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采评业务
这一趟去宁夏开会讲学,写不少游记并上传到网上。一位童鞋问我旅行时怎么做到及时更新游记?确实不少人在旅行的时候,要游玩要赶路还要品尝美食,日程安排满满的,那有时间和精力写呀?只能回到家里再慢慢整理素材写作游记。在此,我可以告诉大家我在旅途中边走边...
简讯,又称简明新闻、新闻简报、短讯。它是对新近发生的人们关心和有兴趣了解的事物作简明扼要报道的一种消息式样。它的主要形态可概括为三种:一是一句话简讯(亦称“一句话新闻”),即用一个单句或复合句,简洁而明确地把最重要、最新鲜的新闻事实报告给受众。...
上一期“文字微操”聊了粉饰过度的文病,还模拟了几个歪歪斜斜的句子,结果后台和评论区好热闹,所有平台收到近百条反馈。如此热情似火,大概缘于大伙儿对文笔的爱恨情仇。什么是好文笔,我们反复聊过。今天我们先请出汪曾祺老师,他在《小说笔谈》中的一段话实在...
说来可笑,我想开篇就形容一下写开头到底有多难?但这本身就很难。这不是绕口令,而是长久的现实。一个写作者,终其一生,将与哪个“坑”相伴最久,我想一定是开头。和开头对峙的体验实在糟糕。无数夜里,灯下枯坐,连屏幕也嘲笑我,字数统计冒头又归零,偶尔憋出...
上周练习的材料是一则灾难性报道,材料中已给出救援情况,主要矛盾就在于坍塌的房屋是否是违建的,以及坍塌的原因等,大家基本上都能抓住材料中的主要矛盾写作报道策划,这一点很棒呀!不过有些同学对报道策划的框架似乎还没有掌握,写出来的报道策划不够完整也不够具体,这个在考场上是致命伤哦!
写作之要义,在于主题明确、逻辑清晰、表述流畅、细节丰富而又与主题密切相关。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能“孤篇盖全唐”,在于句秀,在于骨秀,更在于神秀。——摘自《内容生产与分发的44条法则》之十
在话语制度主义视角下,记者角色是新闻业认同的话语表达和实现。本文以“记者角色过程模型”的四个核心概念为线索,梳理过去半个多世纪国外新闻学界有关记者规范、认知、实践和叙事角色的研究,勾勒了一幅普适性和在地性、延续与变迁并存的新闻文化图景,展现了记者在创建、维系、协商、重塑新闻业认同方面的能动性。未来研究可以循着既有的理论进路展开,持续推...
我的工作需要我跟普通人在一起,在那些一点都不普通的环境里待很长时间。而这,就需要用一种不同的方式与被采访者建立关系。我称之为“加速的亲密”(acceleratedintimacy)。
一篇好的人物报道,需要有对话、细节、动作这三个要素。运用好这三个要素,就能把人物写活,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先说对话◇精彩的对话,不仅是表达人物性格特点、展现内心世界的需要,而且最能反映其思想品格、价值取向、精神本质,给人以教育和启迪。前不久,人民日报高级记者、记者部原副主任王学孝写的《别叫我钱老,叫老钱》,文章回忆了人民日报社原社长...
综艺节目和热搜是整个夏日的背景,三十岁的困惑、乐队们看似生机盎然的夏天、隐秘的角落里暗藏的黑暗世界、被算法困住的人们…...我们和时代如此接近,又如此疏离。人们正在记录什么?我们需要关心什么?手机屏幕一次又一次亮起,我们点入那些浓妆艳抹的标题,...
我们越来越常听见“非虚构”这个词。那些曾经被我们忽略的、渺小的、遥远的、面目模糊的人和事,随着“非虚构”的出现,闯入了我们的视野。一篇篇“特稿”和“真实故事”获得在十几年前不可能拥有的关注和声量。我们从未如此渴望过这样的故事。但同时,资本似乎也...
这道题是2020年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史论的一道真题,它的难度不大,是一道比较有代表性的看法类题目,那么我们的看法最好开头第一句或是第一段就明确的表达出来,告诉老师——我的观点是这样的。
新华社北京9月9日电(记者姜琳)(不要忘记电头)一篇有关“外卖平台压缩骑手配送时间,导致他们疲于奔命、违反交规”的文章,近日在网上引发了公众对外卖平台规则的广泛质疑。9日,外卖平台饿了么和美团相继作出回应,表示将很快调整系统进行改进。(导语简要概括事实,提出最新进展)
最近给一个短视频评论大赛做评委。跟文字评论不一样,出镜的视频评论是对一个人表达素质的全面考验,不仅考验观点、角度和逻辑,更考验口头表达能力、镜头表现力、气场、语态、肢体与观点的协调动员,口头表达能不能跟上思考的速度。一个整体的感觉是,选手多是在背稿或念稿,为了表现自己在镜头前很流利,不打磕巴,模仿新闻主播范儿,语速飞快,不留空隙。评论...
现代社会的发展推进了媒介技术的演化,虚拟现实、全息投影、裸眼3D等影像创制技术大规模嵌入新闻生产、内容呈现环节,促进了新闻样态的可视化与多元化。全新的新闻样态以逼真的体验效果直接作用于受众视听感官,在强化传播效果的同时,也引发了新闻真实的认识危机。在场景传播的技术逻辑下,传统的基于客观事实的“本质真实”,让位于基于感官的“感受真实”,...
王学文:《在大海中永生——邓小平同志骨灰撒放记》,是我在20多年前刚参加工作时熟背的篇章,这篇通讯的特色十分鲜明:在特殊节点上,立足于已有新闻事实,大量运用象征、排比、反复等文学表现手法,达到以强烈的抒情强化主题的目的。新闻作品的散文化表达,曾得到穆青、南振中、梁衡等前辈的大力提倡,然而在业内也存在争议。而这篇稿件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
说到丘吉尔,你脑海中闪现的影像是什么样子的?叼着雪茄微笑?比出V的胜利手势?还是电影《至暗时刻》的海报?我想很多人脑海中就会显现出一个愤怒的丘吉尔的形象,像一只英格兰斗犬。?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人民网“党建评”栏目近期刊发的一篇短评。懂行的朋友都知道,评论类文章最能检验写作者的功力。这不仅要求写作者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政治素养、知识积累,更应具有较高的行文技巧。这篇文章,虽然只有短短的1200余字,但字里行间透射出写作者的文字功力。同时,这篇文章的标题拟制手法颇具匠心,通过拟人、比喻、对偶等修辞格的巧妙运...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新媒体产品——《主播说联播》短视频一上线,就迅速唤起受众的认同感。央视《新闻联播》自1978年创办以来,一直以严肃、严谨的形象为观众所熟知。然而,在社交媒体语境下,严肃的新闻内容、模式化的节目形式与传统的主播风格难以适应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