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编采评业务

试论军事报道中典型人物的个性塑造

摘?要:典型人物报道是新闻宣传的重要体裁,是我党我军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和平建设年代,典型人物报道都起到了树立标杆、成风化人、凝聚正能量的关键作用。进入全媒体时代,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但典型人物报道中,赋予报道对象鲜明的个性,扩大其影响力,仍然是新闻人追求的目标。关键词:典型人物;...

军事记者 2020-07-29 76

时评写作怎样选取角度

摘?要:写作新闻时评需要选取角度。角度选取得当,可以说一篇时评就成功了一半。时评写作选取角度虽并无固定程式,亦会因人而异,但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本文尝试就时评写作选取角度的一般原则进行探讨,结合一些实例,分新角度切入、反角度切入、小角度切入、深度切入等4个方面,讲述选取角度的方法和技巧。关键词:时评写作;选取角度;切入《贞观政要》记载...

军事记者 2020-07-29 54

探寻采写新闻精品力作的八个维度

摘?要:虽然获奖不是新闻人的初衷,但是,把每件作品都当做获奖作品对待,应该成为新闻人的工作态度。本文从近年来获奖作品中寻找采写新闻精品力作的八个维度,希望对新闻追梦路上的同行者有一点启发。关键词:获奖作品;新闻采写;八个维度每个新闻人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得到认可,或者说内心都有一个“获奖梦”。但一篇新闻作品能否获奖,受很多条件的制约,由...

军事记者 2020-07-29 61

军事深度报道抓问题方法路径浅析

摘要:作为一种系统反映与军事活动有关的重大新闻事件,阐明事件因果关系,揭示问题实质,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式,军事深度报道在抓问题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结合笔者采写《解放军报》“军营观察”版部分稿件的实践,探讨军事深度报道如何在“战略问题”“瓶颈问题”“现实问题”上抓问题的方法路径。关键词:军事深度报道;坚持问题导向;着眼...

军事记者 2020-07-29 57

迎接深度报道的又一个春天(下)

(二)深入挖掘2020年早春,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主战场,有一群特殊战士—冒着生命危险,记录惊心动魄的现场,挖掘感天动地的故事,留下深沉的思考……他们的勇敢与敬业,就像当年战场上的战地记者。正因如此,他们的报道在史无前例的抗疫斗争中,起到了“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作用。采访和思考的深度决定了报道的深度,也是让报道“巍然站立”的最重...

军事记者 2020-07-29 65

迎接深度报道的又一个春天(上)

摘要:作为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和发展趋势等多维角度报道新闻的一种形式,深度报道面临着巨大挑战也面临着巨大的创新机会。本文在回顾深度报道历史的基础上,分析深度报道面临的现实挑战,最后提出深度报道如何再崛起的路径,以期为全媒体时代深度报道的创新提供借鉴启示。关键词:深度报道;历史回顾;现实挑战;...

军事记者 2020-07-29 67
新传大咖:5G对新闻传播有四大改变?

新传大咖:5G对新闻传播有四大改变?

胡正荣教授认为:一部人类史就是一部人与内部世界(精神)和外部世界(物质)的连接史。人类社会就是人组成的连接网络,有了人的相互连接就必然伴随着物、财和信息的流动与连接。这部连接史中最大的矛盾就是人类如何突破时间和空间障碍、争取连接无处不在、无时不...

浅谈白岩松的新闻主持语言修辞策略

浅谈白岩松的新闻主持语言修辞策略

?新闻评论是一类较严肃,庄重不容出错的栏目。它对主持人的文化修养、反应能力、知识面以及对天下事的关注度等方面要求是极高的,这就使得主持人必须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白岩松作为中国主持人界的标志性人物,被称为媒体的良心;他凝重而坚毅的神态,堪称电视屏...

南方传媒书院 2020-07-29 47
外刊新闻标题都有哪些特点?

外刊新闻标题都有哪些特点?

