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采评业务
超过6100万粉丝、11.4亿点赞、1550个作品、290多场直播……这是从2018年8月新华社官方抖音、快手、微视号开通后,一份简单直接的数据“成绩单”。数据背后更重要的是,新华社官方社交短视频账号在不断探索实践中,将国社气质与社交短视频平台...
编者按?今年是名记者、新华社原社长郭超人逝世20周年,也是中国人登顶珠峰60周年、新华社珠峰报道60周年。与此同时,我国珠峰高程重测,引发国际社会极大关注,中国媒体在地球之巅充分展示了近年来融合发展新成果。60年来,代代新华人踏着郭超人等前辈的...
内容提要?主流媒体不仅是信息传递的渠道,也是信息逻辑与社会逻辑共同作用下的舆论引导者、价值凝聚者。凝聚共识、构建认同是主流媒体新闻评论引导力实现的话语指向。转型语境中,主流媒体新闻评论话语的阐释能力以及引导能力面临着新挑战,基于此,依托制度调适...
昨天下午,我的“论证与修辞”选修课进入了新的一讲:“叙事修辞”。这是我以前在评论课上没有讲过的内容,目前讲义中也只有新闻报道中的修辞和司法过程中的修辞两个部分。尽管它们都不属于我作为评论教员日常关注的内容,但修辞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不管我关注还是...
少华按:前不久,我应《中国记者》杂志之约写了一篇涉及当代新闻评论发展状态的文章,梳理了自己近年来对于新媒体条件下评论作品的一些印象和思考。可能与别人的敏感点有所不同,我作为评论教员内心深刻地感到:网络条件下的写作,尤其是网络自媒体的写作,对于原...
国外的出版专业研究生教育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教育体系。作为一种与出版产业联系密切的教育形式,近年来随着出版技术和出版业态的变革,国外的出版专业研究生教育也不断调整教育结构、教育形式以应对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这对于我国的出版专业研究生教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融媒体时代,在浏览各类新闻时,除了标题和一些简短、有趣的文字,最吸引我们眼球的,还是各种图片。除了摄影照片,还有各种制图。现代新闻传播学界倾向于用“信息制图”(infographic)来定义这种“图解”新闻的报道方式。针对内容复杂、难以形象表述...
当前,广播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挑战。面向未来,广播如何发展,众说纷纭。如何适应信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与媒体深刻调整变革的趋势,准确把握融媒体时代的广播特性与传播规律,建立融合化运作模式,进一步做优做强融媒时代的广播,本文结合2019年度广播节目创...
中宏网北京7月13日电(记者王镜榕)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近日召开,会议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
5G技术将人类带入万物互联的全新时代。“超高速率、超低时延、超大连接”让科技进一步赋能信息传播,成为媒体融合创新的加速器。近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强调“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5G时代的来临为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提供了更为多元的实现路径,媒体融合将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路径...
今天,南方传媒书院创始人陈安庆和刘雅琪,为大家带来的是发表于2018年6月17日新华日报1版的通讯稿件《“螃蟹养到太湖里,没想到代价这么大!”——太湖围网清拆的调查与思考》。这篇新闻作品由《新华日报》记者丁蔚文撰写,获得了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文...
今天,南方传媒书院创始人陈安庆和贺文静为大家点评的是发表于2018年8月6日福建日报头版的新闻消息《23年圆梦,福建晋江水流进金门》。这篇新闻作品,由《福建日报》记者刘益清、吴洪、刘深魁撰写,获得了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一等奖。这篇消息是...
什么是新闻角度?简言之,就是记者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的角度或出发点,彰显新闻事实的切入点,表现新闻主题的突破口。同一个新闻事实,由于选择的角度不同,所表现的效果和带来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由于新闻价值在事实内的蕴藏是不均匀的,因此只有选择合适的角度,才能够准确鲜明地表现事实的有新闻价值的部分。除此之外,...
大报道、大新闻只有大地方记者才能做出来?基层记者只能做新闻民工?基层的媒体小,记者数量少,一位记者必须会十八般武艺,才能适应基层媒体的“哪里缺人去哪里”的窘境。?采访、写稿、拍摄、后期几乎都是一个人全包,为了追求时效性,从选题到出稿草草完成。每...
1.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我们为什么要改革?因为,时代变了,新的时代需要新的制度、新的章程;才可以更好的适应经济发展,符合群众需要,促进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当然,白话说来,就是,旧的出现缺陷,要改一改!?
从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看舆论监督报道的采写《过度兜底一些贫困地区医保基金被花“秃噜”》点评赏析来源:南方传媒书院作者:余俐芳、陈安庆编者按今天,南方传媒书院创始人陈安庆和余俐芳为大家点评解析发表于2018年6月11日《经济参考报》的文字通讯与深度...
2020年央视的315晚会如一颗地雷,引爆了7月的中旬,令一批企业猝不及防、使消费者既解气又开心。7月16日晚上9点08分,“315”一词登上了各大社交软件的排行榜,B站、知乎和微博热搜分别用不同的形式对本次晚会进行第二次的加工和传播。有网友戏称:“今年的315被网友称为趣头条退出群聊,开着宝骏走的,临走前送给大家一份汉堡王,一碗海参...
编者按:今天,南方传媒书院创始人陈安庆和他指导的长沙理工大学新闻系学生余俐芳为大家点评解析发表于2018年8月18日《新疆日报》的文字消息《新疆最长铁路桥合龙贯通台特玛湖特大桥建设不留一点垃圾在湖区》。这篇消息,由陈蔷薇采写而成,获得了第二十九...
素材的积累是写稿的基础。然而,面对海量的素材,老记者也有头疼的时候,刚入行的记者面对棘手选题,更是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记者写稿前到底该怎么挑选素材,用好素材?4月底,《传媒茶话会》对话了人民日报社地方部副主任费伟伟,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
第一种办法,从文内表述前后相互矛盾中来发现差错,减少和消除差错。所谓“文内前后表述相互矛盾”,我排了一下,一共有14种表现形态。1.从人物姓名的前后对照中来发现差错和消除差错。一次,我在一张大样上的同一篇稿子里发现,写到一个人的姓名时,姓不一致:一处写“陆成侯”,另一处写“乐成侯”;名也不一致:一处为“乐成侯”,另一处为“乐成候”。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