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编采评业务

读名著学写作:如何写好个性化语言

不同的地域、性格、职业、年龄、心境等等都有着不同的语言,这些“不同”,构成了语言的个性,这些个性使得我们的语言世界绚烂多姿、异彩纷呈。那我们应该怎样让语言充满个性化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节选自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流年》第二卷第一部的精彩内容,学习在写作中如何写好个性化语言。

写作教程 2020-07-22 54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时政类消息写作)

本报讯(记者xx)受新冠肺炎疫情、经济下行压力和毕业生规模进一步扩大等多重因素影响,2020届高校毕业生遭遇“最难就业季”。为应对就业挑战,国家推出了许多超常规举措,积极缓解高校(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企业扩招、研究生扩招、基层就业扩岗,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在线宣讲、线上线下招聘同步发力,多项政策为毕业生提供不间断就业服务。

评论赏析16|迟来的315晚会,来看看评论怎么写

315晚会点名企业排队道歉,应对危机的心思更应花在平时北京日报(1)今年的315晚会推迟了4个月播出,依然敲响消费领域的警钟。毒海参、霉面包、脏纱线,一个个画面令人触目惊心。汉堡王用过期面包做汉堡、嗨学网退费难,万科精装房漏水等话题,迅速登上热搜榜;各地监管部门也火速行动,针对被曝企业开启严查模式。后疫情时代,亟待消费回暖。而净化消费...

青记观察丨摆正评论的位置才有“片面的深刻”

“写新闻评论,你有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这是我经常说的一句话。我写了快20年的评论,在大学教评论写作课也有10年了,发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人评论总写不好,或者总写不出一篇像样的评论?不是文笔不好,也不是没有想法,问题出在没有摆正自己写评论的位置。?

青年记者 2020-07-22 62

青记独家丨独立性与包容性:新闻传播学的发展之路

在智能互联的背景下,新兴技术和媒介形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传媒行业生态逐渐重塑,全媒体传播格局逐步形成。传统的新闻传播学科面对新时代的新需求,审视学科建设现状并探讨发展对策成为当务之急,而如何保持学科独立性同时兼具包容性是当下需要反思的首要问题。

青年记者 2020-07-22 47

青记观察丨《民法典》对新闻传播活动的影响

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简称《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作为民事领域基础性、综合性的法律,《民法典》主要调整各类民事主体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自然也涉及包括新闻传播活动在内的社会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过,由于国内传统媒体大多具有“事业性质、企业...

青年记者 2020-07-22 51

青记独家丨《民法典》中“新闻报道”行为的主体

“新闻报道”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简称《民法典》),受到新闻媒体业界的广泛注意。有关条文都在第四编“人格权”里,最醒目的是两条:第999条:“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的,可以合理使用民事主体的姓名、名称、肖像、个人信息等;使用不合理侵害民事主体人格权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青年记者 2020-07-22 45

青记观察丨洪灾美学与灾难消费

媒体该如何恰当地报道洪灾?最近有几个反面典型:有媒体航拍鄂州洪水中的观音阁,起名《水上阁楼》;连日暴雨导致浏阳河与湘江汇流处“泾渭分明”,结果以“鸳鸯锅”之名二中上热搜;九江防汛形势严峻,地方媒体惊呼“庐山瀑布现‘飞流直下三千尺’景观”;洪水穿过街道涌入乌江,被描述成“贵州暴雨,街道出现瀑布景观”……

青年记者 2020-07-22 51

青记独家丨挫折与重生:深度报道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轨迹(2010-2020)

中国的深度报道曾经经历过一个黄金时期,时间大概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第一个10年,可以称之为“黄金20年”。2010年之前,中国传统媒体的发展态势都是向上的,深度报道也不例外。2010年以后,整个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有可能是一个“500年未有之大变局”,现在,我们进入了互联网时代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和当年的印刷术一样,...

青年记者 2020-07-22 62
新华网微信编辑是这么起标题的

新华网微信编辑是这么起标题的

做一个好的新媒体标题,就像是脚杆子上绑大锣:绑不好,要绊自己一个大跟头;绑对了,走到哪儿都当当响。如何作出响当当的新媒体标题呢?新华网微信编辑部,有话说。?

