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编采评业务

写出文章的“劲道感”

之所以选用“劲道”作为本文阐述的核心字眼,是因为相比而言,“劲道”这个词更显张力、更具画面感,更加丰厚、更加直白,也富有生活气息,能够契合我多年来对职场写作积淀而成的那种独特的感受。犹如《红楼梦》里那个痴心学诗的香菱,在品读王维名句“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后向导师黛玉畅谈心得,“念在嘴里倒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深以为然。职场写作...

职场写作 2021-08-05 64

写材料应注意“接地气”

职场中的一些材料,表面上看起来“高大上”,结构合理,语言流畅,文采飞扬,头头是道,有政治高度,有理论深度。但细细品味,有时总感觉是为文而文,模式化、套路化明显,或高高在上、空洞说教,或一味板着脸孔、给人以高冷之感。这些现象,归根结底,就是材料没有扎根于“大地”,没有从“大地”中汲取营养,脱离了实际,脱离了群众,脱离了基层一线,成了无本...

职场写作 2021-08-05 75

跳出“高、大、硬、老”,成就性报道这样创新

2020年,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英雄的湖北人民在抗击疫情、疫后重振、社会稳定、民生保障多个主战场,交出了一份英雄答卷。作为本地主流媒体,湖北日报在2020年12月底推出《大战大考——记录2020》系列特刊,以“战疫”“战洪”“战贫”“经济发展战”“民生保卫战”“创新”六大主题,全面盘点全年湖北政治、经济、民生发展成绩,主题宏大、内容丰...

新闻前哨 2021-08-05 67

评论的力量感和信念感从何而来

诗云:“言论关时务,篇章见国风”。当我们读一篇优秀的评论,经常能感到其间奔涌着的力量感、信念感、使命感。新闻是时代的语言,评论,尤其是时政评论,本质上也是新闻的一种表达、淬炼、升华,有时被称之为匕首和投枪,有时被称之为旗帜和灵魂,指向的就是评论所特有的思想性、导向性。

新闻前哨 2021-08-05 54

多下“脚功”,让评论深入现场,让观点带露珠!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毛泽东同志也曾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对于媒体评论员而言,眼力、脑力、笔力一直是长板,而脚力相对较为薄弱。

新闻前哨 2021-08-05 54
大主题如何寻找小切口?来看红网怎么做

大主题如何寻找小切口?来看红网怎么做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主题,地方网络媒体如何从小处发力,成为需要思考的话题。湖南,十步芳草,长沙岳麓山下的新民学会旧址曾聚集了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等一群湖南最优秀的青年,他们心怀天下,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己任,于湘江之畔发...

网络传播杂志 2021-08-05 59

陈特安:笔锋要常带感情

要在“感情”和“故事”上做文章,没有故事的新闻特写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感情色彩的特写岂能感人?要善于把人的喜怒、忧思、惊恐的感情在故事中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来,让情融于故事之中,感情与故事交融,情能动人。“笔端常带感情”,这是我国文人墨客的切身体会,也是他们宝贵经验的结晶。

老记说事 2021-08-05 64

陈特安:细节是新闻特写的活力所在

第三,选准一个“镜头”(新闻事件的高潮部分),聚焦着力刻画,以小见大。要善于选取有重大新闻价值、新鲜的新闻事实,以期使新闻特写厚重而有立体感。比如:1997年香港回归之夜,北京天安门广场数十万群众举行通宵庆祝活动。新华社记者采写了新闻特写《激情十秒》(见新华社1997年7月1日电)。在这篇特写中,作者截取了香港回归这个重大新闻事件过程...

老记说事 2021-08-05 63

媒体人心声

新媒体总要创出一些新媒体产品,比如我们制作的《说到湖南援黄冈医疗队,黄冈市市长哽咽了!》《这些痕迹,刻在你脸上,痛在我心里》等,都成为网络爆款。

老记说事 2021-08-05 49

陈特安:文思雅致居高声远

我的第四点体会是,新闻评论要言之有旨,通情达理。新闻评论要有新闻性。但新闻评论不同于新闻,它要通过分析、说理,表达和传输某种思想,以求达到“言之有旨”,居高声自远。

老记说事 2021-08-05 53

陈特安:新闻评论导向力的决定因素是把握政策

把握政策是新闻评论能否有效参加国内外舆论斗争、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决定性因素。评论的政治方向、立场、观点正确与否,是评论的价值和意义之所在。评论选题是否适宜,要不要写,如何写,都取决于政策的衡量。新闻评论正确的舆论导向必须建立在政策的准确把握之上。

老记说事 2021-08-05 55
如何把短文写好?

如何把短文写好?

古人对写短文多有论述,如“要言不繁”“文约而事丰”“事以简为上,言以简为当”等。爱因斯坦说:“美,本质上终究是简单性。”?

老记说事 2021-08-05 60

深融时代,主题报道如何借势“出圈”?

当前正值媒体深融时代,主题报道如何探索硬币的边界借势“出圈”,推动专业的内容产品传播得更广?这道考题值得媒体人不断深入思考,并在新闻实践中不懈探求更好的答案。本文结合近年来温州日报主题报道实操体会,试论地方媒体主题报道“出圈”背后的动因,以及内容、传播、技术上的内在逻辑。

传媒评论 2021-08-05 79
短视频时代,人物纪录短片如何创新手法讲好故事

短视频时代,人物纪录短片如何创新手法讲好故事

近些年来,随着4G、5G的普及,短视频以势如破竹之势快速占领了大众视野,以抖音和快手为代表的商业短视频平台的日活已达亿级水平,其中抖音日活达到6亿左右。现今刷短视频成了越来越多的网民的选择。做为传统媒体,在短视频迅速崛起的今天,讲故事的方式也在...

传媒评论 2021-08-05 53
“开门办报”,“门”怎么开?

“开门办报”,“门”怎么开?

新闻舆论工作,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建党百年历史对新闻工作者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斗争的主导权,必须切实有效地践行群众路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

传媒评论 2021-08-05 5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加强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促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国务院关于授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的通知》,制定本规定。

网信办 2021-08-05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