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编采评业务

讲好故事:专注把新闻做到极致的艺术

讲好故事:专注把新闻做到极致的艺术

看新闻知道,特朗普在和拜登的竞争中,特朗普竟然大逆袭,选民支持率冲破四年最高纪录!其实在这之前特朗普支持率勉勉强强过44%,为什么出现当前的状况?跟他讲的“故事”有关。在对民众宣传中,共和党一直在鼓吹美国疫情终将会过去,经济恢复指日可待,而相反...

南方传媒书院 2020-09-14 50
文章标题太长,要学会做减法

文章标题太长,要学会做减法

你曾经为取标题而苦恼?辗转难眠吗?我相信几乎撰文者都在为取标题而绞尽脑汁。因为一个吸引读者的标题是提升阅读量的开端。石蕴玉而山辉,水含珠而川媚。”新闻的标题可谓石中之玉,水面之珠,被称作新闻的“眼睛”。很多人都是一味注重写文章内容,而忽略了标题...

南方传媒书院 2020-09-14 46
新闻高手:像外行一样思考,像专家一样实践

新闻高手:像外行一样思考,像专家一样实践

像外行一样思考,像专家一样实践,这个标题其实是一个书名——由管理和培育出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研究所的卡耐基·梅隆大学教授TakeoKanade对其日常研究、生活和学习的经验进行收集整理而成的一本小册子。册子传授了传说中的科研成功大法,也不过是这句...

南方传媒书院 2020-09-14 44

写好一篇政经评论,评论员要具备什么素养?以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为例

今天,南方传媒书院创始人陈安庆和他指导的长沙理工大学新闻系学生王雨琪,为大家评析由甘肃日报刊载的文字评论《供给侧改革需加减法并举》。这篇文字评论作品由甘肃日报评论员梁发芾撰写,发表于2016年1月27日,获得了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文字评论)一等奖。2015年10月召开的中共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当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加...

南方传媒书院 2020-09-14 53
10w+爆款文章十大特点,你都get到了吗?

10w+爆款文章十大特点,你都get到了吗?

2020年8月5日《中国新媒体研究报告(2020)》出炉,这项报告由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报告》中提及“中国在网5G用户已突破1亿人。随着5G时代的来临,人们阅读新闻资讯的习惯悄然转变。”“新媒体已成为中国网...

南方传媒书院 2020-09-14 52

红色报道枯燥、难出彩?这篇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教你正确写法

本文以1975年在山东省广饶县大王镇发现《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为切入点,作者又勾联到1926年大王镇共产党员和村民共同学习《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故事,就地采访到改革开放后大王镇派人到马克思的家乡学习造纸技术的故事,又挖掘出大革命时期这本书在党员手中艰难辗转的过程,讲述了《共产党宣言》和大王镇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大王镇企业改革的成功案例反...

南方传媒书院 2020-09-14 122
中国哪个地方盛产名记者

中国哪个地方盛产名记者

点进来的时候是否带着疑惑,中国哪个地方会盛产名记者呢,名记者又不是土特产会有盛产的概念吗?如果真有,会是高考大省河南吗,是领跑全国GDP的上北深广吗,还是文化底蕴深厚的西安?带着同样的好奇与疑惑,我们接着往下读。其实,写的时候有点茫然和无措,心...

南方传媒书院 2020-09-14 60

媒体人的妙言警句(十)

在上个世纪50年代,我喜欢写长通讯。到了80年代,我的爱好改变了,喜欢写短小精悍的通讯,充满生活气息的短文。我喜欢风景画式的素描,喜欢充满激情的诗篇。

老记说事 2020-09-14 57
特稿|31年后,八勇士历数那深藏的南极磨难

特稿|31年后,八勇士历数那深藏的南极磨难

这一天是2020年6月8日。扫视楼门一侧,那扛着摄像机,举着录音器,调整聚光灯等一袭人,各司其职对着我们,表明这是一场精心布局的拍摄。的确,这个场面是央视三套《走在回家的路上·南极篇》专题片摄制组组织的,队友们应央视邀请,兴致勃勃地从北京、天津...

老记说事 2020-09-14 67

拟标题的两个手法,可以试试!

