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编采评业务

名记者的深厚笔力是如何练成的?

名记者的深厚笔力是如何练成的?

?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涌现了一批名记者,他们都有一颗赤子之心,怀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志向,在新闻界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他们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都具有深厚的笔底功力,写出的文章深刻而生动,推动着社会进步。那么,他们的笔力是如何练就的呢?我们通过了...

华文融媒云 2021-01-11 627
文稿是座“大观园”

文稿是座“大观园”

我有个观点:想让文稿出彩,要善于跨界思考。其实,对写作理论的学习,同样需要跨界思考,只有掌握这种思维方式,学会跳出“文稿”看文稿,在多学科、多维度中取象比类,找到相通的底层逻辑,在“深入”“浅出”中求得事半功倍之效果。?

写作素材“管理学”

写作素材“管理学”

【本文是“素材三部曲”之二,刊于《应用写作》2019年第8期,原名《你不理材材不理你——管好素材的“八个维度”》,解决的是素材“怎么管”的问题。初衷源于一个洞察:有些人收集素材时有“捡到篮里就是菜”的心理,只顾往篮里装,一存了之,殊不知随着东西...

修改:写作的“关键一招”

修改:写作的“关键一招”

笔者发现,在公文写作实践中,一些人对“修改”的理解不到位,有的把它当成可有可无的过程,只是做做样子、意思意思;有的把它当成折腾,多改几次就有负面情绪;有的只会靠感觉,不讲方法。?

如何管好文稿“身材”?(下)

【古人云:文章合为时而著,愚以为,笔墨当随时代,我的文章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秉持“非原创,不分享;无思想,不写作;无感受,不呻吟”的原则,每周甘愿为您“熬”汤,您若不怕酸,我就不怕苦。】

如何管好文稿“身材”?(上)

【古人云:文章合为时而著,愚以为,笔墨当随时代,我的文章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秉持“非原创,不分享;无思想,不写作;无感受,不呻吟”的原则,每周甘愿为您“熬”汤,您若不怕酸,我就不怕苦。】

写作提纲“八段锦”

写作提纲“八段锦”

【古人云:文章合为时而著,愚以为,笔墨当随时代,我的文章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秉持“非原创,不分享;无思想,不写作;无感受,不呻吟”的原则,每周甘愿为您“熬”汤,您若不怕酸,我就不怕苦。】?

无提纲,不写作

无提纲,不写作

这些年,我注意到机关文字工作的一个现象:有些人写材料不习惯写提纲,拿到写作任务,不愿花时间来规划设计,习惯于跟着感觉走,边想边写,从主标题开始,一行行往屏幕上“码”,随意性很大。?

写作材料整理就像大禹治水,要开渠,不要填坑

写作材料整理就像大禹治水,要开渠,不要填坑

我大学学物理,半路被新闻拐跑了。那一本本可当砖头防身的课本还没丢,却已忘得七七八八。不过,有一条定律幸存下来,叫熵增定律。说啥呢?大意是一个无外力干预的封闭系统必然走向混乱。好比花必然会谢,地板必然会脏,镜子必然会碎,汽车必然会坏……如果你想对...

叶伟民写作 2021-01-07 71

先“切进去”再“切开来”——写文章的选题破题之法例谈?

前段时间,我们单位接到省改革办的通知,说是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系统总结“十三五”时期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科学谋划“十四五”时期的工作,请每个改革专项小组的主要负责同志写一篇理论文章,4000字左右。作为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专项小组的牵头部门,我们当然也要完成好这个“作业”。

三好公文课 2021-01-07 57
网络媒体小编如何改稿子?

网络媒体小编如何改稿子?

有人问陈老师,现在网络编辑发稿要求时效,新媒体节奏快,我们如何改稿子?在此陈老师是这样想的,对于不同的稿件,针对不同类别的问题,网络编辑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修改。修改稿件可以分为:?

南方传媒书院 2021-01-07 54
周秋含:融媒穿越70年创新探索新突破

周秋含:融媒穿越70年创新探索新突破

回想自己多年的新闻工作生涯,无论是在报社还是在新媒体,有许许多多难忘的采访、难忘的策划、难忘的作品,而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穿越直播重返70年前英雄之城》这一新闻作品,回顾这一作品的创作过程,有几点心得记忆如新。?

京原路8号 2021-01-07 57
从新闻中挖“新闻”,居然挖出了中国新闻奖!

从新闻中挖“新闻”,居然挖出了中国新闻奖!

在全国新闻界的翘首以盼中,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正式揭晓,浙江日报2019年5月31日头版头条刊发的报道《丽水发布全国首份村级GEP核算报告1.6亿元!这个村的绿水青山“有价”》荣获文字消息类二等奖。纵观本届中国新闻奖68件一等奖作品和10...

传媒评论 2021-01-07 69

怎样把规定动作写出彩?这里有一份秘籍!

2020年11月28日,第32届中国经济新闻奖揭晓。经济日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共和国的故事”系列报道》斩获特别奖。2020年12月,《传媒茶话会》对话中国经济传媒协会会长、第32届中国经济新闻奖评委赵健,经济日报记者乔金亮,解读经济日报的获奖秘籍。

传媒茶话会 2021-01-07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