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编采评业务

专业报新媒体如何打造“爆款”

专业报新媒体如何打造“爆款”

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专业报系统也积极适应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的深刻变化,因时因势着力拓展新媒体平台。然而,面对“众声喧哗”的新媒体传播环境,专业报信息内容上许多弱点也在其新媒体中呈现无遗,有不少专业报创办的新媒体因缺乏新闻“爆点”而渐渐...

传媒评论 2020-12-03 41
一首网红情诗与总书记考察后引发的新闻感悟

一首网红情诗与总书记考察后引发的新闻感悟

一首网红情诗与总书记考察后引发的新闻感悟王天海《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见附件1】是著名“脑瘫诗人”余秀华的成名诗。凭着这首只有14行字的简短情诗,余秀华从默默无闻的“幕后”走到轰轰烈烈的“台前”,在网络上迅速爆红,成为从农村走出来的杰出“草根...

华文融媒云 2020-11-30 654
走在发现新闻的路上

走在发现新闻的路上

走在发现新闻的路上王天海于1991年出版、售价仅为3.40元的《发现新闻之路》和现在市面上很多宽厚沉重、定价高昂篇幅冗长的新闻书籍相比,显然是一件稀罕物。《发现新闻之路》中,每一篇新闻报道都非常特别。其中,一篇名为《陕北有煤海》【附件1】的报道...

华文融媒云 2020-11-30 546
学习新闻史好处多,写稿编报眼界开阔了

学习新闻史好处多,写稿编报眼界开阔了

学习新闻史好处多,写稿编报眼界开阔了姚赣南新闻学有3个方面内容:实用新闻学、理论新闻学、历史新闻学。学新闻,不但要学习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理论,还要学一点新闻史。这好比我们看到了一条大河,也乘船或游泳在河中畅游过,如果能溯源到它的发源地,了解它...

华文融媒云 2020-11-27 736
想写出好作品就要立大志吃大苦

想写出好作品就要立大志吃大苦

想写出好作品就要立大志吃大苦??姚赣南??翻阅着中外名家写出的一篇又一篇好作品,敬仰与羡慕之心油然而生,心想哪一天自己也能这样挥笔,写出一批超凡脱俗的文字。在读了一些古人学习、写作的故事后,受到启发,得知想要写出优秀的作品,不但要有天赋,而且要...

华文融媒云 2020-11-27 696
通讯员在采访时如何掌握提问的艺术

通讯员在采访时如何掌握提问的艺术

???通常很多通讯员由于所处的特定位置和环境,使得他们的媒体素养、采写业务能力有一定的不足,所撰写的新闻稿件很难适应媒体的要求。因此,通讯员需要全面提高自身新闻素养,练就过硬的本领。今天就来说说,通讯员在新闻采访时如何掌握提问的艺术。提问是新闻...

华文融媒云 2020-11-27 494
“光写不看”为何“进步很慢”?

“光写不看”为何“进步很慢”?

“光写不看”为何“进步很慢”??写手都希望多上稿,这是人之常情,也体现了一种追求。但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言及此事,有位刊物主编说了一句颇有哲理的话:“光看不写眼高手低,光写不看进步很慢。”这句话说的是“写”与“看”的关系,却也道出了多上稿、...

华文融媒云 2020-11-27 734

如何写好见闻性小通讯?

与学员的N次通信如何写好见闻性小通讯?(第十六封信)刘国昌XX学员:你来信询问如何写好见闻性小通讯,正好我正在研究这个议题。下面把我的体会写出来,一起交流。见闻性小通讯,是不少媒体人常用的一种体裁。这种小通讯以记者的所见所闻切入,现场感强,篇幅短小,为不少读者所喜爱。那么,如何写好这种见闻性小通讯呢?笔者最近看了德国《明镜》周刊一位记...

华文融媒云 2020-11-27 698
如何把文章写得更好?看看苏轼怎么说

如何把文章写得更好?看看苏轼怎么说

如何把文章写得更好?看看苏轼怎么说——《说说写文章的小故事》系列之六故事:????苏轼的诗文写得好,已被世人所公认。他是如何写作的呢?纵观他的著述,尚未发现有一篇完整文章谈这个问题。但在他与友人的书信中时常论及此事。在这些书信中,苏轼阐述了写文...

华文融媒云 2020-11-27 673
提笔就错的200个常用词丨收藏

提笔就错的200个常用词丨收藏

“部署”还是“布署”?“磕巴”还是“嗑巴”?“水龙头”还是“水笼头”?“相辅相成”还是“相辅相承”?平时总用电脑手机打字,提笔就忘字有没有?人民日报总结200个一写就错的词语,你能写对几个?一起补节语文课,收藏学习!?

评论练习要注意积累案例

一种均价39-99元不等的小盒子,里面装着不同款式造型的玩偶,无法预知抽中哪一款的“不确定性”使人上瘾,为了抽中喜欢的款式或凑齐一个系列,玩家们一次次“砸钱”购买,乃至花费上万元。购买盲盒是玩家们的一种爱好,但在近几年“盲盒经济”里充斥着炒作的人和资本,随意破坏盲盒机制【这里提到一个很好的词:盲盒机制,但什么是盲盒机制,需要你在接下来...

羊村新传考研 2020-11-26 67

掌握这三个要点,写好总结结尾不是难事!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如果总结的“开头”“主体”都写得很好,而“结尾”松散无力,则难以给人留下一个完整、深刻的印象。古文论中,要求文学作品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似断非断,似了非了之笔,读之雅有余味”。总结的“结尾”与文学作品的“结尾”要求有所不同。总结的“结尾”,并不像文学作品要求那么严格,但应达到...

新闻与写作 2020-11-26 68
全媒体创新让重大主题宣传报道出新出彩

全媒体创新让重大主题宣传报道出新出彩

重大主题宣传报道是党报做好新闻舆论工作、践行媒体职责使命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重庆日报在重大主题宣传报道中,围绕中心工作,突出主题主线,充分发挥好党媒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的引领作用;全力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倾力打造精品力作,积极创新传播...

新传播智库 2020-11-26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