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采评业务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已拉开帷幕,为有效防控疫情,今年两会的新闻采访工作借鉴去年有关做法,主要通过网络、视频、书面等方式进行采访。这意味着,今年两会上,“云采访”仍将是记者们开展工作的主要形式。那么,“云采访”要做哪些准备?“云采访”如何获取到更具...
又是一年两会时。虽然今年仍以不见面的“云采访”为主,但采访实质并没有变。作为一名多次跑过全国两会的地方分社记者,现以自己浅显经验为例,和新上会的同事与同行、特别是来自地方的媒体朋友聊聊,如何跑出高分稿??
作为两会报道“经典款”,评论产品自然是少不了的。“喂,小新,这个两会议题来篇评论”——听到这个指令的小伙伴,大概率会“嗷”一声,一怕搜索枯肠挠秃头,不好写;二怕用力过猛太空泛,写不好。如何让“沉重的肉身”轻巧起来,如何让评论严肃之中透出趣味?本文作者结合2020年两会期间的经历与观察,以现场感、抽离感、代入感这“三感”为切入点,独家“...
3月伊始,伴随着春天的脚步,中国正式进入“两会时间”。一、挖掘亮点,全方位聚焦“两会”首先,是重点和热点话题的组合式深度报道。从“两会”和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中选取若干话题,形成会议期间深度报道的主题。?
长期身处县市报,总会听到记者发出这样的感叹:这阶段没什么新闻可写,写来写去还是老套套;我们跑的是“冷线”,不像有的热线好跑,写出来都是头条新闻;一年唱的都是四季歌,弄不出什么好新闻来……?
在有关两会的宣传报道中,我们应该知道哪些基本常识?注意哪些不规范表述?木铎书声持续关注两会动态,并于去年推送笔者文章“两会知识常见不规范表述100例”。?
在新闻业界,编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岗位,是媒体的骨干力量和支撑。作为责任编辑,担当的职责更加直接和重要,尤其是互联网时代,信息变得越来越丰富、廉价,在媒体融合的推进下,新闻样态、内容日趋多元,编辑与社会的关系更趋立体、多元、复杂。面对日新月异的传播态势,编辑如何向受众端出一道道“美味”,成了考验编辑水平和能力的重要课题。编辑需要具备的思...
——《说说写文章的小故事》系列之十五?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年3月4日在一版刊出一篇题为“英雄拉齐尼”的通讯,介绍了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村护边员拉齐尼的事迹。《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年3月4日第1版)该通讯不长,读后令人感动。...
?与学员的N次通信(第二十七封信)刘国昌XX学员:你在微信中谈到了标题中的标点符号问题。这确是一个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围绕这个问题研讨一番!在新闻标题中,本来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时至今日大多数标题也依然是这样。然随着社会迅速发展、新闻...
?新闻采写有“七个不要”,你了解吗?王默新闻采写是媒体人的基本功。锤炼这基本功,不仅要记住那些个“要”,还需知道有哪些个“不要”。笔者结合多年工作体会,总结出以下“七个不要”,与大家分享。一、不要慢慢腾腾,跟不上趟。?新闻报道贵在快速。如过了发布的“黄金时段”,新闻就变成了旧闻。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快速发布新闻不但成为一种趋势且成...
?关于标题的重要性,已经讲过多次。“看文先看题”“题好文一半”,抓精品要从抓标题开始,大家也开始重视起来了。文章要改动,标题也要改动。怎样改,才能改出一个比较满意的标题呢?我们可以用以下7种方法来试一下,相信会有效果。一是用“拟人化”的手法做标题有一位通讯员写了一篇报道,写的是广州铁路局严格控制各种会议。如果标题就是《广州铁路局严格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