拟标题的手法很多,今天向大家介绍其中的两个,与大家分享——一、再现情景和人物,让新闻主体“活起来”有的再现是通过生动刻画“代入”受众。比如每日电讯6月28日7版的《穿西装打领带,盯着电脑把煤采——煤炭行业跨入智能化“无人开采”时代》。提起采煤,读者第一印象应该就是黑、苦、累、脏和危险,而这篇稿件标题画面感十足,触发读者将其与传统采煤景...

老记说事 2020-09-14 47

媒体人的妙言警句(九)

平民视角来自平民心态。只有与百姓交心贴心,“悲伤着他的悲伤”,“幸福着他的幸福”,才能找到更好的平民视角。平民视角不仅仅取决于驾驭评论的技巧和思想认识的高度,更取决于评说者的服务意识和平民情怀。技巧和高度只能解决评论的技术水准,服务意识和平民情怀才可以更好地提升评论的贴近性和感染力。

老记说事 2020-09-14 52
写稿真谛:寻个好角度

写稿真谛:寻个好角度

写稿难,难在何处?选个好角度是其中“一难”。然只要多用心思琢磨,几个角度比较,就会有好角度出现。下面刊登的文章介绍了这方面的体会。?

老记说事 2020-09-14 57
面对采访来的新闻素材,怎么办?

面对采访来的新闻素材,怎么办?

记者对采访得来的新闻素材,怎么办?这是记者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我的体会是:要进行深挖掘细雕琢,表现手法要奇巧。记者都愿意创新表达方式,努力创作出有现场、有思想、能够直抵人心的作品。具体如何做呢??

老记说事 2020-09-14 72
这位评论员连续4年获省好新闻奖,他认为好的评论应当以辩证法为火石来擦出思想的火花

这位评论员连续4年获省好新闻奖,他认为好的评论应当以辩证法为火石来擦出思想的火花

在每年的新闻奖评选中,评论算是个“少数派”,正因为如此,评论的获奖更具“含金量”,关注度也更高。作为长期从事评论工作的一名地市党报评论员,笔者很有幸连续4年获得评论类浙江新闻奖,也不断在思考:获奖评论有什么样的共性特质?如何才能写出高质量的好评...

传媒评论 2020-09-14 55

新闻敏感文字节点的若干注意

新闻具有敏感性。新闻的新鲜性、贴近性愈高,其敏感性就愈强。从受众的角度看,新闻敏感性也体现出一种“获得感”。如果失去了新鲜性、贴近性新闻也就失去了敏感性。敏感性有正向和非正向之分。新闻敏感性在互联网时代也越来越强,注意新闻的正向敏感性并防止非正向敏感性的负面影响是时代的要求。新闻敏感性由其所包涵的内容来决定,而作为其内容的载体,敏感文...

编辑校对 2020-09-14 53

识别病句时留意这几个词

大多数介词是从动词虚化而来的,这就使得介词的使用比较复杂。它可以和动词一样带宾语,如果使用不当,往往会造成语病。这类介词主要有:“由”“由于”“经”“经过”“通过”“对”“对于”“当”“在”“正”。?

编辑校对 2020-09-14 46

如何寻找好新闻?去基层挖掘“富矿”!

如何寻找好新闻?去基层挖掘“富矿”!王天海写新闻易,但写好新闻不易。对于新闻工作者,在保质保量完成新闻采访任务的同时,采写出业界认可的好新闻,无疑是一件美滋滋的事儿。但关键是,如何写出好新闻?写出好新闻的前提是,如何寻找好新闻?好新闻从哪里找?结合多年的新闻采访经验,笔者认为:好记者要去基层寻找好新闻,在基层挖掘新闻的“富矿”。基层是...

华文融媒云 2020-09-14 870

凤头、奇句、片言及其他——兼谈文章开头有学问

凤头、奇句、片言及其他——兼谈文章开头有学问刘国昌我国文论家们对如何写文章颇多论述,比如说如何写好文章的开头,就有不少精辟的说法。下面我们就此问题研讨一番。一、文论家关于文章开头的论述关于文章的开头,文论家们的论述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一是“凤头”说。元代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一书中写到:“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这...

华文融媒云 2020-09-14 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