标题是新闻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它是对新闻内容的高度概括。标题写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读者是否愿意进一步了解文章内容。受到报刊篇幅字数限制,文章标题要尽量言简意赅,同时,为了快速抓住读者眼球,标题还要做到生动形象。外刊标题基本上都是围绕这两点要求展开...

英文悦读 2020-07-29 70

名家讲堂|什么是新闻?什么不是新闻?

上世纪80年代,作为青年记者的我接到主编指示,要采访和报道在当地召开的一次国际理论物理学学术研讨会。主编把我叫到办公室里说:“最近学术会议太多,你的报道最好能有些新意。而且,不要太长,500字封顶,下班之前给我。”如果你是我?该怎么做?先别急,现在需要你的脑子立刻转换到“记者频道”来思考。作为一名记者,你在采访和写作前必须考虑什么呢?...

新闻与写作 2020-07-29 75

谁动了“新闻”的定义?

美国纪录片制片人查尔斯?斯特林在《大众传媒革命》一书中写道:“传统新闻媒体的聚合以及当今新闻报道向网络的迁移,正在彻底改变并扩展传统的新闻定义。”[1]其实,“新闻定义”的改变并非始自今日,只不过“于今为烈”罢了。最近《洛杉矶时报》用机器人代写新闻,南加州大学拟开设“眼镜新闻学”的课程,都为这一说法作了注脚。

中国报业 2020-07-29 65

新闻来源的定义及基本特征

内容摘要:在新闻报道过程中,新闻记者不可能对每一新闻事件都亲身经历、耳闻目睹,这就要求记者寻求各种方法和途径接触新闻当事人、知情人和相关机构。我们称这些渠道叫作新闻来源。笔者尝试对“新闻来源”的概念做一个界定:新闻来源,就是在新闻报道的形成过程中,向大众传媒及新闻记者提供新闻信息及观点的机构和个人。新闻来源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三点:新闻事...

电视新闻主题报道“故事化”的策划与表达

电视新闻主题报道“故事化”的策划与表达

内容提要电视新闻主题报道是传统媒体最重要的新闻报道形式之一,也是传统媒体的优势传播体裁。但近年来电视新闻主题报道僵化刻板,导致观众审美疲劳和受众黏性降低。那么,如何提升电视新闻主题报道的“可视性”?笔者认为,在电视新闻中讲好故事是可行路径。本文...

新华社报刊网 2020-07-29 121
编辑写好学术论文应走好“三步棋”

编辑写好学术论文应走好“三步棋”

本期“红沙发”公益分享会上,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以“出版社编辑如何写学术论文”为主题,结合丰富实例,围绕编辑为何要撰写学术论文、如何写好一篇学术论文、要写好学术论文所需要具备的一些主要素质和条件三个方面,与参会者分享了自己的一些体会和经验。?

出版专业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出版业也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出版业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通过高质量发展实现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出版专业化,则是实现出版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消息写作要用最轻淡的形式,推出最强烈的效果

新闻与文学有着本质的不同。新闻是用直白的风格突出客观的信息,文学是用含蓄的风格表达内心世界。所以新闻的典型文体是消息,文学的典型文体是散文,二者间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消息不可能散文化。世界上的事所以美好,就是因为每一件事物都有自己的个性。规律限定了它们之间可以互相学习,但是不能一学就化。否则,化来化去也就不成大千世界了。

“后疫情时代”线上营销系列报道|出版企业主动出击融媒体营销,应对新形势

线下渠道受疫情影响,不少出版单位开始布局线上。一时间,很多出版单位短视频、直播轮番上阵。出版人告别舒适区,拥抱融媒体,尝试在各个环节运用融媒体工具,在遵循传统与不断革新中寻找适合的方式。然而在喧嚣背后,难以掩盖从业者的焦虑:营销手法是否有效,效果不佳又该怎么办,是继续坚持,还是另谋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