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
括注是书刊等出版物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注释方式,常被用来解释、说明或提供额外的信息,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或文本的具体内容。尽管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4—2011)及行业标准《学术出版规范注释》(CY/T121—2015)等已发布多年,但笔者在质检工作中还是经常见到括注错误的情况,可能是编校人员粗心大意所致,...
,淡妆西子比西湖。江山也要文人捧,堤柳而今尚姓苏”。因此,“江山也要文人捧”这句俗语最早出自郁达夫的诗作《咏史三首》。郁达夫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文学笔触,生动地表达了文人对于江山美景、历史文化的传颂和弘扬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文人,以他们的才情和智慧,通过诗词歌赋、文章著述,为中国的大好河山赋予了无尽的魅力。他们用精妙的文字...
你讲课提倡多写“白菜心”新闻,请说说什么叫“白菜心”新闻?答:这是个比喻,我们不是爱吃白菜心吗?因为它新鲜。冬储的大白菜,吃时把干菜叶剥掉,把烂叶剥掉,剩下脆灵灵的白菜心,好吃。换个比喻,多写“赤脚”新闻,就是穿鞋戴帽一概不要,甚至袜子也不穿。还可以说,多写“饺子馅”新闻,就是吃饺子先往馅多的地方下口,那里最香。顾客进饭馆点菜爱挑鲜的...
访怎样问出细节,有何技巧,特别是采访人物应用什么方法问效果好?答:我主张多访多问,问是采访中的一门艺术。你先看那个“问”字,进门先张口,张口才能入门。学问,学问,你要想学,就得不耻下问。向领导问,也向群众问;向名人权威问,也向无名小卒问;向比你水平高的人问,也向比你水平低的人问;向长者问,也向年少者问。问就是向一切人拜师,古人说“三人...
问:我很苦恼,在一个地方呆了几十年,闭着眼也知道谁家门朝哪里开,但老是写不出好新闻,不知为啥。答:你说你是一位“地方通”,对当地实际情况了如指掌:这是你的一个长处,这个优势比专业记者强。但是,在“熟”字下掩盖着一个不足,对什么都看惯了,新闻敏感减退了,这是许多通讯员的一种“地方病”。举一件事来说,新疆吐鲁番有一位爱好摄影的通讯员,他在...
怎样采写新闻:一个是采,一个是写,两者有区别,又有联系。用简单的话说,采就是发现新闻,写就是表现新闻。打个比方,记者、通讯员似小蜜蜂一样,负责采花酿蜜,你采到的花香不香,你酿出的蜜甜不甜,也就是要经常问问自己:你发现的新闻好不好,你表现的新闻精不精,或者叫巧不巧。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
当一个合格的通讯员,打个好基础很重要。在我看来,努力培养自己对新闻工作的浓厚兴趣,养成勤奋写作的良好习惯,是打好基础的两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兴趣,连着信心和成功,对本职工作压根就没有一点兴趣的人,不可能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习惯,连着持久和顽强,没有养成一个写作的好习惯的人,可能永远不会对新闻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也不可能在写作上有大的...
当中宣部阅评员期间,天天跟好新闻打交道,时间一久,对它的脾气秉性便有所洞察。倘若要我用一句话来概括好新闻的特点的话,我不妨这样回答:大凡好新闻中都有“大”。“大”是对“小”而言的,没有“小”,就没有“大”。我这里所说的好新闻的“大”,主要指:一是大事件。诸如奥运会、世博会、国庆盛典、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周曲泥石流等,震惊天下,举世瞩目...
2022年第5期《随笔》杂志刊登文章《那些聊过的岁月》。文章记述一位老师喜欢和同事聊天,“但他聊起来,往往刹不住”。文中有一句话写道:“当你有事要做、又不好意思打断正讲得欢畅的他,着实内急。”这个句子中的“内急”一词使用有误。“内急”是一个婉词,意思是急着要大便或小便。对“内急”的理解,不能只是看它的字面意义,理解为内心着急。句中指的...
有些书稿内容是有一定时间点的,如果不注意时效性,它的价值就会打折扣,如2015年的一部弘扬劳模精神的书稿中,介绍歼-15舰载机总指挥罗阳先进事迹的资料陈旧到只有他生前的事情,未能提及2012年11月25日其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脏病而因公殉职的情况,更没有对国务院决定追授罗阳同志“航空工业英模”荣誉称号的情况的浓墨重彩,使事迹显得很平淡,...
舆论监督,不仅仅是媒体的自身职能,也是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力武器。2024年5月,2023年度浙江新闻奖名专栏奖评选结果揭晓,温州都市报《锋火台》栏目榜上有名。2017年12月,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不久,温州都市报策划推出新闻调查栏目《锋火台》,着力强化舆论监督的深度、力度和锐度,积极发挥舆论监督职能...
安全重于泰山。这两年,有关安全生产的新闻屡屡登上各大主流媒体的显要位置。2023年4月开始,包括浙江省在内的全国各地都开展了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各种安全应急演练也屡见不鲜。我们的新闻平台也经常刊播这类新闻。然而,有天记者拍回来的一条新闻却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单看文稿,这条新闻没有任何问题,是一条很常规的安全演练新闻,但在审看视...
近日,广东新闻频道发生了一起有趣的新闻放送“小插曲”。7月10日,广东新闻频道在播出的一则时长2分22秒的报道中,不慎出现了罕见的标题显示错误,连续三次将新闻标题误展为“大标题大标题大标题大标题大标题大标题”,场面显得十分滑稽。随后,有博主将其上传至B站,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讨论。不少网友调侃道,首次标题失误已足够引人发笑,没想到后面还...