一盏明灯》一文。其中有两处错误:“聚茧”应是“聚萤”,“忍贪”应是“忍贫”。“聚萤作囊”化用自“囊萤”的典故。“囊萤”即用袋子装萤火虫,其主人公是东晋的车胤。《晋书·车胤传》:“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说的是,车胤...

咬文嚼字 2024-04-29

一针见血|“天洪贵胄”?“天潢贵胄”!

黄鲁直道:“不错,越是平常的东西,有些人却越是觉得珍贵,这只怕也就是那些天洪贵胄们的悲哀,因为他们虽然享尽人间的荣华富贵,但一些平常人都能享受的乐趣,他们反而永远也享受不到。”其中,“天洪贵胄”应为“天潢贵胄”。潢,读huánɡ,可表示积水池。“天潢贵胄”中的“天潢”指的是皇族、宗室的子孙。为何以“天潢”指皇室?一说“天潢”即天池,皇...

咬文嚼字 2024-04-29

热线电话|“新郎官”还是“新郎倌”?

:“新郎ɡuān”是方言的说法。在书面上,“新郎官”和“新郎倌”两种写法都有,但我们倾向于选择“新郎官”这一词形。先从语用实践看,现代作家的典范白话文著作中,一般用“新郎官”。如,郁达夫的《迟桂花》:“因为他要做新郎官了,所以在高兴。”再从修辞上看,选用“官”还是“倌”,似乎有民俗心理的因素在起作用。汉语里新郎的称呼还有“新官”“新官...

咬文嚼字 2024-04-29

一针见血|应是“命运多舛”

一文,其中这样写道:“他忆起国内过年的盛况,联想自己少小离家、在修院环境里的艰险、命运多桀……”此处的“命运多桀”错了,应该为“命运多舛”。舛,读作chuǎn,义为相违背,也指不幸、不顺。命运多舛,即命运中充满了不顺,指一生坎坷,屡受挫折。上述文章的主人公敬隐渔父母皆亡,家庭离散,一个人在法国自费留学,靠着恩师罗曼·罗兰接济勉强度日,...

咬文嚼字 2024-04-29

正音室|应读“窦燕(Yān)山”

桂林市某区开展“传承传统文化,共建美好家园”活动,在街头挂出公益宣传横幅,向广大市民普及《三字经》。这个形式很好,但横幅上“窦燕山”的“燕”注音为Yàn,错了,正确的读音为Yān。窦燕山指窦禹钧,是唐末、五代后周时人,以词学闻名,也是著名的藏书家。他曾创建书院,聚书数千卷,延请儒师,招孤寒之士,献书办学,对传承书籍与文化做出很大贡献。...

咬文嚼字 2024-04-29

一针见血|应是“锔碗”

2012年3月12日《四川政协报》04版《特刊》中有一篇题为“父亲是个修补匠”的文章。其中有句话这样写道:“修盆呗!矩碗呗!修理破锁,配钥匙呗!”毫无疑问,“矩碗”应是“锔(jū)碗”之误。旧时,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加之中华民族的节俭美德,如果碗破了,则可请专门修碗的人来修。修碗人用的主要是一个特别的钻孔工具,和用铜或铁打成的扁平的两脚...

咬文嚼字 2024-04-29

书林一叶|“种草”“长草”和“拔草”

是在网络语言中,“拔草”的意思却完全变了,要说清楚“拔草”的意思,恐怕还得先从“草”说起。所谓“草”,其实就是对某种商品的购买欲望,这个比喻是不是还挺形象的?想买某种东西的欲望,静静地在心底萌芽,虽然不茁壮,却很茂密,很顽强,弄得人心底一直痒痒的,就像漫山遍野疯长的小草一样。很多吟咏小草的古诗也是可以形成有趣类比的,如“离离原上草,一...

咬文嚼字 2024-04-29

文章病院|“腹笱”?

“腹笥”典故出自《后汉书·边韶传》:“边为姓,孝为字,腹便便,五经笥。但欲眠,思经事。寐与周公通梦,静与孔子同意。师而可嘲,出何典记?”东汉时陈留郡浚仪县(今河南省开封市)读书人边韶(字孝先),学识渊博,而且有口才,以写文章著名,教授学生数百人。一次在给学生讲完课时因疲劳而白天打瞌睡,学生编顺口溜讥笑他肚皮肥大,他以顺口溜回敬说自己肚...

咬文嚼字 2024-04-29

一针见血|没有“锱重”

电视剧《正者无敌》第28集中,有这样一幕:孤军奋战的川军第六十六师在马家坡被日军包围。师长冯天魁得知八路军129师伸出援手,于是命令部队深夜突围,“把zī重全部扔下,等八路军的向导到了,我们就出发”。字幕显示的是“锱重”,其实应为“辎重”。辎,指古代一种有帷盖的大车。“辎重”,指外出时所带的衣物箱笼,特指行军时由运输部队携带的军械、粮...

咬文嚼字 2024-04-29

追踪荧屏|误读“驿传”之“传”

最后一个环节“鹊桥相会”里,有两位学员把填空题“朝□夕□”填成了“朝令夕至”。“班主任”说填错了,而“传道导师”却说:“这个词他们不算错。因为什么呢?古文里经常用到这个词……张居正的时候,驿传制度改革,那时候没有现在的微信或电信系统,但是中央发布命令……一日之内,朝令夕至。”(同步字幕显示)这么一讲,学员们很高兴。可是传道导师把那“驿...

咬文嚼字 2024-04-29

一针见血|焚膏如何继“昝”

2011年11月8日,《杂文报》第6版刊有《做了一点自己喜欢的事情》一文,其中写道:“而少年时代,焚膏继昝地摘录佳作甚至抄一整本书都是家常便饭。”句中的“焚膏继昝”是“焚膏继晷”之误。晷,读作guǐ,本指日影,比喻时光。也可特指日晷,即古代通过测度日影以确定时刻的仪器。成语“焚膏继晷”也作“燃膏继晷”,意思是说点着灯烛接替日光来照明,...

咬文嚼字 2024-04-29

核红时需防范的几种差错

不细致造成的。这个失误使此处的前期校对工作成果顷刻间化为乌有。在实际工作中,因核红不细导致的差错种类还真不少,尤其是在科技类书稿中体现的可能更明显一些,因为这类书稿图表多,公式多,字母多,运算多,版式比较复杂,弄不好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如让一个字母由正体改为斜体(反之亦然),应该是挺简单的事儿,但由于改版者的失误,自改动处之后产生...

十字街头|应是“上颌窦炎”

某店铺宣传其销售的产品可以治疗鼻炎、鼻窦炎,在其门店的玻璃上贴出了“慢性鼻窦炎”“额窦炎”“筛窦炎”“蝶窦炎”以及“上额窦炎”等病症名称。其中的“上额窦炎”应为“上颌窦炎”。颌,音hé,指构成口腔上下部的骨头和肌肉组织,上部称上颌。而额,即额头,指人体眉毛以上头发以下的部分。上颌窦炎是鼻窦炎的一种。鼻窦,又称鼻旁窦,是鼻腔周围含气空腔...

咬文嚼字 202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