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采评业务
好的选题是文章成功的一半,对于新闻评论也是如此,只有选题好,传播效果、舆论引导效果才能好。写新闻评论就像是做菜,选什么食材作为主要原料,决定了最终端上桌是什么菜。如何找到合适的选题角度?一位优秀的厨师在选材时,是基于多年的烹饪经验去选材,而不是...
当前,面对新媒体蓬勃发展态势,各级党报充分认识到新闻评论的重要性,纷纷通过做强做好新闻评论来提升党报的影响力。一篇传播力和感染力比较好的新闻评论不仅要保持自己的特性,还要在抓问题上独具慧眼。笔者采写的获奖新闻评论《根治幼教乱象不能止步“面上光”》就是坚持在抓问题上下功夫,评论有深度、有亮度、有温度。
1.句号标题不用句号,是标题区别于普通句子的一个标记。即使用文章中有句号的句子充当标题时也不用句号。2.分号标题要求简短醒目,不能冗长无度。一般并列复句的分句可以通过分行或空格等排版形式分开,也无需分号来表示。
在本次的讲座中,著名特稿记者杜强老师来到校园,用自己丰富的故事和写作经历,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关于非虚构写作的饕餮盛宴。杜强老师主要从非虚构的表达主题、如何寻找一个好的非虚构故事、叙事感和结构、写作语言、非虚构的影视改编、写作的伦理风险六个方面来进...
一、“可以有说不出来的真话,但绝对不能说假话”记者应以“真实”为己任,真实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报道所呈现出的结果要真实,二是过程要真实,内容必须为原创,“洗稿”行为不可取。?
党的三农政策,以及具体的精准扶贫手段,究竟惠及了多少农民与农村?宏观的统计数字固然能说明问题,但具体农民的实感与具体村庄的对比,更为让人信服。人民日报记者朱磊利用新春走基层的机会,来到了宁夏吴忠市盐池县暴记春村。当他下午五时到达该村,映现眼前的是“宰羊、写春联、油炸小吃……”等迎新场面。好客的西北农民竞相拉着他去做客,最后被53岁的杨...
——以《人民日报》的人物通讯为例王樱梓新闻作品是新闻传播者审美意识的物化形态,新闻写作是新闻传播者按照受众的共同兴趣将真、善、美有机统一的审美意识反映出来的过程。“在新闻写作中,人人都具有艺术家的天性和追求,都力图将美带到新闻作品中。”通讯是一种详细而深入地报道新闻事实的基本新闻体裁,作为报纸、广播、电视等进行新闻报道的一种主要体裁,...
新闻标题主要分为消息标题和通讯标题,以及其他新闻文体的标题。就消息和通讯这两大标题而言,消息和通讯都是对新闻事实的报道,共同点较多,往往难以区别。为此,本人将消息标题与通讯标题作一对比,对二者的个性加以探析。
本报讯(记者刘益清吴洪刘深魁)“来水了!来水了!”(直接引语开头,一般引语式导语就要这样哦,用有吸引力的直接引语开头)5日上午,随着来自福建晋江、穿越约28公里陆海输水管道的碧水,在金门田埔水库喷涌而入,3000多名围观的当地民众欢呼雀跃。(现场描写具有代表性的场景,还原了当日泉州与金门通水的情景)
今天,南方传媒书院创始人陈安庆和他指导的长沙理工大学新闻系学生王雨琪,为大家评析由山西日报社刊载的文字评论《不要让耀眼数字迷了眼睛》。这篇文字评论作品由山西日报高级记者张临山撰写,发表于2017年12月03日,获得了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文字评...
今天,南方传媒书院创始人陈安庆和他指导的长沙理工大学新闻系学生刘雅琪,为大家带来的是发表于2018年12月23日江西日报要闻版一版的消息稿件《城市规划“不折腾”,开发建设“不滥权”——玉山一张规划图“接力”35年》。这篇消息作品由《江西日报》记...
最近一段时间,因为很多媒体人在热点事件报道中的欠佳表现,国内多家媒体的新闻报道,受到了公众质疑。有人就此呼吁,中国新闻记者的专业素养亟待提高,乃至专家型记者的老话题,又摆在了各种讨论的新桌面上。一直以来,对记者行业存在着一个误区,认为记者是“杂...
2019年5月29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了适用于学术图书、学术期刊的行业标准——CY/T170—2019《学术出版规范表格》(以下简称新标准)。为了有助于科技期刊编辑同人准确理解、正确执行新标准,本文拟结合科技学术期刊中表格使用的实际,以相关国家标准为依据,对新标准的几个要求性条款做一点解析,并对若干非要求性条款提出在科技学术期刊中的...
优秀的通讯报道,其感人场景由诸多细节构成,而细节有来自于记者敏锐的现场观察。精到的现场材料筛选则是成为佳篇的关键。从这个意义说,通讯写得成功与否、感人与否,可谓成于现场,也败于现场。
通讯要求主题鲜明、事实清楚、材料精当、角度新颖,要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要有具体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体现出严格的真实性、客观性和时效性。对报告文学,我的认识是它脱胎于通讯,借鉴小说的表现手法;它兼具通讯的新闻性和真实性,但更注重形象刻画和细节描写;它兼具小说的文学性和艺术性,但非虚构,是真人真事,所有的艺术加工都不能失真。而...
移动互联时代,视频新闻直播也正在悄然发生嬗变。从2016年移动新闻直播的元年,到2020年远程制作云端录制的元年,新闻直播因视频技术的迭代延展了传播时空,也因互联网生态的变化而赋予视频新闻直播以新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今天的受众,既是重大事件的...
在全球范围,随着手机直播的日渐普及,新闻媒体在公共事件中的作用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一方面得益于直播技术的突飞猛进,另一方面,大众对于此项技术的接受程度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