新华网 2020-07-22 60

如何写出画面感强烈的文字(附案例解析)

明白如画。看手段:没有叙述,没有评论,十一个名词的物象陈列,就勾勒出来了。中国古诗里,素来有此传统:物象陈列,勾勒画境。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因为他擅长这么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没有多余叙述和评论,精确描绘景象。这是画面感速成方法之一:少议论,少抽象,多用具象名词,把能够作为符号的意...

新闻实务05|新闻消息5大考点词汇

/名词解释/◎定义是指以最直接、最简练的方式报道新闻事实的文体,也是最经常、最大量使用的一种报道题材。是指一种只报道新闻事实的概貌,对于细节、经过做较少描述,以简要的文字迅速传递新闻事实的新闻题材。◎特点1.简括2.注重用事实说话3.具有特殊的结构形式4.有外在的标志

有往新传考研 2020-07-22 66

全媒体稿件写作难?新闻通讯稿攻略来了!

一、你让我心头怦然一动,我才肯写你什么叫通讯?通讯的书面定义是综合运用叙述、描写、抒情和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报道客观事物的新闻体裁。通讯分人物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事件性通讯和问题性通讯等。以报道人物事迹和人物思想为主的通讯叫人物通讯。我喜欢写人物通讯,但我从来不随便写人物通讯。我所写的都是我觉得值得写的。值不值得写...

广电实战 2020-07-22 49

干货|从新闻消息看材料起草

新闻稿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很多人却对新闻稿的起草工作重视不够,一方面是不知道从何处入手,开篇即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然后接下来不知道怎么下笔;另一方面是觉得新闻消息篇幅小,内容较为单一,不值得在上面花费太多的心思,这都是错误的想法。新闻界的“普利策奖”含金量非常高,也诞生了很多“高精尖”的新闻作品,虽然说机关的新闻消息有其固定的局...

公文写作报 2020-07-22 49
流量,生存,转化,到底什么是新媒体写作

流量,生存,转化,到底什么是新媒体写作

「你为什么要写作?」这个问题,问1000个写作者,能得到1000种不同的答案。写作是最容易的一件事,提笔就可以写,但它也是最难的一件事,落笔需要灵魂。卢梭用写作来审视自己的善恶,巴尔扎克用写作来表达对资本的愤慨,佛洛依德用写作来探寻性的缘由与创...

阑夕 2020-07-22 64
写好评论须下苦功夫

写好评论须下苦功夫

写好评论须下苦功夫——简评《中国中医药报》学习贯彻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的系列九篇评论2019.10.27-11.14,《中国中医药报》相继发表学习贯彻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的九篇系列署名评论员文章:一论巜遵循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二论《健全体系让中医...

老记说事 2020-07-22 48
在对比中,识别和把握特写的特点

在对比中,识别和把握特写的特点

今天我们进入《七月话题:如何写好特写》第3期,继续就这个问题进行研讨。如何更好地把握好特写的特点?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只有把握好其特点,才能在写作实践中顺风顺水。如何把握呢?在对比中把握是一个极好的方法。下面我们就看看专家怎么对比。?

老记说事 2020-07-22 48

5G时代新闻类短视频的进路与挑战

近年来,短视频在技术、资本、市场的推动下发展迅猛,成为传媒领域争相追捧的细分产业。4G时代新闻媒体将发展短视频作为扩大影响力的重要手段:扩大原创作品产量,建设短视频品牌,拓展自有短视频平台……新闻类短视频已经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2019年我国正式开启5G商用,2020年将力争实现地级市5G网络全覆盖。新闻类短视频也将借助移动通...

京原路8号 2020-07-22 51
【国际传播】新华社如何打造“网上通讯社”

【国际传播】新华社如何打造“网上通讯社”

内容提要?2019年8月,新华社试开通英文互联网专线,经过10个月的努力,截至2020年5月底,专线日均发稿量提升至120条,单月境外媒体采用量增长15倍。通过不断探索创新,线路整体落地规模不断扩大,面向国际社会充分报道中国新闻,受到海外传统媒...

京原路8号 2020-07-22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