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编采评业务

业务讨论|出版物中的禁用词和慎用词(四)——网络用语

报道中禁止使用“哇噻”“妈的”等脏话、黑话。近年来网络用语中对各种词语进行缩略后新造的“PK”“TMD”等(新媒体可用“PK”一词),也不得在报道中使用。近年来“追星”活动中不按汉语规则而生造出的“玉米”“钢丝”“凉粉”等特殊词汇,我社报道中只能使用其本义,不能使用为表示“某明星的追崇者”的引申义。如果报道中因引用需要,无法回避这类词...

伯约编校 2021-06-03 61
再说如何把细节写好?

再说如何把细节写好?

与学员的N次通信(第三十五封信)XX学员:你好!你来信说上次(2021年5月24日)刊发的“如何把细节写好”一文,引起不少人的关注和热议,希望继续就与细节相关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好!我们今天就再讨论一番。A:上文把什么是细节搞清楚了,那细节在稿子...

华文融媒云 2021-06-01 603
努力克服写稿中的“两虚”毛病

努力克服写稿中的“两虚”毛病

《报刊阅评》(3)近览一些高校校报、企业报、医院报等,好稿不少,编排精细,受益多多。但同时也发现有些稿件写的比较“虚”。其中“两虚”毛病较为明显。下面就此进行一番剖析——01“两虚”毛病有何症状?“两虚”指的是,题虚,稿虚。题虚,具体表现在:标...

华文融媒云 2021-06-01 595
“写不出”时咋办?“三招”过坎

“写不出”时咋办?“三招”过坎

举凡行文者大都有“写不出”的时候。这是一种正常现象,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原因嘛,可能不少,暂且不去管它。要紧的是该“怎么办”?据笔者多年观察与自己的体会,有以下“三招”可过坎。1.不硬写鲁迅先生说:“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毛主席在《反对党八股》...

华文融媒云 2021-05-31 583
优秀媒体人具备的六个特质,你呢?

优秀媒体人具备的六个特质,你呢?

笔者在几十年的新闻生涯中,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适合干新闻工作?什么样的人不适合?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媒体人需要具备哪些特质?媒体的记者、编辑是一批有着特殊使命的人。他们的工作就是要及时、真实、有效、客观、公正地为大众传播消息。现代新闻...

华文融媒云 2021-05-31 588

新媒体标题制作如何出新——以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项获奖作品标题为例

在资讯爆炸带来用户注意力稀缺的当下,一个好标题应该至少具有三方面特点:一是迅速吸引眼球,激发阅读兴趣。二是准确传达信息,体现文章主旨。三是细分受众群体,实现精准触达。当用户对新媒体内容快速浏览时,如果没有一个吸睛的标题,好作品可能会在几秒钟内与用户失之交臂。

好评论是走出来的——评论类作品评选侧记

曾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的梁衡说过:“评论是报纸的宝塔尖。”而今在社交媒体时代众声喧哗的舆论场中,评论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一篇(组)切中热点、脚力深厚、逻辑严谨、秉持理性,同时又充满公共关怀的评论,才能在众说纷纭的信息和观点市场体现生命和力量,才能有效发挥引领社会舆论、推动实际工作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中国记者 2021-05-27 61

在践行“四力”优秀作品中,看到好新闻该有的样子

融媒体时代,好新闻是什么样子?形式酷炫、创意新颖、有趣好玩……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看法。在2021年中央新闻单位青年记者践行“四力”交流活动作品评选现场,专家评委直抒胸臆,对各自眼里的好新闻不吝赞美之词。评委们喜欢的作品各有不同,但七场评选听完之后,发现获得好评最多的报道,多有共通之处。?

中国记者 2021-05-27 37

精神传达提纲怎么写

每次重要会议或者领导作重要讲话之后,传达会议和讲话精神是一项重要工作。在传达之前,有些朋友需要为领导拟定好精神传达提纲,这项工作总体不难,主要是把核心内容拎出来。

政研经 2021-05-27 69

采访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采访也是如此,尤其是对于采访经验不足的初学者,更应充分做好采访准备工作。实践证明,准备工作做得好,可以很快引导被采访者进入谈问题的情境,并使被采访者按照预定步骤,谈出自己所需要的新观点和新事例。否则,谈了半天也谈不到点子上,甚至导致采访失败。

新闻三昧 2021-05-27 41

青记独家丨微时评提升舆论引导力的四个维度

在2020年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三农微评》获得新闻名专栏一等奖。《三农微评》是农民日报推出的一档“三农”短评类新闻专栏,也是中央媒体中唯一一档专门聚焦“三农”问题的评论栏目。自2013年1月13日创立,截至2020年11月10日,8年来共刊发文章830篇,平均每周刊发3篇,每年刊发100多篇。新闻评论是媒体的旗帜和灵魂,具有传...

青年记者 2021-05-27 52

青记观察丨国际新闻报道中的军语错用现象剖析

军事是国际新闻报道中的重要内容,但一些报道对军语一知半解,导致在军衔、编制与职务以及武器装备等三大领域的表述错情不断,出现了诸如叠床架屋、近义混淆和标号滥用等多类错误。这就需要记者在不断提高自身军事知识修养的同时,咨询相关专家并借鉴专业报道。如此内外合力,方可达成“军民一致”,使国际军事报道同时满足两个标准:业外人士看得懂,业内人士看...

青年记者 2021-05-27 46
地方新闻怎样“卡C位”?

地方新闻怎样“卡C位”?

1、放得了长线单打独斗,难免势单力薄。抱团取暖,往往出奇制胜。“地方组”小伙伴,不妨扩大场域,归纳总结,寻求规律,找到亮点。对江苏这个地方来说,有一些可将其“包裹”住的关键词,比如说:长江下游、长三角、江南……?

庖丁解news 2021-05-27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