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编采评业务

新闻技巧:七分采访三分写

一篇成功的新闻作品需要“七分采访三分写作”,可见采访是新闻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环。要使采访事半功倍,记者应在采访前、采访中、采访后等方面多加留心。得心应手地运用采访技巧,是一名优秀的记者所应具备的素质,但这种素质的形成决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实践和提升。

写作教程 2021-05-12 46
新闻写作的五大技巧和四个注意

新闻写作的五大技巧和四个注意

新闻写作要求是用事实说话,语言要准确地、生动地传播事实。新闻要按新闻的规律办事,事实是新闻写作的基础,是激发记者灵感的现实,新闻报道就是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记者写新闻就是选择、叙述事实,通过归纳、鉴别、组合,让事实呈现出本来面目...

写作教程 2021-05-12 48

勤于“攒素材”善于“攒线索”

近日读书,进一步了解到很多文学家都有注重积累、善于积累写作资料的好习惯。比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为了积累诗作素材,准备了许多陶罐,并分门别类贴上标签,存放在一个7层的木架上。平时,他收集到资料,就放到对应的陶罐里,一个罐子装满了,就另取一个新罐。等资料积累到足以支撑写作时,就把陶罐清空、完成作品,然后开始新一轮的资料收集。据说,一共75...

三好公文课 2021-05-12 61

这20条写作技巧,让你的新闻导语信手拈来

人们看戏,剧情的结局怎样,往往出现在高潮,正所谓“好戏还在后头”;阅读小说也是这样,故事情节的发展往往要到后面才把底细告诉读者。但是,新闻导语写作就不同,导语写作要让受众在开头就知道是怎么回事。新闻导语,简单说就是新闻的开头,是新闻事件中最重要的事实和亮点。虽然看似简单,就那么几行字,但要想写出彩还得需要动动脑筋。下面给各位介绍一下新...

编辑组稿的方法步骤与要求

所谓直线型,是指编辑按选题计划要求自己寻找作者并向作者组稿的方式。回归型是作者自荐或被推荐的类型。由于出版者对回归型作者的情况并不熟悉,作者对出版社的选题意图和要求也不清楚,因此双方接触后都有一个彼此了解和交流的过程,这样就有把出版意图回归到作者一方的要求。

木铎书声 2021-05-12 63

陈汉忠:怎样把会议报道写得让人爱看?

说到会议报道,编辑同志往往皱眉头,作者也感到头痛,但会议报道毕竟不能没有。在少登会议报道的同时,研究如何把会议写得让人爱看,是很有意义的。笔者做了几年新闻工作,写了一些会议报道,这里,我结合实际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老记说事 2021-05-12 53
多用短句、多用细节

多用短句、多用细节

在2019年的时候,楚天都市报曾推出了大型系列报道:“大国栋梁”。该报道的的20名报道对象,每个人都是一本厚重的书。在有限的2500字里,如何有效提升报道的深度:坚持用时代精神把脉人物,坚持挖掘反映人物精神特质的触发点,让人物既见性格风骨,更见...

老记说事 2021-05-12 61

陈汉忠:信息灵通四途径

本网从今年3月31日始,新辟了专栏《名家名记话新闻》。专栏在第一组系列文章(由人民日报社高级记者温宪老师撰写)刊出后,反响热烈。

老记说事 2021-05-12 50
练就慧眼抓“活鱼”

练就慧眼抓“活鱼”

如何抓到“活鱼”,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寻觅:一、用脑多思考多琢磨有些重大的新闻题材,就像沙砾中的黄金,需要过滤、收集、提炼,多动脑多思考,把大量碎片化、貌似不相干的线索,梳理成清晰、可操作的新闻素材。?

老记说事 2021-05-12 60

段存章:?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眼能传神,眼能留情。一个好题目,等于一个人长了一双好眼睛。现在,报纸版面上精彩的题目还是少,仍有不少老掉牙的题目。“今日大寨”,就是一例。从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今日大寨”不知用过多少,连个“大寨今日”都没有。1994年春天,我到阔别十五年的大寨采访,郭凤莲说:“老段写写今日大寨。”我说:“文章...

老记说事 2021-05-12 69

段存章:好稿是改出来的

新闻报道要求快,有的很急的稿子来不及细推敲,赶时间也是需要的。但多数的消息、通讯、杂感、文章等稿子,写完后不必太急,冷几天(放起来),再修改,是非常必要的。你要知道好稿子是改出来的,不肯下功夫修改自己文章的人,是不能进步的。

老记说事 2021-05-12 63

段存章:?报道与报告简报的不同

编辑部收到通讯员寄来的工作报告和简报的确不少(有的稍加改编的),有时很受欢迎,因为它能给报社提供大量的实际情况和信息。但是为什么见报的又少呢?这里需要弄清新闻报道与报告、简报的不同点,不能用写总结报告的尺度来衡量新闻报道。要知道,报纸的指导性在于及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而不是某地区的成绩表和功劳簿。所以,你要真想多反映你那个地方的成绩和...

老记说事 2021-05-12 56

干货满满!干新媒体干新闻的都来看看|德外独家

最近,《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以下简称“《十年》”)一书推出“典藏版”。该书浓缩了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史上的黄金十年(1993-2003年),记录了中国电视史上波澜壮阔的实践和变革,以及在中国电视人进行自我突破的过程中,呈现出全新的话语表达、传播方式和传播格局。

德外5号 2021-05-12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