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采评业务
深度报道播客要怎么做?《TheRealStory》是如何确定选题和进行采访和制作的?节目发布后,要如何经验听众社群?媒体孵化的播客节目,又会对媒体报道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全球深度报道网采访了节目的主持人刘致昕和制作人蓝婉甄,请他们分享制作中文深度...
“某某某对记者说”“某某某告诉记者”“某某某介绍”……在新闻写作中,这类引语表述很常见。特别是在新闻通讯写作中,如果过多运用此类表述,容易破坏新闻阅读意境,不免让人审美疲劳。
也称“五音”,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zhǐ)、羽五个音级。五声与古代的所谓阴阳五行、五味、五色、五官、五谷等朴素的理论形式一样,是我国早期整体化的美学观,被西方人看作整个东方音乐的基本形态。
在美国工作期间,我一直关注在美华人的状况。历史上,在美华人曾因《排华法案》备受屈辱。直至今日,对华人的歧视仍广泛存在。然而,曾百般忍气吞声的在美华人近年来有了一个重要变化,那就是身为亚裔但不再忍受当“哑裔”,而是对各种形式的歧视挺身说“不”。?
无论是“凤头”还是“虎头”,指的便是最能够打动人、吸引人的切入点。如同任何新闻报道的标题一样,国际通讯的开头亦需反复锤炼,精心打造,其目标虽然一样,具体做法却可以千方百计,各有千秋。?
有了立意之后,就要更为具体地考虑这座房子是个什么结构。它的开头怎样开,结尾如何结,中间放些什么内容,怎样能够做到在有限的篇幅内,将最有特点的内容提炼出来,最终实现立意的目标。?
人类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这个世界很精彩。为何同样生活在一个世界中,有人就能看到精彩,表达精彩,从而活出一个精彩,有人却熟视无睹?从国际新闻业务角度来看,是否善于观察、积累、思考,从而练就一双慧眼,进而厚积薄发,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形成对外部世界认识和表达的良性循环,是一个成败的关键。
以下这组编校评改案例来自某资深图书质检老师(笔名“东编辑”)的实际工作笔记,希望案例中体现的思考方法对大家有所启发。今后,“东编辑评改案例”将成为出版资源库的特色栏目,敬请关注!?
我们可以把提炼主题的第一种途径比喻为: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在这里是一个比喻,是指主题。“梧桐树”在这里也是一个比喻,是指题材。“凤凰落在梧桐树”是指这两者的结合。我国的这句古话,主要意思是最合适的搭配。
面对移动互联网的强势冲击,传统媒体人该如何克服焦虑与恐慌?传统媒体人的出路又在哪里?此文节选自2018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白岩松到广东广播电视台的讲座。他关于新闻人四个核心能力的论述,直指媒体人生存现状与困惑的本质,如今读来,依旧让人受益匪...
时光如水,倏忽而逝。转眼间,《瞭望》已走过整整四十年。四十年风云激荡,光荣与梦想高高飞扬,造就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多华彩的一章。如果说,笔录这样一个生机勃勃的大时代,是《瞭望》与生俱来的使命和担当,那么,曾亲身参与并尽绵薄之力,则是我的幸运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